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
2、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2.学生看课题质疑。 (二)推进新课 1.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概括课文大意,完成练习:的蒙娜丽莎 2.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
3、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引入资料: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
4、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三)课堂小结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是不确定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 永不磨灭 心灵之约
5、推荐第2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通用 一、教案主要内容 排。 2)讲授新课:主要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什么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听课 者理解新知识,怎么教会听课者掌握重点、难点、以及完成课程内容所需的时间和具体的安 1、课题名称 2、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5、教学方法(可不写) 1)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
6、探究法 6、教学手段/教学用具(有就写,没有就不写) 7、教学过程 1)导入:常用导入方法: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 范例导入 3)巩固练习:用什么方式练习,练习的设计 4)归纳小结:根据所交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 5)布置作业:体现分层教学理念,尽量是开放型作业,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8、板书设计:板书要目的明确,布局合理,达到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 括的作用 推荐第3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面试教案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面试教案模版 距离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只剩下短短的3天时间,虽然说面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试讲的过程,教案设计
7、一般是不计入成绩的。但是如果你教案设计的混乱无章,那么不仅试讲时很可能出现不知所谓的情况,同时也会影响考官对你的印象分,毕竟,所设计的教案是要上交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教案呢?下面为大家奉上2023下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语文学科全学段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8、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PPT 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 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
9、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 五、不规律) (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 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
10、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预设: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 (五)迁移拓展 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业小结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万能教案模
11、板:爱莲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 PPT 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
12、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 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香扑鼻。作者
13、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
14、、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归纳主
15、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四)迁移拓展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
16、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 (五)作业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高中语文万能教案模板:声声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
17、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五、PPT 展示 六、教学过程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 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
18、”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 PPT 展示: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 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
19、山河沦陷 悲 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漫漫余生难度 (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三)结合意象,体味情感 1.随同学
20、口述,PPT 展示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师总结,补充并板书: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2.意象分析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1)“酒” ppt 出示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师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延伸: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2)“风” ppt 出示诗句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师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语文 教师资格 面试 教案 模板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