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分数: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第一章 前言 1.1实习的时间2023年7月7日2023年7月17日 1.2 实习的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北山实习基地 1.3 实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使学生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有亲身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以地质工作者的身份认识大自然;体验地质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加工作兴趣。 1
2、.4 实习的主要任务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需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 1 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和描述; 2 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层产状的测定; 3 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 4 实测地层剖面法的工作方法; 5 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6 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 7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8 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5实习的方法 每天由老师带队,带领我班30名同学,沿着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上的8条线路,边走边讲解,同学们通过画图,记录笔记,照相等方法了解秦皇岛石门寨柳江盆地的地形地貌
3、以及掌握如何获得野外地质考察的第一手资料。 1.6队的组成 我校分为两队, 由一名老师带领我班成员以及大二部分同学组成一支分队 1.7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1、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2、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 3、沿大石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河流和海洋的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通过观察分析,逐步确立海陆变迁地壳演化及将今论古的基本概念和地质思维的独特方法。 4、观察区内向斜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弄清柳江向斜、柳江盆地及柳江向斜
4、盆地的内涵。 5、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1.8总结评价 此次实习在我校老师带领下,我们两个班的同学来到了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1天的地质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关于地质测量的目的(即一般的地质研究和为某种经济或工程服务)、学会了计划、踏勘、记录、描述观测点;初步学会了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简单完成指定范围的实测地层剖面图。 第二章 实习工区概况 2.1地理位置及大地构造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书) 2.2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5、。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 七、八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2.3地势 书 2.4水系发育情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西北东南流向。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2.5交通条件 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良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轮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大连和上海等地;有通往国内外的
6、航线,山海关机场与全国主要城市通航;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等各级各类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乡、镇之间均可直通汽车。 2.6工农业生产现状 实习区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粘土为主。煤矿开采的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群众多以奥陶纪亮甲山组石灰石为原料烧石灰。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第三章 地层 书 第四章 岩石类型 第五章 基本构造特征 5.1地质构造 柳江盆地是由晚元古代到中生代的地层组成的向斜构造,故柳江盆地也称为柳江向斜。 该向斜北起板广
7、峪大刘庄一线,南至上平山一带,长达20公里;东起张崖子,西至花场峪,宽约10公里青白口系和古生界地层环绕盆地周缘分布,构成向斜翼部。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分布在盆地中部构成向斜核部。 向斜西翼构造复杂,受南北向冲断层的影响,地层出露不会,东翼构造简单,地层出露齐全。向斜西翼地层产状陡立,局部发生了倒转,而东翼地层产状平缓稳定,倾角一般在1030之间。因此,该向斜为一轴面西倾的不对称向斜。在南部地区轴面倾角为40左右。 向斜轴紧靠西翼,向斜东翼出露宽度是西翼的五倍多。 向斜的枢纽向南、北端仰起,呈上弯的曲线状,但在南部埋深较北部大。 向斜的轴部大致在老君顶傍水崖一线。因受西部构造影响,在老君顶以北轴向
8、变为北北西延伸。 向斜内部次级构造很发育,如柳观峪秋子峪背斜,伍庄背斜,教军场背斜等;断裂构造主要有南北向的山羊寨拿子峪逆断裂带,东西向的上平山蟠桃峪逆断层,北西向的查庄黄土营正断层 5.2褶皱构造 背斜:秋子峪背斜42图 伍庄背斜 向斜 褶曲:山羊寨平卧褶皱 本20 5.3断裂构造 节理 :鸡冠山顶部共轭X剪节理;炒米店定顶部 大规模节理系书27。21 断层 5.4地层接触关系 第六章 地质作用 6.1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浅成,侵入,喷出 变质作用: 6.2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 第七章 结语 大学的第一次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我们这次的实习尽管只有短短11天时间而且条件很艰
9、苦,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习的热情。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次实习在学术和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在秦皇岛的这几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秦皇岛 地区 地质 实习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