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





《2023年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区服务业办公室 (2023年11月)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理清2023年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我们成立了调研小组,制定了调研方案,通过会议交流、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现汇报如下: 一、2023年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来抓,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架构、强化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
2、规模总量持续攀升。今年1-9月份,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0.48亿元,占GDP比重36.3%,同比增长12.7%。服务业增加值占扬州总量22.7%,位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1-9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位列苏中13个县(市)第二。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8.6亿元,同比增长12.7%,占GDP比重37.3%。 2、贡献份额不断提高。1-10月份,全市实现服务业税收12.55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服务业地税 7.97亿元,占全市地税总额49%,同比增长18.22%;服务业国税4.58亿 1 元,同比增长41.7%。截止10月底,
3、扬州福盛废钢铁收购有限公司、江苏宏信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纳税都已过千万元。新增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18家,全市累计分离企业78家,1-10月份,实现地税2100万元。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和财政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3、项目投资成效显著。截止10月底,全区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67.35亿元,同比增长38.38,高于扬州市考核指标8.38个百分点。今年,全区共实施过亿元服务业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55亿元。其中纳入扬州市督查项目13个,已完成投资16.62亿元,占年度计划96%。沿江8个万吨级码头和心怡、中江花园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加快推进,江苏江都沿江物流产业园被省商务厅授予省级物流产业园。闽
4、江钢材市场、宏信龙物流园、国际汽车城、大桥皇廷美食集聚区等建成投入运营。 4、推进力度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相继召开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季度形式分析会、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服务业工作推进会议,对服务业发展作了系列部署,各层各级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有了提高。出台了关于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江都总部(楼宇)建设的激励意见两个专项政策,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编制了江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江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委托专业机构,启动我区现代服务业中长远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整合优势资源,编制招商推介手册, 2 圆满完成扬州下达的赴港、赴京现代服务业招商任务。两次
5、共达成签约项目17个。 总体上看,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影响了我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 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区的服务业从内部行业结构看,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1-9月份,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相对传统业态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0%。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介咨询服务业、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还尚未形成规模。 2、产业层次有待提升。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企业多数规模偏小,档次
6、偏低,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区商贸城、国际五金城、万德隆家居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还处于第三代、第四代专业市场阶段,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还欠发达,竞争实力不强。恒亿、世纪星、龙腾、亚皇等物流站场尚处于仓储运输传统业态,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真正形成。 3、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思想认识不够。“重工轻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级干部,突出表现在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企业经营观念传统,服务外包意识不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我区 3 财政虽然每年拿出300万元的服务业引导资金,但与同处苏中的海门、泰兴每年1000
7、万元相比,远远不足。推进强度不够。区里明确了现代物流、商贸业及专业市场等5大服务业重点行业牵头部门,但各家至今还没有搭建专门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没有承担起引导行业发展的职责,形成不了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2023年服务业发展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 根据省、扬州市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要求,结合产业实际,2023年,全区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安排为: 1、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24%(现价); 2、服务业占GDP比重40%以上; 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35%; 4、服务业地税9.4亿元,增长30%; 5、新增主辅分离企业20家,累计达到100家。 我区服务业发展总
8、体思路是:借助撤市设区,紧扣“三城”建设,以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以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为基础,着力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着力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要求,围绕“三块、三线、四点”的总体布局,科学统筹谋划,配置要素资源,实现集聚发展。三块:即主城区商贸板块、滨江新城高端商务服务板块、开发区科技城软件信息服务业板块;三线:即滨江岸线港口物流集群、舜天路沿线总部及楼宇经济集群、长江东路道口市场集聚带;四点:即邵伯、丁沟、郭村、小纪四个镇区的服务业 4 集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定信心、克难求进、乘势而为,努
