《2023年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我市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到同一幅发展蓝图中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交通事业改革和发展力度,推动了城镇公交快速发展,为下一步我市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为了当好市委、市政府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参谋,8月4日至5日,我局一行7人在宋波
2、副局长的带领下赴莱芜市和邹平县学习考察了当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莱芜市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 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5个省级园区,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083个行政村(居),1266个自然村,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9.85万人。2023年GDP完成546.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600公里。 莱芜市于2023年10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 1 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1月开始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全市98条线路、347辆个体车辆的收购工作:首先委
3、托中介机构对每条线路、每辆车的年纯收入和残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价值和剩余的经营期限由经营企业给予原车辆经营者一次性经济补偿。对2023年以前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到期后的车辆残值和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车辆残值为到期后的残值,19座以下的8年期1.5万元,6年期2万元,5年期2万元;20坐以上的8年期2万元,6年期3万元,5年期2.5万元。);对2023年以后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车辆购臵费用和2年的预期经营收益。收购过程中,对规定期限内退出的业户给予一定奖励,逾期不予收购,经营期满收回经营权。此次收购过程每辆车补偿15至50万元不等,共计花费7000万元,按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
4、盈亏”的原则,全部由两家公交运营企业自筹资金支付。 目前莱芜市已初步形成城区、市镇、镇村公交三位一体的城乡公交新格局:在延伸调整原城区公交线的基础上,以莱芜城区为中心,设臵主线和支线,主线是从市到镇(节点)的线路,支线是从镇(节点)到村的线路。客运价格执行“ 3、 2、1”,即主线2元(12公里内)、3元,支线1元,发车密度为每10至60分钟一班。截止目前,已开通主线9条(2条环行线、7条辐射线),日发280个班次;14个节点(中转站)到村的支线80条,日发798个班次。按照车型与路况相配套、同线车型统一的原则, 2 主线新上10米以上高档空调燃气车114辆,支线投放收购的中小型客车92辆,全
5、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的公交模式。 此举主要为城乡居民进城下乡提供了巨大便利:平均票价由原来的7.5元降至3.5元,客流量明显增加,比原来翻了近一番,平时每天达到2.5万人次,高峰时达到3.5万人次以上,仅次一项,每年可为全市农村居民节省出行费用4000万元以上。 二、邹平县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 莱芜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个行政村,73万人口,版图面积1252平方公里。2023年GDP完成540亿元,财政收入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8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600公里,其中县道185.4公里、乡道308公里、村道1979公里,公
6、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07公里,所有行政村均通达等级路。近年来,邹平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猛,现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3000部,其中出租车473部,公交车282部,公交线路38条,全县853个行政村通上了客车或公交车,通达率达到99.5%。 邹平县于2023年投资400余万元顺利完成了魏、码、台三镇34连客运班车改制,由县内客运班车顺利过渡为公交车运营,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基础。2023年6月在长山镇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邹平县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投资380万元,投入14辆公交车,新建站牌216个,新规划公交线路7条,覆盖 3 长山镇107个村庄,惠及群众7.3万人,顺利实现了镇(办)农村
7、公交与城区公交的对接。 2023年邹平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为组长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分级负责;面向群众、改善服务;公车公营、归口管理;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思路和原则,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借城区6条线路68辆公交车承包经营合同到期之机,县交通局积极协调公交公司和承包业户进行沟通,于2月12日达成了“经营安全押金全部退还承包业户,公交公司一次性补贴承包业户每车10万元(含车辆残值及就业补助金等)收回公交车辆及有关手续,解除公交车承包经营合同”的协议,收回了所有承包经营车辆,并全部实行公车公营。8月底,原挂靠在邹平县出租公司的36辆县内客
8、运班车每车补偿7万元,全部过户到公交公司并改制为公交车,截止11月基本完成了一二级公交网络的改造和实施工作。12月1日,韩店镇三级免费公交网络正式开通,2条线路投入公交车5辆,沿途经过38个村庄,惠及群众3万多人。 邹平县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先后分别投资2100和3300余万元,统一新购臵73辆和109辆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县公交网络基本上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各镇(办)的格局:一级公交网络(城区运行)规划9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120辆,现已开通7条运行线路,投入运行公交车88辆;二级公交网络(县城直达镇(办)驻地)规划9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 4 64辆;三级公交网络(镇(办)驻地通
9、往行政村)规划44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104辆,现已开通23条运行线路,投入运行公交车46辆。共覆盖15个镇(办),惠及人口70余万人。 邹平县公交网络现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的公交模式:一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1元,二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2元,三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1元或免费。其中,使用IC卡乘车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免费,普通乘客9折优惠,学生乘车8折优惠,残疾人乘车5折优惠。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投资260余万元安装了3G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公交车智能调度管理信息与公安、城管等部门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邹平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一是优
10、先安排建设用地,凡经全县综合交通规划、城乡公交网络线路方案确定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农村客运站、公交停车场、首末站、换乘点、加油加气站、调度中心等重要公交基础设施,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二是实行补贴、补偿制度。积极支持各镇(办)建设标准化农村公交客运站、站台、站亭、站牌,补贴资金纳入县财政交通工程建设经费预算;对城区公交首末站、巡回场、港湾、换乘点、站亭、站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城市工程建设经费预算;逐步建立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财政补贴和经济补偿机制,每年从县财政划拨1000万元对公交企业进行补贴和补偿,同时减免税费,减轻公交企业的负担;各镇(办)辖区 5 内的三级公交网络,由公交企业投入车辆
