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的教学技能.docx
《2023年教师的教学技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的教学技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技能 (共十七讲,三十一学时) 第一讲:导论 教学技能的习得 (两学时) 一、 (一) (二) 技能 1、 2、 3、 (三) 二、 (一) (二) (三) 三、 教学技能的的含义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技能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 教学技能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交融 教学技能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结合 教学技能是规范性要求与灵活性要求的统一 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 教学技能的特点 教学技能获得的情境性 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教学技能构成的复合性 教学技能的分类 (一) 从教学活动的过程看教学技能 (二)
2、从教师的工作结构看教学技能 (三) 从教学的行为方式看教学技能 综上即: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评价的技能。 四、 教学技能的掌握 (一) 教学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 1、 教学技能的掌握要重视“知”与“行”的联系 2、 掌握教学技能要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 3、 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的特点 (二) 教学技能的掌握需要在反思中建构 1、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 2、 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 3、 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一定的文化脉络中习得的 (三) 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的整体素养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磨励
3、,通过自觉的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建构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第二讲,上篇 教学设计的技能 (两学时) 教学设计即备课,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和“程序”;而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章 把握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析学情 一、 了解学生状况:知识、情感、个性心理、方法和思维、环境 二、 选择多种途径: 自然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研究法、测验法 三、 重视已有经验 第二节 研究教材 一、 全面领会 (一) 学
4、习课程标准 其目的是弄清楚自己所教学科应秉持的教学理念,清楚它的目标与要求;了解本学科的编排体系和内容安排,明白学科特点和教学建议以及对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的要求。 (二) 认真钻研教材。要达到懂、透、化;钻进去,走出来。 (三) 获取其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如教学指导书、参考书、配套练习册、光盘、课件软件包等。 二、 深度解读 (一) 全方位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特征 1、 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知识结构和特征。 3、分析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 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点 1、突出重点 2、排除难点 3、抓住关键 (三)做好教学任务分析:教什么,按什么顺序教,用什么方法教 三、精细
5、加工 (一)教材的取舍 1、内容质量:要达到“四性”,即科学性、目的性、启发性、思想性。 2、内容深度:将高难度与量力性结合 3、内容广度:将“博”与“精”结合 (二)教材内容的增补 1、背景性材料 2、经验性材料 3、活动性材料 4、练习性材料 5、扩展性材料 (三)教材内容的调整: 1、顺序的调整 2、时间的调整 3、素材的调整 (四)教材的合理性组织 1、排“序”:教材本身的“序”,学生认识的“序” 2、定点:知识关键点、最佳结合点、教学起讫点、教学切入点、教学着重点、学习疑难点、组织训练点、教学收束点、课外延伸点、课堂兴奋点。 (五)教材的创造性加工: 1、教材的认知性加工 2、教材的
6、情趣性加工 3、教材的操作性加工 第三讲: 第三节 确定目标 (两学时) 教学目标对教学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调控与测量等功能,可以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作为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注意目标的纵向关系 (二)确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拓展目标的弹性空间 二、落实教学目标的策略 (一)在“全面育人”上出成效 (二)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 (三)在“持续发展”上花时间 (四)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 (五)要在“因材施教”上想办法 三、陈述教学目标的技术 (一)分清两类陈述的方式:
7、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二是采用体检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二)明确目标行为的主体学生 (三)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四)选好刻画行为的动词 (五)说明结果产生的情形 第一个方面是指出结果行为产生的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 第二个方面是指出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第四讲 策划教学活动 (三学时) 第一节 安排教学事件 一、教学事件的构成 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即激发动机、刺激回忆先决条件、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为、促进保持和迁移 二、学与教相匹配 技能与策略的教学步骤: 1、引起注意与告知教学目
