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文档.doc
《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资料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心理学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 学。 2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 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 过程,三者是互相依存。 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 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 上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 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 志也可以强化认识,加深 情绪情感体验。 3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 个性心理过程:个性倾 向性(动力系统) ;个性 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需要,动 机,兴趣,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 5 冯特 1879 年在德国的 莱比锡大学创办心理学实 验室,标志着
2、心理学创立。6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A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 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B 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 泉。C 脑的机能在于反映客 观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主 观映像。D 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是被动的反映,而是一 种能动的反应,是反映带 有个人主体的特点,因此,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7 任何动物都有心理,但 是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 不同。人的心理和动物心 理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 8 意识的特征:能动性, 目的性,自我意识。 9 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 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 计划对人施加影响的社会 活动,教育过程是由教育 者,被教育者共同努力, 相互促进才能完成的双向
3、活动。 10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 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 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11 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二,分析任务。 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第四,设计课程。 第五,教学。 第六,评定。 12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产生,以 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出版为标志。 13 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 为“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 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 科学” 。 14 高等教育的特点:具 有“高”和“专”的特点。 “高”是指高级专门人才 的教育;“专”是指大学 教学的 专业化和专门化。15 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特 点? A 教学中学的比重逐渐增 加,教的比重逐渐降低,
4、 教师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 体活动增加。 B 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 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 (向探求式,研究式转化。C 在教学内容上,由传授 基础知识为主向传授专业 知识为主转化,由注重教 知识向教思维方式转化。 D 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 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 科研活动中,锻炼独立工 作的能力。 16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 的意义? A 首先,学习高等教育心 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 体素质。 B 其次,通过对高等教育 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C 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 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 改革。 17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 的基本原
5、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学习动机及其培 养养 1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习 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 2 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 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 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 奥苏泊尔在学校学习 一书中指出,学生课堂学 习的主要动机是成就动机。 由以下三方面内容组成:A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 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 系统的阐述并解决问题的 需要。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 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 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的需要。C 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 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 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 工作和学习搞好的一种需
6、 要。 4 成就动机的三个内驱力 中只有认知内驱力来源于 学习活动本身的,自我提 高和附属内驱力都是来源 于学习活动之外的外部动 机。 5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A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B 学习动机的自律性 C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D 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6 斯金纳用强化来解释动 机的引起。强化理论原则: A 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 重复发生。 B 要依然强化对象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C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 立目标,并对目标给予明 确规定和表述。 D 及时反馈。 E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应以正强化为主,做到奖 惩结合。 7 强化从程度上可以分为 连续强化和间断
7、强化(间 歇强化) 。 8 从强化和反应次数的关 系上划分,可以把强化分 为定比率强化和变比率强 化。 9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 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 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10 自我实现理论由马斯马斯 洛洛提出,认为人的基本需 要分为五种:由低到高依 次排列:生理需要,安全 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 需要。 12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 感理论。是指人们对自己 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 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3 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 A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 功。 B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14 学习动机的培养。 A 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
8、产 生成功体验。 B 确立适度的学习目标, 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C 面对实际问题,利用动 机转移,培养学生学习动 机。 D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提高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E 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学 生正确归因。 15 学习动机的激发: A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 启发式教学。 B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 制动机水平 C 充分利用强化原理,激 发学生学习动机。 D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 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第三章第三章 高等学校学习心高等学校学习心 里里 第一节学习概述第一节学习概述 1 有机体的学习:学习是 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 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 久的变化过程。 2 广
9、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凭借经验而 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相对持久的变化。 3 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 习是在教育目标指引下, 学习者获得经验引起行为 变化的活动。是在教室的 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 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 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4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内容上的特点: A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 定向性较强。 B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 力较强。 C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 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的特点: A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 地位。 B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 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C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
10、学习相结合。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联结 学习论基础 5 桑代克是联结说的创始 人,教育心理学的鼻祖。 试验:猫解决迷笼。 6 桑代克的联结说(试误 说)主要观点: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 定的联结。 B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 的过程。 C 提出了学习的基本原则 和规律:准备率,练习律, 效果律。 7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斯金纳创造了操作性条件 反射学说。重要试验:迷箱试验。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 学习论基础。 8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 学习论?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与 条件。所谓意义学习,就 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 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
11、学习必须达到的第 一条标准:所谓有意义学 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 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 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表 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 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 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提二条标准: 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 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 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 原有认知结构中各有关的 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 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9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A 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 义。 B 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 是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C 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 的心向。 第四节 学习的人本主义 理论 10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 人物
12、:马斯洛和罗杰斯。 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 基本原则: A 必须尊重学习者; B 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 活动的主体; C 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 习者都能实现自我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到达 “自我实现” ; D 必须尊重学习者的意愿, 情感,需要和价值观; E 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 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12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 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 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 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 班级成员交往,阐明自己 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 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 的过程。 13 学习的原则: A 对学习充满渴望。 B 意义学习。 C 快乐学习。 D 参与学习。
