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安家庭创建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平安家庭创建调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平安家庭创建调研 绥芬河市“平安家庭”创建工作调研 家庭是妇联组织传统的工作领域,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妇联组织在新形势下参与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形式。几年来,绥芬河市妇联以创建“平安绥芬河”、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宣传,扎实推进,以家庭的平安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一、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基本情况 绥芬河“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自2023年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把 “平安家庭”创建作为妇联参与“平安绥芬河”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切入点,以广大家庭为参
2、与主体,利用维权网络、维权热线、多种媒体等,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动妇女和家庭参与到“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来,开展了系列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强化了群众的平安意识,调动了广大家庭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目前,全市各社区(村)妇女组织全部建立了平安家园、姐妹港湾、妇女之家。全市家庭总户数33470 户,评选平安和谐家庭27887 户,占总数的83 %。 二、“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形成创建活动社会合力 1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工作面广,联合各部门参与、优化资源、
3、合力推进是创建“平安家庭”的着力点。为此,市妇联与市综治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综治办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妇联综治工作考核内容;市妇联下发了活动方案,对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将5月定为“平安家庭”宣传月,下发了绥芬河市开展“平安家庭”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公安机关发挥“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和投诉站的作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司法部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化解家庭矛盾纠纷,认真作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全市形成了综治办、市妇联牵头协调,成员单位
4、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协调推进,营造创建活动良好环境 市妇联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全过程,广泛宣传,协调推进,通过开展“五进”家庭活动,积极营造了“五个环境”,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开展普法宣传进家庭活动。市妇联紧紧抓住“科普之冬”、“三八”维权周、法制宣传日等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在城乡家庭中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黑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等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提高家庭成员 2 的法律意识和妇女的维权能力,营造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良好环境。邀请司法局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深入社区和农村,开
5、展蒲公英法律宣讲活动,对妇女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利用电视台和中心广场电子屏上播出宣传口号,在社区出宣传板,在社会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联合司法局、综治办开展主题为“温暖你我她、维权服务进万家”活动。社区和村妇女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和服务辖区妇女,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的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开展文化科技进家庭活动。针对广大妇女的发展需求,市妇联深入乡镇和村屯,开展“农家女大讲堂”活动,举办生殖保健知识、种养殖知识和小额贷款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城乡妇女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每年举办“农家女大讲堂”10余场次,培训农村
6、妇女1000余人次。社区妇联重点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和实施“妇女创业致富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妇女之家”、社区活动中心等培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加大对妇女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举办就业招聘会,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开展“巾帼创业就业工程”和“女企业家与城乡妇女牵手”活动,扶持和带动广大妇女创业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城乡家庭的生活水平,确保家庭平安和谐。 三是开展文明礼仪进家庭活动。市妇联将“平安家庭”创建 3 纳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整体规划之中,开展以创建“五好文明家庭”为载体的“文明楼院”、“美德在农家”和“拒绝黄、赌、毒”活动以及“廉洁
7、家庭”创建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12000多户,其中“平安家庭”占90%以上。开展城乡文明建设巾帼行动,开展星级社区评比活动,三星级以上社区达到100%。与文明办、公安局等部门在中小学,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全面创三优”活动;市妇联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进家庭”活动,妇联工作人员为城乡妇女做了女性形象与礼仪等主题讲座,印发了女性文明礼仪知识手册。开展巾帼文明礼仪引导活动,在社区、村悬挂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条幅,提高了广大家庭的健康文明意识。 四是开展平安防范进家庭活动。市妇联于5月在全市开展“平安家庭”宣传月活动,基层妇女组织邀请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普及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各社区和村中建
8、立的妇女儿童平安家园、姐妹港湾和妇女之家,为城乡妇女提供咨询投诉、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法律帮助、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等普法维权服务。市妇联积极参与综治委举办的平安建设宣传日活动,各级妇联组织及有关部门出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家庭教育、儿童保护、治安防范、禁毒与防火、交通安全等平安知识宣传图版,发放各种宣传单。积极参与北海社区举办的“法律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图板巡回展,通过制作漫画板、图片板生动形象地宣传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与市公 4 安局禁毒大队在市中心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日活动,展出禁毒知识宣传挂图,发放宣传单;与安监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大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
9、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台、展示宣传图板、现场展示讲解等方法,大大提高了人们防电、防火、防爆等的安全意识。与市疾控中心联合举办了妇女组织艾滋病形势报告会暨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并通过印发宣传单、制作宣传板、下发工作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防艾知识广泛宣传。举办防艾知识培训班,出宣传板,电子屏播放宣传口号,广大家庭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 五是开展家教知识进家庭活动。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共同举办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会,500多名家教志愿者骨干接受了培训。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王淇、傅国强、顾晓明等多人来我市进行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共举办幸福家庭与亲子教育、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等大型公
10、益讲座20多场,全市4000余名学生家长聆听讲座,提高了广大家长的科学家教水平。 市妇联与相关部门携手,为广大妇女儿童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诚实友爱的人际环境和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平安家庭”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三)围绕中心,创新载体,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市妇联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提升到关系社会稳定发展、关系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创新载体,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5 做到“五个结合”,使“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一是与“六五”普法工作相结合。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将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继承