8、标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3、呈现经过组织的信息 4、 阐明新旧知识的各种关系,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5、 引出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 6、 提供技能运用的情境 三、教学事件的变式 第二节 创建学习环境 一、 发挥情境的作用 二、 促进师生的交往 三、 提供学习的“支架” 第三节 制定教学策略 一、安排教学程序 (一)按认知活动规律展开教学过程 (二)按“课”的类型确定教学步骤 (三)按教学模式安排教学程序 基本的教学模式有“讲授式”、“讨论式”、“发现式”、“范例式”和“自学式”等 二、组合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多种类型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1、互动方式的多边性 2、学习情境
9、的合作性 3、价值取向的个体性 4、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5、选择使用的综合性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 2、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3、要坚持灵活性渗透教育机智 三、选择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辅助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的发展 课外活动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1、课堂教学同实践活动、综合学习相匹配 2、集体教学同小组学习、个体学习相融合 3、同步教学同分层递进、分类指导相兼顾 4、常规教学同个性化学习、开放性学习相统筹 四、运用教学媒体 (一)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 目标控制原则、内容适合原则、对象
10、适应原则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程序 第一、在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点的基础上确定媒体使用目标 第二、媒体类型的选择 第三、媒体内容的选择 (三)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学媒体 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和多媒体系统 2、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模式 辅助式、直接式、循环式 3、遵循心理学原理用好教学媒体 (1)要遵循注意的规律 (2)要利用知觉的特征 (3)要促进学习者对教学信息的理解 五、编制练习作业 (一)练习作业的功能 (二)编制练习作业的要求 目的性和针对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全体性和适度性、启发性和多样性、诊断性和补救性 (三)练习作业的编制 摸底型、尝试型
11、、习得型、分层型、践履型、综合型、研究型 第五讲 第三章 拟定实施方案 (一学时) 第一节 理清运作的思路 一、形成主线 二、抓住关键 (一)是勾画教学流程的框架图,把主要的教学事件框出来,然后将它们排成序列,以免教学时忘了主要操作环节。 (二)是凭借主板书的设计和顺序书写,形成教学不断推进的脉络。 (三)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 三、适当调整 第二节 保持必要的弹性 一、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构想” 二、课堂是一充满复杂性的场合 三、要有一个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第三节 写好设计的文本 一、教学计划的类别 二、撰写教案的要求 (一)教案撰写要体现系统化教学设计的
12、理念 (二)教案应给出的重要内容信息 (三)教案的撰写可以因人而异 (四)教案可以集体讨论,由教师个人撰写 (五)教案的内容与形式同教学设计的具体目的与用处有关 三、教案格式的选定 (一)文字式:课题名称、目标、重难点、教具、板书设计、过程。 (二)表格式 (三)程序式 第六讲 中篇,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 (一学时) 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分为“激发动机的技能”、“导入新课的技能”、“活动变化的技能”、“反馈调节的技能”和“授课结束的技能”。 第一章 激发动机 第一节 激发动机的意义 唤起内在需求,明确学习目的;激励主动参与,开发学习潜能;增强学习信心,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
13、量。 第二节 学习的动力机制 一、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二、动机过程的模式、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 三、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创设一个富于激励性的学习环境 第三节 激发动机的方式 一、设置刺激情境 二、运用目标激励 三、激发内在需求 四、发挥成功效应 五、引导学生参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境投入 第七讲 导入新课 (一学时) 第一节 导入新课的意义 一、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传达教学的意图 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学习的准备 第二节 导入新课的要求 一、导入的要素:语言、信息、活动 二、导入的结构 (一)引起关注 1、提供组织注意的“线索” 2、给教学内容增
14、加一些刺激要素,以起指导和控制作用 3、根据知觉与注意的特征组合各种刺激。 (二)组织指引 (三)建立联系 三、导入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关联性原则 4、艺术性原则 5、机智性原则 第三节 导入新课的方式 一、做好新知识学习准备 二、采用“始前教学策略” 三、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四、揭示矛盾引发悬念 五、开展尝试学习活动 第八讲 第三章 呈现教材 (一学时) 第一节 呈现教材的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强化课程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
15、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教材呈现的要求 一、课程、教材与教科书 二、新课程的“教材观” 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包括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现实教材等。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与教材呈现 1、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2、对教辅、教具、课件等的自主开发 3、开创适合自己学校(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 4、合理地、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第三节 呈现教材的方式 一、联系师生的经验 二、引入“先行组织者” 1、陈述性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 三、设置一定的问题 四、组织相关的素材 五、采用标志的技术 第九讲 第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 教学 技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