13、第四章第四章 陈述性知识的学陈述性知识的学 习习 第一节 陈述性知识概述 1 知识的种类:陈述性知 识,程序性知识。 2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 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 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 陈述的知识。 3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 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 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 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 其存在的知识。 4 奥苏泊尔将知识学习分 为三种即表征学习,概念 学习和命题学习。 5 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分 为:习得阶段,巩固和转 化阶段以及提取和应用阶 段。 6 奥苏泊尔运用同化的观 点解释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认为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 习者主动地把新旧知识建 立联系,使新知识获得新 的意义,
14、原有认知结构发 生得到改造的过程。 7 同化包括:上位同化, 下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 三种形式。 8 上位同化是学习者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是抽象 性,概括性,包容性比较 低的下位观念,二心学习 的观念是抽象性,概括性, 包容性比较高的上位观念 构成了上位学习。 9 下位学习,如果学习者 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是 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 比较高的上位观念,而新 学习的观念是抽象性,概 括性,包容性比较低的下 位观念,构成了下位学习。10 并列结合学习,如果 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 观念与学习者心学习的观 念及构不成上位的关系, 又构不成下位的关系但彼 此又有关系,就构成了一 种并列结合学习。 第
15、二节 陈述性知识学习 的心理学基础 11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 点: A 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 水平。 B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C 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 性。 D 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 和稳定性。 12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A 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 逻辑思维发展。 B 创造性思维得到显著发 展。 C 思维的元认知能力不断 发展。13 记忆记忆是人脑积累和保 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4 大学生记忆的特点? A 逻辑记忆,意义记忆能 力得到显著提高。 B 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C 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 法。 第四节 记忆规律与知识 的保持 15 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 环节,是对材料反复感知 并借以
16、形成比较巩固的暂 时联系的过程。 16 如何遵循规律进行识 记? A 控制识记材料的数量提 高识记效果与性质。 B 考虑识记材料的性质提 高识记效果。 C 增强识记的目的性与主 动性, D 加深对材料意义的理解 程度。 E 对所学材料多重编码和 组块化编码。 F 调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 动提高识记效果。 G 提高学习者的觉醒状态。H 树立识记的信心。 17 知识存储的组织形式?A 空间组织 B 系列组织 C 联想组织 D 网络组织 E 更替组织 18 遗忘的理论遗忘的理论 A 动机说 弗洛伊德提出, 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 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 也叫压抑理论。 B 衰退说,遗忘是由记忆 很急衰
17、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C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 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其他 刺激干扰的结果。 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 的材料对实际和回忆后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 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 的材料对保持会回忆前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 D 检索困难说,遗忘是因 为检索困难造成的,即难 以找到提出线索的原因。 E 同化说,遗忘是知识的 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 程。 19 利用记忆规律,促进 陈述性在知识的巩固。 A 及时复习 B 分散复习 C 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 结合。 D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 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 习。 第五章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学习程序性知识学习 1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
18、性 知识。 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 识的区别? 首先,基本结构不同。陈 述性知识是符号代表的概 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 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关键是 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 程序性知识是对陈述性知 识的应用,其基本结构是 动作或产生式,形成程序 性知识的关键是操作方法 的熟练掌握。 其次,从输入,输出看, 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 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程 序性知识是相对动态的, 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 第三,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 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 往有意识搜索的过程;程 序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 低激活速度较快。 第四,从学习速度看,陈 述性知识学习速度较快, 能在短时期内
19、突飞猛进或 积累,但遗忘也比较快; 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也比 较慢,需要经过大量的联 系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 度。 第五,从记忆储存看,由 于陈述性知识具有结构化, 层次化的特点,因而,程 序性知识的储存呈现非独 立的网络型,程序性知识 具有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 式。 第六,从测量的角度看, 程序性知识通过口头或书 面“陈述”或“告诉”的 方式测量;程序性知识通 过观察行为,是否能做, 会做什么的方式进行测量。2 程序性知识的种类? A 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又称心智技 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 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 式。 B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 于支配自己心智过程的内 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他
20、的 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自 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 内部加工过程。 C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 能是习得的,是依靠肌肉, 谷歌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完 成的活动方式,包括三个 部分:动作或动作组,体 能,认知能力。 第二节,智慧技能的形成。 3 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 阶段的理论。 A 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 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 “外化”或“物质化”了 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 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 结构,从而是主体知道该 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 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B 原型操作原型操作,就是一句心 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 体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 性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 作方式付诸
21、实施。 C 原型内化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 的实践模式想头脑内化转 化,由物质的,外显的, 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 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 程。 4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 的主要学习任务归结为两 点: 首先 要确定所学心智技 能的实践模式, 其次 要使这种时间模式 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 清晰的反映。 5 原型定向的教学? A 要是学生了解活动的结 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 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 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 执行方式。 B 要是学生了解各个动作 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 作行房事的各种规定的必 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 觉性。 C 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D 教师的示范
22、要正确,讲 解要确切,动摇指令要明 确。6 原型操作的教学? A 要是心智活动的所有动 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B 要注意变更活动的选项, 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 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 活动的表象。 C 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序, 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D 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 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 言语相结合,以便进行实 际操作,一遍用言语来标 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7 原型内化的教学? A 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 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 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 顺序不能颠倒。 B 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 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 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 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形的操 作过程。 C 在
23、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 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 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更 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D 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 由开展到压缩的变火锅城 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 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 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8 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 A 智慧技能的对象脱离了 具体的支持物。 B 智慧技能的进程高度压 缩。 C 智慧技能应用的高效率。第三节,认知策略的学习 9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用以 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 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也 就是说,认知策略是人们 在信息 加工时对自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或方法 的选择。 10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 的区别? A 人类信息加工过程分为 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过程
24、, 对外办事的特殊的程序性 知识成为智慧技能,对内 调控的一般的策略性知识 是认知色略。 B 智慧技能术语信息加工 的范畴,它是运用符号和 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包 括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读 写算纸质高级专业技能。 而认知策略术语信息机加 工的控制过程,是通过概 括化过程二发展起来的, 更为特殊的,习得的智慧 技能,用来指导自己的注 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 能力。 C 智慧技能是运用顾好办 事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 认知策略是对内办事,处 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自 我调控与自我调节的能力。D 智慧技能与概念和规则 的掌握有关,认知策略则 与解决问题时对方法的选 择有关。 11 几种主要的认知策略?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教学 教育 心理学 复习计划 资料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