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妇科护理安全 文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妇科护理安全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妇科护理安全 文档.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妇科护理安全 文档 病人安全作业指南 一、病人辨识安全作业 (一)目的 1、确保护士正确辨识病人。 2、保证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 (二)适用范围 1、所有门诊、急诊、住院病人均在适用范围内。 2、各种给药、检验、检查、治疗、输血、手术、解释病情等医 疗服务均适用。 (三)安全指引 1病人人院登记时,确保病人登记资料正确,须两名以上查对者。 1)基本资料应来源于病人本身。若病人不能准确回答,可以由病人家属代其回答。 2)登记原始资料时,须两名以上查对者。 3)使用身份证或驾驶执照上的照片进行核对。 4)如使用外语,必要时邀请翻译。 5)护士应正确书写两种以上可用于辨识病人身份的资料于床
2、头卡片上,并与病历核对。床头卡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病历号、所在科室。如果病人有过敏史,须用红笔注明过敏源。若床头卡丢失或被更换,须立即确认病人所有信息的正确性,更换床头卡,并将事件的全过程记入护理记录。 6)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为病人佩戴腕带,腕带上标有两种以上可用于辨识病人身份的资料,并与病历一致。佩带腕带时,避开截肢、使用石膏绷带或穿弹力袜的肢体。转入病人时,须两名以上查对者查对腕带上资料,必要寸更换腕带。 7)紧急情况,如意外事故时可在确认身份前实施救治。 无法确定病人身份时,在病历、床头卡和腕带上标注:入院日期、人院时间、性别、特殊的急救号码及“未知身份”的字样。 2、
3、在护理操作执行中和执行后,应核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辨识病人身份的资料。采取主动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提出开放式问题,避免使用闭合式问题,并确保病人或家属准确给予回答。 1)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应由病人自行回答其姓名及至少另外一项个人资料,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床头卡片记录或腕带记录的资料符合,并与所要执行的医疗单据的资料相符。 2)对于无法准确、清楚应答的病人,可由家属或陪伴者叙述 其姓名及至少另外一项个人资料,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或床头卡片记录资料符合,并与所要执行的医疗单据的资料相符。 3、在执行侵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前,应以开放式问题引导病人 自行说出姓名及预接受的相关处置名称和部位。 4、
4、输血或血制品前,应由病人自行回答其姓名及至少另外一项项个人资料,并由两名以上查对者查对。为未知身份的病人采集血样时,与腕带上面的信息核对,至少包括特殊的身份号码和性别。 5、产妇和新生儿的辨识 母亲生产前按要求佩戴腕带、设立 床头卡,生产后补充新生儿资料:性别、母亲姓名、出生日期和时间、新生儿病历号。将腕带佩戴于新生儿踝部、上面记录其性别、母亲姓名和病历号、新生儿病历号、出生日期和时间;双胞胎时,须注明双胞胎1和双胞胎2。 6、确保病人腕带上所记录的资料准确、完整。 7、在辨识过程中,如若发现病人的回答与记录资料不符,应停止操作,需要两名以上查对者及时查对,确保二者资料相符后,再予以处置。但也
5、应依据病人危急程度酌情考虑。 8、当出现辨识病人错误时: 1)应立即停止错误处置,并向主管医生和护士长及时汇报,不得隐瞒。 2)在护理病历中完整汜录所发生事实的经过。 3)相关科室应召开有关此次辨识错误的讨论会,找出原因。 (四)护理指导 1、告知病人准确辨识身份的重要性。 2、告知病人或家属在接受医疗处置之前,应准确、清楚地回答问题。 3、对于佩戴腕带的病人,告知病人或家属佩戴腕带时勿任意移除,以利于身份的辨识。 (五) 记录 1、完成各项处置执行后,正确记录于该病人的病历中。 2、发生辨识病人错误时,应将所发生事实经过准确记录于护理病历中。 二、病人用药安全作业 (一)目标 1、落实正确给
6、药程序。 2、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杜绝给药错误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适用各种给药方式。包括口服、舌下含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外用药、滴眼剂、鼻腔用药、直肠及阴道给药的各种栓剂等。 (三)安全指引 1、查对评估 1)在病人人院时,记录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2)按照三查七对一注意标准程序备药及给药。 3)备药前需确认药物的品质、有效期。 4)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5)特定药物给药前,需对病人进行必要的评估。 6)给药时必须以至少两种以上方法识别病人,并需称呼病人全名及称谓,同时核对床头卡或腕带。 2给药观察 1)给药后协助病人服药,药物不应留置在病人处
7、。 2)督促、检查病人按时间用药,避免漏服。 3)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注意毒副作用,必要时遵医嘱监测病人血药浓度,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在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须按要求做好登记,认真核对,给药后保留安瓿。 5)、使用多种药物时,认真查对药物配伍禁忌。 3、存放管理 1)、药物需依其特性储存,维持药物的稳定性及疗效。 2)、静脉输液药物须现配现用。 3)、已开启或配制的未用完的药物,需注明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及时间妥善存放。 4)、治疗室须常规备有所需的输液药品。 5)、具有高危、外形相似的药物,须分开放置,标识明确清晰。 6)、毒麻药品单独存放,每班认真清点,
