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课件马说(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教学课件马说(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学课件马说(精选多篇).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学课件马说(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绥德县中角镇马家川九年制学校黄艳锋 一、教学内容: 马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杂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贞元十九年,在作者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因上谏迎佛骨,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刺史。一次次的仕途坎坷,使作者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怀才不遇的悲愤和郁闷之情,同时也认清了当权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昧。所以作者创作了这篇文章,借助千里马的遭遇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流利朗
2、读课文,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托物寓意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熟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效果。 2.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流程设计: 1.板书课题(直接出示) 2.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大声读出,确保每位学生看得懂,记得住) 3.出示自学指导 (1)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借助工具书或者注释理解全文意思。 (2)自学时间20分钟。 (3)学习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为形式,检测学习与评价积累与运用中 1、 2、 3、4题和练习册积累运用中 1、 2、 3、4题。 5.学生自学 (1)看书(学生看
3、书时,教师要随时监督学生,或给与鼓励或给与暗示,确保学生能专心读书,紧张思考,但教师的活动不能影响学生的读书) (2)检测 检测形式为各组比赛积分,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检测学生多数以后进生为主,这样能够暴露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共同解决。回答问题的形式分为口答题或者是黑板板演。 6.后教 (1)更正。对于在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而且首先让中等生解决,如果他们能够解决,优等生也就没有必要了。纠正学生的面要广,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叫几名学生 (2)讨论。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全班同学都不是很懂,就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讨论解决,能完成的即好,完不成的教师给与点拨,并把
4、规律性的东西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到方法和技巧,如在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时,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抽象,教师要结合背景予以解答。 7.当堂训练 (1)必做题:课后联系 一、 二、三题 (2)选做题:学习与评价拓展阅读检测与练习册阅读.感悟.实践中的 (二)。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采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由于这种模式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所以学生的先学是实施后教,当堂训练的前提,为此我注重了对学生自学环节的设计,采用的小组积分制竞赛的办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变得紧张,有序,高效。每一位学生唯恐给本组丢分,力争给本组加分,让本组的成绩遥遥领先,所以
5、即使是后进生他们也认真看书,详细做笔记,热烈地讨论,生怕自己有什么不会的地方,正因为有这种高效的自学,所以课堂中的检测,当堂训练都能顺利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文章的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认为如何让学生在自学指导的引导下,把这种学习看成是一种任务型学习,一种考试型学习,从而变得主动,有趣是应用好这种模式的重要环节。 六、板书设计: 马说 伯乐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埋没人才的不满 千里马人才 怀才不遇的悲愤 推荐第2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文言文。本课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篇。这篇文章采用
6、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对封建社会统治者埋没、甚至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文章入选教材,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二、说学情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和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7、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才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掌握“食、见、策、尽”等的词义和“其、以”等的用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情感及作品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七、教
8、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伯乐相马”的视频,引入马说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了解文意 1、解释题目以及“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马说”即谈马、论马。 2、对作者和写作背景作简要介绍。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有昌黎先生文
9、集。 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散文健康发展的道路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 4、听文章的朗诵音频,注意停顿和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5、讲解要注意的字 伯乐b l祗辱zhr骈死pin槽枥col 一食或尽粟一石shsdn食不饱sh食马者s而食也s不外见xin策c邪y 6、齐读课文,读完后借助
10、注释和工具书,和同学讨论,试着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句。 7、请同学把不懂的字词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8、在疏通了文意后,再次齐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 1、再次齐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本文的论点、千里马的命运和遭遇、本文的结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补充讲另外两个“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
11、。是马也。这个“也”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再次齐读,结束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先齐读一遍课文,后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四)分析理解,交流评议 1、用文中原句回答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明确: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说说下列词语的寓意: 千里马伯乐千里马不遇伯乐食马者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识别、任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明主。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
12、法? 明确: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 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以此化解教学难点。 4、自由讨论: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总结重点字词句 以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 ,有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拓展延伸:以“韩愈,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来宽慰韩愈。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八、板书设计 马说韩愈
13、第一课时 论点:伯乐 千里马 命运:祗辱骈死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现与常马等不可得 结论:不知马 第二课时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马说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九、教学反思 推荐第3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掌握“其,以”等字的用法,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了解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从而把握主题;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认识封建社会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继而认识
14、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
15、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上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他力返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3、背景资料: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尺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
16、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4、学习生字: 一食或尽粟一石(sh s) 食马者(s) 其真无马邪(y) 三、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
17、示疑问,相当于“吗”。) 四、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才美不外见:(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3、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吃完。)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6、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五、一词多义: 1、策:(1)、策之不以其道:鞭打。(2)、执策而临之:鞭子。 2、食:(1)、一食或尽粟一石:吃。(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饲养。 3、能:(1)、虽有千里之能:能力。(2)、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4、以:(1)、不以千里
18、称也:因为。(2)、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六、古今异义: 1、是马也:(古义:这、这样;今义:判断词,是。) 2、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许。)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一样;今天:等待。) 4、故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七、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层: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层: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不知马”三字。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八、教
19、师小结: 韩愈早年,怀才不遇,三次上书宰相而志不得通,尔后入朝为官,“有见辄言”,为除弊政又两次遭贬。深感当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能。出于愤世不遇之情,遂有马说一文面世。 马说一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委之以重任,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文章从这一见解出发,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深刻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抨击。 九、布置作业:研讨与
20、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翻译课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思考讨论:(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
21、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策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学 课件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