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热门大班教案集锦(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docx





《2023年热门大班教案集锦(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热门大班教案集锦(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热门大班教案集锦(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大班教案 篇1主题生成背景:夏日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我和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这时飞来了一些蜻蜓,孩子们特别兴奋,你追我赶地和蜻蜓嬉戏,“老师,你看蜻蜓和直升飞机很像啊?”“它一会儿飞得高、一会儿飞得低,真的很像啊!”“我爸爸说,科学家就是研究蜻蜓的复眼发明了照相机,”一时间孩子们对蜻蜓的仿生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于是大家围坐在草地上,谈论起自己对仿生的了解,袋鼠妈妈的口袋、枯叶蝶和迷彩服、蜘蛛网、螃蟹的大钳子、萤火虫、孔雀舞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大班幼儿善于观察、探索的欲望比较强烈,孩子们都具有“泛灵性”,因此对动物的关注和好奇就成了幼儿普
2、遍且持久的探索主题,孩子们更加渴望了解动物世界的奥秘,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于是我们以“我向动物学本领”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和孩子们共同感知、认识生活中仿生现象,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感受“仿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精彩,让孩子们尽情地幻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主题目标:1从多元的角度和幼儿共同寻找生活中仿生的现象,了解仿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引导幼儿参与各种仿生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仿生的体会,互相欣赏,共同感受仿生带来的方便,和孩子们一起认识和感受生活,尽情享受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主题生长树:超级吸盘建筑物迷彩服装口技表演动物家具我向动物学本领孔雀舞仿生艺术芭蕾舞飞行类动物陆地动物寻找仿生袋鼠蜜蜂螃蟹水中动物鱼企鹅萤火虫梦幻仿生蜘蛛侠电子鼻五彩服枯叶蝶鲨鱼斑马蜘蛛青蛙五禽戏鸟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之情。2、掌握两脚着地屈膝爬的动作。活动准备:一、蒙眼布一块热身活动:让孩子跟着“猫妈妈”爬来爬去,然后根据老师要求爬到指定的位置。二、听声音找妈妈,学习两脚屈膝着地爬。1、表扬爬的快,爬的稳的“小猫咪”。2、请个别孩子示范两脚着地屈膝爬,其他的孩子一起爬一爬。3、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小铃声辨别方向后爬过去。三、游戏:猫妈妈和猫宝宝。1、告诉幼
4、儿游戏的方法。老师扮演猫妈妈并蒙上眼睛,小朋友扮演猫宝宝,当猫妈妈睡觉的时候,小猫偷偷的爬到一个地方躲起来,猫妈妈醒来后边念儿歌边爬过去找猫宝宝,被找到的猫宝宝发出“喵喵”的叫声。2、熟悉游戏后,由幼儿扮演猫妈妈去找猫宝宝,老师则在旁边提示幼儿注意游戏方法,猫妈妈在找宝宝时不能拿走蒙眼布偷看。3、游戏反复进行。四、放松活动。猫妈妈和宝宝一起快乐跳舞。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索及合作学习的乐趣。2、通过猜想、验证的方法,初步得出人体也能导电的结论。活动准备金属勺子、铝箔纸若干活动过程1、认识实验材料,提出问题(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与讨论将金属勺子
5、和铝箔纸放在舌头上会有什么感觉(2)引出实验活动2、做一做(1)实验请幼儿两手将金属勺子和铝箔纸,放在舌头上,这时不会有什么变化?接下来,让勺子和铝箔纸手握的一端相接触,再去感觉,一种苦苦的感觉就出现了。(2)幼儿进行实验活动,教师注意细心观察幼儿的探索活动,即时发现实验中的问题与新的想法,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引导,并了解幼儿的基本操作情况3、分享与交流(1)幼儿间自由交流实验结果,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实验原理在电解液中,只要放入两种不同的金属,就能做成电池,唾液可以说就是一种电解液,金属勺子和铝箔纸则是两种金属,把这两种金属放进了嘴里,就组成了电池,再用手握的这一端接触,相当于接通了电池使之放
6、电,味蕾受到了电流刺激,就会感觉出苦味。活动记录与反思生活中孩子们对于勺子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铝箔纸还是比较陌生,铝箔纸的用途、作用都不知道。在活动中先请幼儿分别将勺子、铝箔纸放在舌头上感受,再让勺子和铝箔纸手握的一端相接触,再去感觉。通过比较,幼儿得出,舌头与勺子和铝箔纸手握的一端相接触后会有苦苦、麻麻的感觉。实验中我发现许多孩子还和同伴合作将各自的勺子和铝箔纸串联在一起,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老师将人体电池的实验原理告诉了幼儿,大家这次恍然大悟。大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1、感受獾和狐狸在寻宝过程中的经历,理解故事的内容。2、通过对画面的自主阅读知道松鼠、鸭妈妈、兔子爷爷的宝贝
7、是什么?理解“宝贝”是多样的。3、愿意和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体验阅读的快乐。活动准备:相关图片书音乐亲亲宝贝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宝贝吗?狐狸和獾听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宝贝,它们想去寻找宝贝,你们来猜一猜它们找到的宝贝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想)老师带来的这本书里就说了獾和狐狸找宝贝的事,它们在去找宝贝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獾和狐狸找到的宝贝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看了书以后就知道了。2、幼儿自由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提问:(1)獾和狐狸在树林中遇到了谁?它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松果是松鼠的宝贝呢?(边说边出示图片)(2)獾和狐狸在小河边遇到了谁?它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小鸭子是鸭妈