8、有清点记录。使用后及时登记,有使用记录。 (四)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或家属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通知。 2、告知病人或家属特殊作用药物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 3、出院指导中要告知病人服药时间、方法、注意事项、药物保存方法及变质的辨别方法等。 (五)记录 1、在执行单上记录执行时间、执行人全名;未给药时须注明原因,做好交接班。 2、危重病人给药后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及执行人全名。 3、若用药后有异常反应时,须记录病人状况、相关处理措施及追踪评价结果。 三、病人管路安全作业 (一)目的 1、预防病人在院内发生管路异常滑脱。 2、减少病人意外拔管事件的发
9、生。 3、降低病人发生管路滑脱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适用范围 1、放置各种医疗管路的急诊、住院病人。 2、根据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表21)和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Scale,SAS)(表2-2)将病人分为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防护和指导。 表2-1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 睁眼反应 记分 言语反应 记分 运动反应 记分 自动睁眼 回答正确 遵嘱运动 6 呼唤睁眼 问答错误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语无伦次 躲避刺痛 4 不睁眼 只能发声 刺痛肢曲 不能发声 刺痛肢神 不能活动 1 表22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
10、tion Scale,SAS) 分值 描述 定 义 危险躁动 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 护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 非常躁动 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 躁动 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 安静合作 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镇静 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但 又迅即入睡 非常镇静 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 不能唤醒 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 (三)安全指引 评估放置医疗管路的病人是否存在管路异常滑脱的因素。 (1)、病人方面:存在昏迷、澹妄、躁动不安、麻醉未醒、紧张害怕、不舒适
11、、无法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及配合等。昏迷病人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作为评估标准。 (2)医护方面:存在执行管路固定和约束技术不当,未能有效评估病人舒适的需求,观察护理不到位,医疗护理操作疏忽、动作不当等。 (四)措施 1、针对病人的措施 (1)对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以上和SAS评分5-7分之间的病人,加强监护,必要时进行约束。 (2)对气管切开、插管不适而引起焦虑不安的病人,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需求。 (3)对于躁动、昏迷、谵妄不能合作及试图拔管的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并使用保护性约束, (4)护理指导。(详见健康教育部分) 2、针对医护方面的措施 (1
12、)妥善固定各种管路 1)各种血管通路导管:管路接头部位应紧密连接,旋紧 螺纹接口。导管穿刺点应使用透明敷料粘贴;深静脉导管使用缝线与透明敷料双固定法;PICC导管固定时将导管盘绕成一“S”形弯曲后再固定。输液导管应保持足够长度,防止病人活动引起牵拉导致管路脱出。 2)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气囊内固定,保持气囊压力20-25cmH2O。宽胶布外固定,可采取一侧交叉法固定。寸带外固定,将寸带环绕颈部与气管插管固定。气管切开固定带药松紧适宜,以能容下一指为宜。 3)各种引流管冲洗管:鼻胃管、鼻肠管做好三固定:即吊线固定与鼻部上方,胶布固定于脸颊,别针和皮筋固定于床单位上。造瘘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
13、管等遵循上固定原则,即导管以缝线固定与皮肤、别针和皮筋固定于床单位上。腹腔冲洗管和双腔负压吸引管遵循三固定原则,即导管在切口部位以缝线固定于皮肤,内套管以缝线固定于外套管 ,导管的敷料外部分以别针固定于床单位上。脑室引流除导管固定外,在头部加戴网罩。每根弓|流管均做好明显标记,标明管道的名称、深度等。 (2)加强巡视 1)各种导管标志明确,经常检查管路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 2)经常检查敷料完整性,若病人多汗、敷料破损、大量渗出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应沿管路走行方向揭去敷料,以免管路脱出。 3)经常检查插管深度,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带。 4)将生活用品、呼叫器放到病人方便易取的位
14、置,需要时协助病人进食、大小便等。 5)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专人保护管路,避免牵扯引起管路脱出。 6)在搬运和运送病人做各种特殊检查的途中,应妥善固定管路,协助病人活动,防止管路意外脱出。 7)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止痛剂。 8)适当时机给于拔管,避免不必要的拔管时间延长。 (3)做好交接班 1)交接各种血管通路、导管,重点交接穿刺点皮肤情况、插管深度、管路是否通畅、应用药物的情况等。 2)气管插管重点交接插管深度、气囊压力、充气量;机械通气病人交接气道压力以及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 3)各种引流管重点交接引流管部位,插入深度引流液色、质、量,局部有无渗出及病人有无不适主诉等。 3、相