9、力在五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上取得新突破。 1、发挥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明年,苏中江都机场投入运行,此举,标志着我区“公、水、铁、空”立体交通平台基本形成,对我区现代物流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物流园区工程。结合产业布局,依托区位枢纽,加强资源整合,重点打造3个多种运输方式、长短途有效对接、组织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的综合物流园区。沿江物流园区加快在建码头进度,海昌、海螺码头全面投运,中信及中远二期基本建成。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 万吨。砖桥物流园区围绕328国道及新都路专项整治,鼓励城郊物流企业及配载点“退城进园”。空港物流园区组织规划选址,同步推进招商布点工作
10、。二是物流配送工程。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社会化共同配送。总投资30亿元的中海钢材集配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龙奥钢管集配中心及总投资1.5亿元邵伯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明年开工建设。推进宏信配送中心二期,整个仓储面积达到3.6万平方,日配送量超300万元。三是物流专业工程。依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一批在全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物流,提升全区专业物流服务水平。做大做强煤炭物流、钢铁物流、木材物流、矿石物流及农产品物流和快递物流。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分离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成立 5 第三方物流公司。 2、瞄准产业提升,大力发展总部及楼宇经济。总部及楼宇经
11、济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总部楼宇被称为“垂直印钞机”。 对此,我区在政府层已形成共识,关键是抓落实。一是抓引导。今年,区政府出台了鼓励总部及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建设总部楼宇的企业,在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激励。相关镇和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引导本区重点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及商贸企业在规划区。规划部门应及时完善总部及楼宇经济集聚区的规划布点。二是抓跟踪。对在手的长青大厦、华江大厦、天雨大厦三个总部项目,加强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有意向建设总部大楼的江都建设、江建集团、二建、龙坤、方正集团、浙江商会等企业,在规划、用地、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一事一
12、议,助推项目早落实、早规划、早开工、早投用。全年启动建设5家以上。三是抓引进。积极发展区域功能总部,着力引进营销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投资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加快形成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全年引进2家以上。 3、坚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发展软件产业,是我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去年,扬州(江都)软件园获批为省级软件园,标志着我市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启动。下一步,完善软件园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惠普智能电网 6 研究院、IT外包服务学院、易宝(中国)公司外包服务研发、百利宏商务服务等8个项目,建成惠普研发中心。着力跟踪中国包
13、装、上海晟欧、大展信息等意向项目,争取签约落户。着力引进产业配套的国内外先进的软件信息提供商,全年,新引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5家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形成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基地。 4、突出内需拉动,着力发展商贸业和专业市场。以信息化提升、资本化扩张、国际化拓展、低碳化转型为路径,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业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升级转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引导宏信、苏昊、米米等,进行信息系统、配送系统改造升级,跨区发展连锁企业。宏信便利店全年超过300家。对本区传统的餐饮、沐浴、美容美发等行业给予扶持,鼓励发展连锁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培育现代流通体系。强化商城为中心的
14、城市商圈打造,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提升工农路、引江路购物形象,改造传统业态。联动发展南区和北区商业中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社区商业工程,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三是促进市场提档升级。红星美凯龙江都店占地300亩,总投资20亿元,明年开工建设。加快江都汽车城建设,引进各汽车品牌经销商加速入驻,全年力争新引进8-10家。拓展阿波罗花木市场功能,形成集研发、交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市场。 5、挖掘地方特色,聚合发展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在文化产业上:鼓励发展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等各类创意 7 公司,实现文化创意与商品生产有机结合。着力发展金银细工、毛笔制作、漆画技艺等非遗项目
15、创意服务业。建设工艺美术村落,将分散的金银细工、漆画、制笔等生产作坊集中,集制作、展览、原材料市场及销售为一体,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金银摆件、漆画、水笔等制作展销基地。在旅游业上,从策划、创意、品位入手,坚持重点开发原则,大力推进龙川古街改造与仙女庙修复、邵伯湖开发、开元寺扩建、水利枢纽利用、渌洋湖综合开发、郭村红色旅游等项目,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和标志项目。加快推进在手东方国际、心怡昌明、中江花园、双汇国际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建设。 在全力推进上述重点产业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其它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服务