8、妈的宝贝呢?(3)獾和狐狸在山坡上遇到了谁?它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回忆是兔子爷爷的宝贝呢?(4)獾和狐狸找到的宝贝是什么呢?3、师幼共同阅读,感受獾和狐狸找到宝贝后的心情。小朋友说了这么多,那你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书,听一听故事,看一看獾和狐狸找到的宝贝和小朋友说的一样不一样。(教师讲故事一篇)提问:(1)獾和狐狸找到的宝贝是什么呢?(2)獾和狐狸找到宝贝时是怎么说的?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獾和狐狸找到朋友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幼儿两两做动作)4、迁移宝贝的多样性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宝贝了,小朋友你们的宝贝是什么呢?原来宝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9、自己的宝贝。5、与同伴舞蹈,体验快乐小朋友你们也来像獾和狐狸一样找一个好朋友做你的宝贝,和你的宝贝一起跳舞吧。大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活动准备: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2、大鼓一面。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10、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
11、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4、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大班教案 篇6设计意图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幼儿园东侧有一片“小竹林”,那里成为孩子的乐园。一天户外活动,孩子们又到那边去“寻宝”。我走过去听到他们说:“小瓢虫真可爱。”“瓢虫吃什么?”“那么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寻找答案,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全面探索瓢虫秘密的机会。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
12、了解瓢虫的知识。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选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瓢虫。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瓢虫图片或课件若干。2、油画棒、橡皮泥、绘画纸、彩色卡纸各若干,固体胶和剪刀各若干。活动过程一、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1、观看课件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瓢虫?它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对,是瓢虫。瓢虫的形状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瓢虫。瓢虫的身体很小,只有一粒黄豆那么大,踏实一种办个圆球那样的小甲虫,有两层翅膀,外面的一层叫鞘翅,鞘翅小妹有一层软翅膀,能够飞翔。2、这只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七个,这是七星瓢虫,我们可以根据瓢虫身上的斑点来确认是什么瓢虫?如有两个斑点就是二星瓢虫。3、
13、观看课件提问:瓢虫喜欢吃什么?:瓢虫喜欢吃叶子上的蚜虫,会保护庄稼。一只瓢虫一天能够100多只蚜虫。瓢虫分益虫和害虫。益虫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害虫有: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等。无论是益虫还是害虫都喜欢吃蚜虫。4、观看课件,请幼儿说出图中瓢虫的名称。5、提问:瓢虫怎样保护自己?:瓢虫身体虽小,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特别是七星瓢虫,它的3对细脚关节上有一种化学武器,能分泌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受不了而逃走,它还有一种装死的本领,瞒过敌人而求生。二、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瓢虫。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瓢虫,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只瓢虫。2、你们可以选择
14、自己喜欢的方式:剪贴、(大考吧幼儿教育 )泥工、绘画。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三、观赏。将幼儿作品按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展示。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操作过程。活动反思我觉得老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必须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以及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情景是紧密联想的。使学习对象和学习者密不可分。这次活动是幼儿在主动的观察中自然产生,由此小小瓢虫激发了孩子有趣的探索,幼儿的探索得等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能力了,也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各种不同动作表现B段歌词,并尝试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热门 大班 教案 集锦 优秀 幼儿园大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