15、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1)护士应树立管路安全的观念,掌握管路的固定方法、护理常规、观察要点,以及进行医疗护士操作时避免管路异常滑脱的措施。 (2)护土应掌握保护性约束的适应证,操作程序及与病人、家属沟通的技巧。 (3)护士能对发生管路异常滑脱的病人进行正确评估,并 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4、发生管路异常滑脱的处理措施 (1)立即通知医生,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必要时重新置管。 (2)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3)做好记录,严格交班,对于存在意外拔管危险因素的病 人,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4)通知科室护士长,并做好病人以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5)分析导致管路意外脱出的内在、外在因素,提出改进措
16、施。 (五)健康教育 1、对于意识清楚地病人,置管前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之拔管的时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2、对于无法言语的病人,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 3、指导病人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 4、对于保护性约束病人,要详细向家属及病人解释约束的目的,以取得其理解与合作。 (六)记录 1、记录置管目的、时间、位置、深度、管道通畅情况等内容。 2、记录更换敷料日期、时间、局部皮肤情况。 3、使用保护性约束的病人要记录原因、方法及肢体血运情况。 4、使用镇静、止痛剂的病人应评估并记录用药效果和病人的生命体征。 5、若发生管路意
17、外滑脱,应及时记录。内容包括:脱管时间、原因、病人病情变化,重新置管的方法、时间及管道通畅情况,以及置管后病人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等。 6、记录计划拔管的理由和日期、时间。 四、病人防药物外渗安全作业 (一)目的 1、防止病人在院内发生药物外渗,降低由于药物外渗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2、护士、病人及家属能认识到药物外渗影响因素和危害,并可采取适当措施防范药物外渗。 (二)适用范围 所有住院病人均在适用范围内。 (三)安全指引 1、评估新人院病人是否存在导致药物外渗的内外在因素。 (1)内在危险因素 1)生理性血管因素:例如小儿、老年病人。 2)病理性血管因素:例如化疗病人、水肿病人。 3)药物因素
18、。 (2)外在危险因素 1)技术因素。 2)药物外渗的观察不到位。 3)环境因素。 4)病人因素。 2、给予病人适当的护理措施和干预,防止其发生药物外渗。 (1)合理选择血管 1)根据药物选择血管。 2)长期化疗的病人,建立合理的静脉使用计划。 3)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刺激性药物的注射选用小 静脉。 4)最好通过中心静脉插管化疗。(2)提高专业技术。 (3)加强责任心。 1)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 2)输注化疗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4)合理使用药物 1)熟悉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2)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5)加强与病人沟通:对于
19、化疗病人,化疗前要对病人做好 时性的宣教,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等。 3、当病人发生药物外渗后,先评估外渗情况,然后采取措施。 (1)对于一般液体引起的外渗采取的护理措施。 1)若外渗的为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药液,可以用冰袋冷敷。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2)输入的药液若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0、5碘伏或95酒精持续湿敷。 (2)对于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引起的外渗采取的护理措施。 1)紧急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尽量回抽皮下渗液。 2)局部注射无菌的生理盐水以稀
20、释药物,减轻损伤。 3)立即进行局部封闭,局部使用解毒剂。 4)在24小时内给予局部冷敷。 5)涂抹药物,中药湿敷。 6)清创处理,请理疗科会诊。 7)抬高患肢,功能锻炼。 (四)健康教育 1、对静脉输液病人及其陪护者进行有关药物外渗的教育,病人及陪护者应参与防止药物外渗的计划。 2、告知病人及陪护者呼叫器的正确使用。 3、对于血管弹性较差的病人应告知要增加营养。 4、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要求病人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病人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五)记录 病人发生药物外渗要及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发生药物外渗的时间、造成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妇科护理安全 文档 2023 妇科 护理 安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