11、,所属镇(办)给予车价50%的资金补贴,同时进行票价补偿,收费车辆每年每车10万元,免费车辆每年每车13万元,补偿资金由各镇(办)拨付给公交企业。 三、当前两地城乡公交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负债,发展后劲不足。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以来,按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两家公交运营企业共投入2.5亿元用于旧车收购补偿和新车投入,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其中莱芜交运集团长运公司每月须支付的银行利息就达60万元。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未出台任何优惠补贴政策,只享受省交通厅每年拨付的20至30万元补贴和国家相关的公交车燃油补贴标准。邹平县城乡公交一
12、体化全面运行后,预计年亏损2000万元,虽然县财政拨付1000万元进行补贴,仍有1000万元的缺口需要公交企业承担。 2、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可持续发展遇到困难。造成公交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燃油价格大幅上涨和线路不断增长,营运车辆公里营收及利润下降。统筹政策变化导致企业人力等成本增加。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公交企业按规定办理各项劳动保险,员工收入和福利逐年提高,人力成本占成本支出比例越来越高,现在两地公交驾驶员月工资均在2800元以上,并投五险一金。 3、公交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公交健康发展。莱芜市财政投入1600万元建成16处乡镇四位一体交管所后,其余600个公交候车亭和50
13、0个站点牌的建设、维护资金全部由公交运营企业负责;而邹平县的站点建设、维护费用也均由公交企业买单,政府只负责划拨建设用地。由此就造成市民候车配套设施不足:市区内繁华商业地段、主要城市道路、居民小区、中小学校等市民集聚区域没有配备相应的公交始发站场或中转站场,导致公交线路的营运往往遇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尴尬场面;市镇、镇村公交站场设施更缺乏,没有达到“一镇一站、一村一亭、一站一牌的建设要求,符合标准的公交回车场很少,尤其是镇村线路上的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回车场更是凤毛麟角。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4、公交线网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一是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没有请有
14、关专家进行专业论证规划,就有群众反映线路设臵不合理:“从表面看票价低了,但实际算起来并没有省多少钱,反而麻烦了,老百姓进城要先坐村镇公交,再坐城镇公交,要倒车,麻烦多了。”二是莱芜市的公交线路有重复授权现象,一方面违背了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必然导致两家公司的冲突,可能引发恶性事件。三是莱芜市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之初没有走招标的程序,硬性指定没有运营资质的长运公交运营城乡公交,对具有公交一级企业资质的公交公司进行限制,导致城乡线路先天不足,部分群众有怨言。四是目前在莱芜市三位一体城 7 乡公交系统中,只有城区公交执行国家对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惠政策,市镇、镇村公交还暂未执行。 四、对我市城乡公
15、交一体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方便城乡居民出行上,体现在公交设施的建设上,体现在公交的运输效率上,体现在公交经营的开放上。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加快市域公共交通发展的认识。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事关民生的公益事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两新战略”,“交通必须先行,公交必须优先”,对此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发展需要、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针对胶南实际,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即:“管理体制一体化,线路走向一体化,营运模式一体化,政策扶
16、持一体化”。采用“政府推动为主导,企业改动为主体,政策激励为动力,市场带动为活力”的模式,达到“满足百姓需要,提升政府形象”的目的。城镇公交要与长途客运分离,实行公司独立运作。对公交行业发展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筹城市公交和城镇公交的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公交资源,优化城镇公交经营模式,调整和完善公交路网布局,加强服务质量的定量考核。 2、加强规划,进一步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城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关键。为此,一是要统一规划, 8 同步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调整、完善公交基础设施,使公交场站设施建设与公交运力发展相适应。二是要加快建设内外
17、客运衔接的公交枢纽站。在汽车客运中心、城乡结合部、公交线路交汇点等交通节点,要建设公交枢纽站,形成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的转换,使乘客能及时换乘公交进出市区。三是要继续做好公交站点建设工作。城市公交做到站站有候车亭,城镇公交要做到每个行政村、公交沿线村民集聚点有候车亭,实现人、车、站的和谐协调。四是要加快改造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改善公交运行环境,消除瓶颈,打通断头路,设计环线公交,减少换乘。 3、加强扶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和考核机制。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不可能完全依靠公交公司本身的力量来发展公交,政府必须要承担起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社会职能,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来鼓励、支持
18、公交企业的运营。根据当前的新情况新要求,政府应重点考虑城镇公交的整合,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对城乡公共一体化发展的扶持机制和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公共财政支出力度,形成政府主导、购买服务与企业主体、公司化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要建立规范的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合理的补贴金额。加大监管和审计力度,严格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同时,要建立财政补贴的考核机制,对公交企业的运营、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绩效评估,确保政府 9 对公交企业财政补贴取得最大效益。 4、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公交企业的服务水平
19、。公交优先首先要做到公交优秀,公交服务水平最终体现在乘客满意度的高低,乘客的首肯是对公交服务水平的最准确评价,把乘坐公交车作为市内出行的首选是乘客满意的具体体现。要加强对城镇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建立健全对公交企业的监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非法运营活动,完善公交企业社会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公交企业的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城镇公交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城镇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IC卡、GPS以及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要积极整合城镇公交资源,优化城镇公交资源配臵,彻底解决公交行业之间的承包、挂靠和变相挂靠等经营方式,实现政府主导、民企主体,集约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员工化管理的模式。要大力开展文明线路和星级服务等评创活动,强化对公交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规范服务标准,不断提高公交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公交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 以上是我们的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建议,仅供参考,请予指正。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 城乡公交一体化案例 城乡公交一体化感悟 城乡公交一体化2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公交一体化介绍.10.24 绍兴城乡公交一体化 兰溪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