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传播学复习资料.docx
《2023年传播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传播学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传播学复习资料 传播学复习资料 绪论: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2、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儿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而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 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广义地说,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学。 4、大众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与发展: 1922年,
2、李普曼舆论。 1927年,拉斯韦尔发表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对宣传进行研究。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大众传播学,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框架,汇集了前人有关大众传播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大众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传播学研究。 5、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拉斯韦尔程式(5 W模式):“说明传播行为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问题: 1、谁传播, 2、传播什么, 3、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4、向谁传播, 5、传播的效果怎样。” 6、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1)、两大学派的由来和立场 自然科学:研究物质,探讨物质运动的规律运用严格的科学的方法; 人文科学:表达
3、人生,揭示生命的意义,充满想象和自由; 社会科学:研究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背景下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社会群体等社会现象。 (2)、两大学派比较 A研究内容不同 经验学派关心的是如何传播或如何有效传播,落脚点在传播效果上;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为何传播为谁传播的问题,落脚点在传播的意义上。经验学派重事实判断,而批判学派重价值判断。 B研究方法不同 经验学派强调从经验或事实出发,通过量化与统计过程,求得实证性的结论;批判学派具有思辨特征,从宏观的、联系的和总体的方面把握传播的意义。 C研究立场不同 经验学派对现状持肯定态度,把自己置身于现存体制之中,旨在帮助社会的再生产过程;批判学派对现状持否定态度,把
4、自己超越于既定秩序之外,旨在否定社会的再生产过程。 批判学派致力于揭示社会权力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导致媒介受到控制,而且媒介强化了不平等的社会权力结构,批判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它,从而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平等与解放的终极关怀。 经:经验、定量、功能主义、具体实证、注重效果 批:批判、思辨、马义、广泛联系、注重控制分析 第一章:大众传播模式 1、名词解释: 传播过程:传播现象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间的关系。 模式: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单化的形式。 5W模式(拉斯韦尔):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传者 效果 德福勒模式(互动过程模式): 传播单位
5、:每一个传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2、传统线性模式的缺陷? 5W模式的缺陷:将传播过程视为单向直线运动的过程,忽视了受众的主动性和反馈作用; 过于简单,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具体背景,如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香农-韦弗模式缺陷: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的作用,不能体现互动性。 3、香农-韦弗模式的主要特点? 讯息 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 讯息 信源 发射器噪源接收器信宿 A、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B、反映出了传、收过程中的信号转换现象; C、讯息变成了“发出的”和“接收到”的两个 4、赖利
6、夫妇模式的内容和意义? 意义:揭示出了进行传播活动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和说明制约传播的复杂的社 会因素提供了科学的启示。 5、马莱兹克模式应该怎样理解、分析? 意义:传播结构中的要素没有改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 传播的关系进一步展开。 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B、影响和制约接收者的因素; C、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不足: 虽列举了各种影响因素,但未对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6、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意义:A、突出了反馈的机能; B、拓展了噪音的影响; C、表现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不足:将影响简单地归为噪音,没有认
7、识到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 7、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意义:A、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看作是平等的传播行为主体; B、引申出了“传播单位”的思想,认为每一个传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不足: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及传播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般难以实现完全平等的传播关系。 第二章:内容研究 1、名词解释: 符号: 符号是一种用来代替其他事物或含义的东西,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也 是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意义:人对自然事物
8、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 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中包含了符号出现的方式和语境。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研究传播内容的具体方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的、有系 统的和定量的研究。 情境意义:传播情境,即语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 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2、符号、信号、症候的差异? A、征候引发的是事物的自然反应及其自然联系的结果; B、信号引发的是某事、某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存在及其条件反射(或本能性)的反应; C、符号引出的是事物的概念,是高级的信息载体,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而征候和信 号是物理世界和动物世界的一部分。 3
9、、举例说明符号的特性? A、任意性:能指符号的形式 “树” 所指符号的内容 B、约定性 C、组合性 D、传授性 E、跨越性 4、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符号?与实际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体现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语言与实际的关系:(1)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5、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和功能? 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 (2)体态服饰语言 肢体动作 (3)象征符号(例子) 功能:(1)传播态度与情绪 表达 (2)辅助语言传播 (3)代替语言 6、静态意义有哪些类别? 内涵性
10、意指和外延性意指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 外延: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 指称性意指和区别性意指 指称性意指:对外部世界的分类,也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以进行思考的 概念性意义。 区别性意指:通过符号间的关系从外延或内涵上赋予一些特征以形成相互区别的意义。 本意性意指和衍义性意指 本意性意指:人们给予符号的最初意义,是符号意指的核心部分。 衍义性意指:符号在使用中衍生出的原先不存在的意义,并逐渐成为符号所指的一部分。 7、什么是动态意义?分别有哪些组成部分? 含义: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除了符号本身的意指之外,还包括与其他符号组合呈现的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
11、意义,以及传播语境所形成的意义。 组成:传播者的意义 A传播者通过编码活动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意义。 B传播者意义效果 受传者意义 A受传者通过译码在传播过程中获取的意义。 B受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符号意义。 8、什么是内容分析法?有何用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含义:内容分析法是研究传播内容的具体方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的、有系 统的和定量的研究。 用处:描述媒介内容。 将媒介内容(拟态现实)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 分析传播者和传播内容的关系。 作为研究媒介效果的出发点。 评价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形象。 操作流程: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抽样分析样本、选择分析
12、单位、对内容分类)、 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9、以一个非语言符号为例,说明它的意义是如何生成的? 第三章:控制研究 1、名词解释: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将一切信息过滤和筛选后传播给大众。 双重行动模式:传播媒体组织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联的两个阶段,即 A新闻采集,把 关人主要是记者;B、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 意见自由市场:人们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皆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涉。 自我修正: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和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修正,并最终 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知晓权: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2、控制研究包括哪
13、几方面内容? A、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 B、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 C、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 3、怀特的把关模式是怎样的?采用了哪些方法?有何不足? 模式:(1)模式的提出:11,910条 1,297条, 1/10 选择标准 输入信息 门区 输出信息 (2)对比考察 (3)个案研究;个人角度审视 方法: 不足:夸大了编辑的权限,忽略了媒介组织的更广泛的因素,也割裂了把关活动的连续性。 4、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怎样的? (1)模式的提出:驻外记者 分社编辑 总社编辑 (2)揭示了一系列的把关环节; (3)对其作用不分主次。 5、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1)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把关人
14、,但最关键的还是媒体组织。 (2)传播媒体组织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联的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 A、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 B、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 6、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哪些?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共产主义理论 7、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传播权利论? 指在传播活动中,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分成对立的两极,其中一小部分充任权力的主体,其他大部分作为权力的客体,即无条件服从的传播对象。 8、肯特库柏提出“知晓权”? 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 9、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带来了哪些现实问题? 观点:(1)
15、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问题:(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 (2)煽情新闻泛滥; (3)自由竞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10、意见自由市场?自我修正理论? 意见自由市场:人们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皆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涉。 自我修正理论: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11、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和发展,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斗争过程,它同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自由原则
16、紧密相连,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在形式上承认了人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因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12、怎样认识自由主义理论? (1)、产生背景 (2)、发展 A从集权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过渡 1644年,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 约翰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原则。 B从思想进入实践 孟德斯鸠从三权分立的原则出发阐述了言论自由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性; 卢梭从舆论的角度论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核心是:主权在民,人民可以订约, 也可以解约,有革命权; 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 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的十条修正案(“人权法案”)。 C自由主义理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传播学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