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机构编制自检自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机构编制自检自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机构编制自检自查报告(精选多篇).doc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机构编制自检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机构编制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关于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 人员情况的自检自查报告 办: 根据你办关于对各地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编办20号)要求,编办自月日以来,对各乡(镇)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央、省编办检查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控制情况准备工作的通知,对检查的相关内容要求各乡(镇)先进行自检自查。月日至日,编办先后到个乡(镇)进行了实地督促检查,目前各乡(镇)自检自查已结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基本情况 年根据中央、省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按照关于深化乡镇机
2、构改革实施意见(发号)精神,编办积极配合全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了乡(镇)区划调整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我区紧紧围绕职能定位、职能转变、规范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管理、推进政事分开、理顺区乡关系方面开展。 年经过实施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后,乡(镇)数量由个调整为个乡(镇)和个街道办事处。个乡(镇)为一级人民政权组织,个街道办事处为 1 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一)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机构设臵情况 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党政机构均设臵3个综合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
3、育办公室、科学技术办公室),对原分设的小部门(如民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老龄办公室等)全部撤销,并按职能划入相应办公室管理。 个街道办事处属城乡结合区域,其行政机构设臵与乡(镇)设臵相同。 工商、法庭、税务实现了按区域设臵。 (二)乡(镇)、街道办事处事业机构设臵情况 根据中央、省、市对乡镇事业单位综合设臵的要求,除管理体制改革上划的机构外(如教育、卫生等),每个乡(镇)均设臵四个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兽医站、党校。农业服务中心包括原农经站、农科站、水产站、水管站、农机站职能,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职
4、能,文化服务中心包括原文化站、广播站职能,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包括原村规办和路政管理职能,改革后乡镇事业机构由原来的14个站所整合为7个,精简50%。 个街道办事处事业机构设臵为: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党工委党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村新合作 2 医疗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计划财政管理所。 (三)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 年省、市重新核定乡(镇)行政编制名,乡(镇)所属事业编制名。区划调整后,我区以年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为基数,核定全区个乡(镇)和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名、事业编制名。截止年月底,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名,比核定
5、的编制少名,事业在职人员名,比核定的编制少名。乡(镇)领导职数核定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领导职数控制要求,结合乡(镇)工作实际,经区委常委会研究讨论,以隆阳区编委文件核定,年核定全区个乡(镇)、个街道办事处领导职数名,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职数名,比年核定的名减少名,精简%。个乡(镇)领导实有人数名,其中:在编在职数范围内名,下派领导名(不占编制和领导职数),武装部长名(占编制但不占领导职数),在编在职数内领导实有人数比核定的领导职数少名。 二、近年来加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和控制实有人员增长的措施 (一)领导机构编制意识较强,机构编制部门职能得到 3 了较好的发挥。自年机构改革以来,区委
6、、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很重视,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对涉及机构编制事项,不搞临时动议,不受业务部门干扰,经常听取机构编制部门的有关工作汇报,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审批程序,坚持由业务部门向机构编制部门呈报,经编委会讨论,再上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同时结合每年的人才、人事、组织、编制工作会议,分别由区编委主任和编办主任对中央、和省机构编制管理和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等有关政策规定和纪律问题进行严肃的强调,并纳入政府督查内容。 (二)健全制度,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审批程序。编办按照国家、省、市机构编制管理有关政策要求,制定了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了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及审批程序,涉及编制管理问题的
7、,按照专题专报、一个部门承办、“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办理。在具体工作中,凡是涉及机构编制审批事项,一律先经编委会审批,涉及重大机构改革问题,均报区委研究。较好地坚持了集中统一领导和“三个一”制度。 (三)强化配套约束机制。一方面建立了年度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目标机制。把年度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纳入全区的财政收支、县域经济发展统筹安排中;另一方面建立了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约束机制。近几年,编办积极加强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联系与配合,在干部任用调整、人 4 员招考、人事调配、工资核定、经费核拨等问题上,都依据各单位的“三定方案”及其执行情况来确定,形成了各司其职、协调联动、配套约束、共同把关的工作机制
8、,增强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合力和约束力。 (四)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一是按照中央、省、市编办的要求,成立了机构编制监督股,明确了负责人员。二是加强联合监督检查工作。年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各乡镇和区直机关长期借用人员和病假人员进行了认真清理,并规范了管理。年联合财政、人事部门对全区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问题进行了清查整顿与督促检查。 (五)严格执行省、市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方案。做到不突破机构设臵、不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超编配备人员,凡涉及职责调整和增加工作任务的部门,所需编制在全区内部调剂解决。涉及到中央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编制的,均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按政策规定的程序办理。 (六)建立了乡(镇)
9、人事干部培训机制,促进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规范化。自年以来,对全区所有乡(镇)人事干部进行机构编制和人事工作业务的跟班培训,同时对乡(镇)人事干部的审批进行了规范管理及变动后业务学习进行规定。这一措施,增强了乡(镇)人事干部机构编制和人事工作的能力,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七)拓宽乡(镇)人才引进渠道,改善乡(镇)人才 5 结构。自年恢复公务员招考工作以来,我区紧密结合机构改革政策和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严把进人关。在年度招录(聘)财政供养人员过程中,编办密切配合组织、人事、财政部门,首先把好编制审核关,实行招录(聘)和流动调配计划以编制为基础,堵住了超编进人的关口;
10、其次在编制使用上,做到了编制向优秀人才倾斜。从年开始,对乡(镇)公务员的招录从以往的社招重点转向应届本科毕业生上,两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加强我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实现一人多岗、控制乡(镇)实有人数的增长提供了人才支持。 (八)稳步推进乡(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目前,我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迈出编制实名制的第一步,在年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区编办对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使用范围和编制管理进行了明确。各乡(镇)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竞争上岗方案及编制分配方案要求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人事管理革新。目前,全区个乡(镇)、个街道办事处对机关一般行政干部和事