16、业要以规划政策为引领,以项目推进为载体,在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硬任务,坚持以硬手段抓软环境,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像扶持工业一样扶持服务业,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性服务业为根本的服务业体系。 1、突出组织推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重点产业组工作职责,及时调整服务业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科学界定市服务业办公室工作职能,发挥牵头管理职责,明确重点产业牵头部门,充分 8 赋予职能,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强体制建设。完善服务业组织网络,建立部门、镇联络员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
17、协作、监督检查、统计评价及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市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各镇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服务业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分析最新发展动态,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研究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政策措施。软件信息、总部楼宇等五大重点产业组,建立相应组织网络,制定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组织项目建设和招商,推动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工作效能。加强对各部门和部门科室之间的统筹协调,搞好互相支持和协同配合,做到既明确分工又合理兼顾,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服务业办适当增加人员,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各镇成立服务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镇服务业规划布局、发展重点、推进办法,明确服务业助理工作
18、职责,增加管理人员,仙女、大桥等镇要达到3人以上,一般镇在2人以上。按季召开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通报情况、研究协调问题、分解落实指标任务。适时组织服务业项目推进会、现场会等。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开阔视野,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突出规划引领。一是体现科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充分体现科学性、超前性和区域特色。用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服务业发展,结合撤市设区,与扬州服务业规划和国民经济规划、城市规划衔接,修改完善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 9 重点产业规划,形成健全的规划体系。二是突出重点。与城市化互动实现协调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展示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19、以城镇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发挥城区主体作用,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重点建设“三大板块”。 即传统商贸的主城区板块,现代商务的滨江新城板块,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滨江科技城板块。三是突出集聚。建立多核心空间集聚,构建城区发展与产业发展融合互动的局面,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发挥集聚区重要的作用,引导对服务业空间和功能进行重构和整合,拿出抓工业园区的力度来抓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使得城市空间布局成为服务业整体空间和功能集聚趋势的体现。 3、突出项目投入。项目是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围绕重点产业优选项目进行大力扶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跃升。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符合本市服
20、务业发展的产业指导目录。优先发展物流业,参照仙城工业园做法,由政府主导,在沿328国道至安大路规划5平方公里区域,开辟专业物流园区。加快总部楼宇经济推进,成立专门办公室,形成操作性强的推进意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文化旅游载体和基地建设。发挥传统优势,优化餐饮、沐浴等传统商贸业,建立公务酒店定点接待制度,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品位档次。二是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研究国家、省产业目录,依据产业质态和规模、税收贡献、就业人数、辐射范围、占地 10 面积等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行业重点项目,建立分行业的重点项目库。动态更新项目库,在库内选择前景广阔的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市
21、服务业办围绕重点项目库,包装策划项目,牵头组织服务业招商引资和行业专题招商推介。三是加强项目的跟踪。把项目与指标任务联系,进行项目化运作,积极开展调研,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意向项目抓靠实,对照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沟通联络,确保项目落地。引入项目抓进度,对现有和在建重点项目,明确挂钩单位,由专人负责,现场掌握情况,积极帮助协调难点问题。项目建成抓达效,注重培育骨干和龙头企业,扶持已运行的企业提档升级,整合资源,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业态和质态。 4、突出政策扶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一是营造宽
22、松的环境。在要素供应上倾斜,针对服务业企业征地难、融资难、配套缺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激励办法,提高政策环境的吸引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现代服务企业倾斜,存量资产优先用于服务业发展。二是提高奖励的力度。服务业引导资金在300万元基础上逐年增加,引导本地服务业企业创建品牌,形成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三是强化服务引导。加大 11 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更好地发挥政策洼地效应,吸引更多、更大、更好的服务业项目。 5、突出考核促动。一是掌握动态情况。重点围绕扬州考核的服务业增加值增幅、税收增幅等十大类指标,实时跟踪把握进度,
23、形成周通报、月监督、季过堂的常态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省、扬州服务业发展动态,特别是江都所处的位置。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联络,了解周边的发展态势。加强与主要指标部门的衔接,进行季度运行分析,对未按进度完成的指标,研究赶超措施,确保全年任务完成。二是强化统计工作。扩大服务业统计范围,确保统计全覆盖。量化统计任务,明确部门和各镇统计职责,确保按时保质上报。归口上报数据,所有服务业指标数据由统计局把关后上报,确保数据条块统一。定期数据统计分析,在苏南、苏中、扬州县市区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建立对比数据库。加强新兴行业统计研究,建立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新兴产业的数据反馈体系。三是强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现代服务业 调研 报告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