11、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等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纳入其中,通过“三八”妇女维权周、“平安家庭”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科普之冬”等契机,借助多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活动,向社会大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增强了家庭成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妇女和儿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是与“文明家庭”创建相结合。妇联组织把“平安家庭”创建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五无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廉洁家庭”、“和谐家庭”创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联系妇女、辐射家庭的优势,举办多种形式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妇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
12、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提高道德素质,增强平安意识,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做到家庭“七无”。开展了“三德”进家庭活动,通过讲座、事迹报告、演讲的形式,普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知识,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举办了社区艺术节、邻居节、社区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家庭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以家庭的平安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是与“巾帼致富工程”相结合。在农村,妇联组织把创建 6 “巾帼示范村”作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足点,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倡导“畜牧兴家”、“劳务兴家”、“三园兴家”,组织农村
13、妇女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在城镇,妇联组织开展“巾帼创新业”和“巾帼创业就业”行动,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引导和帮助下岗及无业妇女在我市加工业、商贸业、旅游服务业、社区家政服务业等领域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市妇联积极协调财政、就业、信用社等部门,大力推进城乡妇女小额贷款工作,推进有关部门为妇女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383.4万元,其中城镇妇女561万元,农村妇女822.4万元,为妇女上项目解决了资金难题,增加了妇女就业渠道,为妇女致富增收奠定了基础。 四是与妇女儿童维权相结合。市妇联协调有关部门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协调组、市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
14、法庭、“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建立了市妇女维权服务中心、镇妇女维权服务工作站、社区(村)妇女维权投诉点三级妇联信访维权工作网络,开通了“12338”妇女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在12个社区建立了普法维权志愿者队伍,社会化维权格局基本形成。全年共接待妇女来电来访9件14人次,均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市妇联大力实施“筑网行动”,在社区(村)全面建设平安家园姐妹港湾,创建率达到100%,制作牌匾标识,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组织妇女开展了警民携手创平安座谈、妇女权益保障法学习、 7 妇女普法维权咨询服务等活动,为城乡妇女提供咨询投诉、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法律帮
15、助、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等维权服务,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和好评。参与未成年人伤害案件不起诉处理的评议,为贫困弱势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协调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是与利民工程相结合。开展妇女儿童关爱工程。与关工委、团市委联合发起“情系留守流动儿童图书漂流”倡议,共募集各类图书4700多本,捐献给阜宁和北寒两所农村小学;为留守儿童招募“爱心妈妈”结对子,并开展了参观市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度六 一、中俄儿童联谊等系列活动;开展“恒爱送温暖行动”,为留守儿童编织毛衣80多件;协调卫生局为留守流动学生免费体检。每年走访慰问贫困妇女和“春蕾女童”,为她们结资助对子,募集救助款数万元;开展“关
16、爱妇女健康”优惠体检活动,“三八”期间协调市中心医院为妇女减免费进行妇检、彩超、心电、胸透等多项检查;联合文明办、工会等部门共同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捐款,共筹集捐款18万元,上交给中国志愿者基金会。 三、当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绥芬河市妇联自“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全面推进,一些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直接影响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主 8 要是: 1、婚姻家庭道德失范。当前,随着道德规范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小,未婚同居、婚外情、不尽赡养、抚养以及夫妻之间互相扶
17、助义务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家庭的平安。 2、问题家庭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一是特困家庭。一些单亲、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家庭急需得到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二是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存在亲情失落、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问题,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的平安。 3、创建活动城乡开展不平衡。由于基础条件、领导重视、经费保障、宣传渠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城镇开展的较好,农村相对较薄弱。 四、进一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机制,确保“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
18、“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平安家庭”创建作为推进“平安绥芬河”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人力、物力投入,有效解决制约创建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问题,推动全市家庭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在各自的职能工作中对影响家庭平安的问题给予解决。综治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完善创建活动机制, 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建设大局一并推进。 9 公安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威胁家庭安全的违法犯罪和严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恶性案件的打击力度;司法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安置帮教的工作力度。 (二)加大宣传,
19、提高“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覆盖面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采用面对面宣讲、文艺宣传、调研、论坛等形式,抓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广泛动员家庭成员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来。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活力 结合“绿色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无毒家庭”、“和谐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探索借鉴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来开展创建活动,加大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促进家庭平安的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和宣传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村在创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活动阵地和队伍,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使社区成为“平安家庭”创建的重要依托。 绥芬河市妇女联合会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平安家庭创建调研 “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平安家庭创建方案 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平安家庭创建情况 创建平安家庭 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平安家庭创建征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