11、业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到人并进行了公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二级领导班子全部实行竞争上岗。 (九)按照中央、省、市有关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分流的有关要求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年以来,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采取清理编外用人、清退长期聘用人员、依据政策办理提前退休等措施进行人员精 6 简分流,共解聘乡(镇)聘用制人员人,办理提前退休人(含区直各部门)。 三、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一)取得的成效 一直以来,我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机构编管理政策规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控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自执行中央对“乡(镇)五
12、年内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规定以来,结合各级乡(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要求,我区乡(镇)机构实现了规范综合化设臵。 二是乡(镇)编制管理和实有人员控制到位,全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均无超编,无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 三是改善了乡(镇)人才结构,较好处理了编制管控与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年至年,经省、市批准,共招录选派本科应届毕业生名充实到乡(镇),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同时为我区控制乡(镇)实有人员的增长、提高乡(镇)公务员队伍素质提供了实践基础。 四是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得到了有机统一。通过竞争上岗、定编定岗到人等措施,机构、编制、
13、人员管理融为一体,为今后的编制实名制管理及规范化考核提供了 7 基础条件。 五是通过乡(镇)人事干部培训、审批、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和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是通过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职能定位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进行界定,初步实现了机构转型、职能转轨、工作转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同时进一步推进了乡(镇)政事分开,明确了理顺区乡关系的方向和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在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控制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离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结合公务员法及后续
14、配套措施实施后,结合目前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需要,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着机构编制意识不强的问题;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的约束机制和协调力度仍然不够;三是建章立制滞后;四是机构监督检查机制还需改进和完善;五是由于目前大多数乡(镇)人员配臵较缺,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乡(镇)机关工作,以致混岗问题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六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与乡(镇)人员结构急需调整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出,给“乡(镇)五年内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 8 减不增”目标的实现带来严峻挑战。 (三)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加强编制管理,是有效控制人员增长,减轻财政
15、负担的基础性保障。特别是在公务员法实施以后,维护法的严肃性上,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要从严从紧。在今后的机构编制工作中,我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结合中央、省机构编制管理要求和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编制管理程序法定化。如尽快完善乡(镇)机关、事业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编制使用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三是正确处理编制管控与引进人才的关系,为建设高素质的乡(镇)公务员队伍提高编制保障,从而真正解决乡(镇)混岗用人的问题,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适应新形势下的
16、乡(镇)工作的能力。 四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格监督“三定方案”执行情况,把好编制使用审批关。特别是中央对“乡(镇)五年内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并具体落实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去。 9 推荐第2篇:机构编制自查报告 篇一: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编委: 根据省编办关于开展2023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工作的通知(皖编办2023230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将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合政办秘202345号)、关于2023年度目标考核与2023年年度目标编制工作的通知(合政
17、办秘2023135号)、关于开展2023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的通知(合编办2023157号),现将肥西县2023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 通过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县乡机构改革,我县县级机关共设置32个机构,其中:县委工作机构8个;县政府工作部门24个。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3个、直属事业单位9个。 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4个。 群众团体组织5个:总工会、团县委、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 从2023年起,我县通过区域调整,乡镇由原来31个调整至目前14个镇。 县本级行政编制为635名,实
18、有人员798人;乡镇行政编制708名,实有人员608人;政法专项编制739名,实有人员681人。 全县县属事业单位372家,事业编制总数10672名,实有人员10378名。其中:全额拨款编制8348名,差额拨款编制1455名,自收自支编制869名;全额拨款人员7935人,差额拨款人员1017人,自收自支1426人。 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规范人员调配 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意见(肥发2023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肥编202313号)规定,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坚持凡工作需要要求调整机构编制,必须通过内部
19、调剂解决,坚持“撤一建一”或“只减不增”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少数单位确实需要增加机构编制的,一律按皖编办2023144号文件规定报上级编委审批。新设立的单位所需编制,原则上实行县内调剂。 在具体工作中,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第一关。每个部门、单位进人,须经编办核准人员编制,在编制有空余的情况下,才同意办理公开招考或者人员调动手续。 (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做好年检工作 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每年对全县所有登记的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年检,杜绝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
20、变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 截止2023年11月底,全县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248家,其中新登记的21家,注销登记的1家,需要参加年检的168家,变更58家,实际应参加年检的单位159家,年检合格159家,年检合格率达100%。 (三)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安徽省实名制管理统计软件中进行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 (四)机构编制动态管理 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情况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的机构编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今年县编办会同纪检、教育部门对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机构编
21、制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额,重新下达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为教育系统设置了2%的机动编制,为加强下一步农村义务制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留下一定的余地,也为我县教育系统解决了紧缺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录用的瓶颈问题。同时,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额,对卫生系统的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保障和加强了我县医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三、严格落实“三个不突破”情况 一是政府机构设置不突破,根据省市机构改革机构设置限额规定,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严格坚持“精简、统 一、效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省市规定的机构设置限额,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机构编制 自检 自查 报告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