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生物复习课后限时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高三生物复习课后限时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三生物复习课后限时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三生物复习课后限时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总结 课后限时练(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 1(2023沈阳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自然选择对个体表现型的间接作用,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C若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都发生了改变 D若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来的,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 自然选择是通过对表现型的直接作用,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 A 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2、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 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其结果是产生了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与判断能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项错误。地理隔离往往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故C项错误。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故D项错误。答案 B 3(2023北京西城期末)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趋同进
3、化过程中( ) 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 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 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 解析 不同物种由于生存环境相似而产生的趋同进化,可导致某些性状产生相似现象,但不同物种间其他性状不一定向相似方向发展。种群基因库由于生殖隔离存在,不同物种生物在进化过程虽然发生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但不会导致基因库趋于相同。答案 B 4经调查某兔群中雌兔基因型分别是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分别是FF(20%)、Ff(40%)、ff(40%),其中ff的雌兔不能生育。如果雌、雄
4、兔随机交配,则子代中( ) AFF基因型频率不变 BF和f基因频率不变 CFf基因型频率为8/15 Df基因频率为8/15 解析 由雄兔基因型比例,可得到雄兔中F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5和3/5,雌兔(去除无 1 生殖能力的ff)中F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3和1/3。据平衡定律(2/3F1/3f)(2/5F3/5f)可得到随机交配的结果是:4/15FF、8/15Ff、3/15ff,C项正确。答案 C 5(2023哈尔滨期末考试)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在无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马和驴能杂交并产生
5、活的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若某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 A只有 C B D 解析 中,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错误。中,即便无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变化。中,马和驴杂交能产生后代,但不能繁衍后代,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错。中,野兔伪装性好与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对。中只有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种群才会进化,并非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错。答案 A 6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 A甲 C丙 B乙 D甲、乙 解析 两种群存
6、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答案 C 7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2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解析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于环境的差异,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翅的长度出现不同的类型。答案 B 8(2023西城区期末)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
7、)。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 B美洲黑人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频率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
8、该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 答案 A 9(2023天津理综)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某通道蛋白中只发生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其原因应是控制该通道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发 3
9、 生了个别碱基对的替换,A项错误;据表中有抗性杂合子推测,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地区抗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应为2%20%1/212%,B项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不能说明抗性基因的突变率最高,而是说明乙地区的环境最有利于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生存,C项错误;丙地区种群中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该地区环境对该基因决定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答案 D 10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 发生了基因突变 发生了自然选择 发生了基因型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生物 复习 课后 限时 现代 进化 理论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