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图形 一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认识图形 一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认识图形 一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认识图形 一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一)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一年级 授课教师:马蓉 教学内容:教科书34页,练习八第一题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他们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
2、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这四种立体图形 。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 四、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依据情景,导入新课 看看老师手中拿的物体是什么并说出名称。
3、(二) 操作学习,感知特点 1、仔细观察,分分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2、结合实际,找一找,说一说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
4、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 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巩固练习(第37页1题)。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六、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八的
5、第二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推荐第2篇: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6、。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 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 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 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
7、序数) 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 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师指名在幻灯机上分)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 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2认识五边形 谈话:小
8、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 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 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 动手折一折、剪一剪 数一数、说一说。 围一围。 三、总结评价,应用扩展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分小组讨论, 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 引导回忆:平常还
9、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想一想,再搭一搭,最后在看一看,数一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推荐第3篇: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第31页的有关内容。 教具、学
10、具准备 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纸盒或竹篮)。 2投影仪和相关的投影片。 3相关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玩积木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都拿着什么样的积木呢? 生:自由发言 师:图片上还有什么不同的积木.生:有.,还有 师:看来积木朋友的种类真多,今天老师就正式介绍4位积木朋友给你们认识(出示课题,板书并出示4种图形的图片).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1)师: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并指名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说明:长方体有不同的摆放行式).生:相互评价问题的回答是否有误
11、.师:给4种物体正名.(2)小组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自己准备的图形,先仔细的看一看,再用手摸一摸,最后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感受这几种图形.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已经看过了,摸过了,也进行了比较,那么小朋友们能不能准确的在把它们找出来呢? (3)师:指名由学生发口令,让全班同学拿出相应的图形.(看谁拿的最快,给予口头表扬) 三:深化巩固,练习体验 (1) 想想做做第1题 找朋友 师: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道题,请你们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生:独立完成(老师评价) .(2)想想做做
12、第2题.分一分(请同桌合作找一找) (3)想想做做第3题.寻一寻(学生独立完成) 四:学生相互评价 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棒在哪里?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 认识图形(一)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推荐第4篇: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设计 三台山九年制学校 潘继萍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
13、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4位老朋友。看!你还记得它们吗?它们都是谁呀?(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认识几位新朋友,它们已经在大屏幕上等待同学们啦!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朋友吧。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4、。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 1认识球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 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2认识圆柱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滚动。 (2)摸一摸: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两个平平的面是圆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 (3)贴图:把叫圆柱画在纸上,是这样的。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两
15、个平平面是圆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找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 让学生摸一摸,感受并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都有 6个平平 的面。 (2)找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 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大;而长方体相对的面一样大。 小结: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认识了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这4种图形。 【设计意图】在具体事物的辨析中,初步建立图形的特征,为后续进一步认识图形奠定基础。 (三)再次分类认识图形特征 1为图形分类 让学生给老师桌上的物体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2找朋友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师:看到我
16、手中举起的物体,请大家根据它的形状判断它是哪种图形,然后快速找到这种图形,它们就互为好朋友。师:我的朋友在哪里?生:你的朋友在这里。师:它的名字叫什么?生:它的名字叫 3请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是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 小结:其实生活中许多物品的形状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如果你发现了,请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对物体的特征会更加清晰;小游戏将图形与生活中的实物建立联系。 (四)课堂练习 1摸一摸图形 教师准备一个大口袋,请学生按要求摸出相应的图形。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使具体的实物与图形表象和名称建立
17、起联系。 (五)总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推荐第5篇: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会看见各种各样的物体
18、,看看老师讲台上的东西,你们都认识吗? 学生回答:茶叶盒、书、弹珠、文具盒、粉笔盒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教师:很好,大家都认识这些东西。咱们现在要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块儿。看,如果老师把文具盒放在第一个方框内,那还有哪些东西和它形状一样,我们可以把它和文具盒放在一块呢?(肥皂、纸盒)第二个方框内老师放上魔方,那有什么和魔方可以放在一 块的?(积木块)还有没有啊?(没有了)现在第三个方框内,你想放上哪些物品呢?(水壶、可乐罐、笔筒、接力棒)好的,那第四个放上什么呢?(弹珠、皮球、足球) (2)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
19、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教师展示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出示幻灯片) 教师:我们把形状像肥皂盒、纸盒、文具盒这样长长方方的叫长方体;和魔方、色子、墨水盒一样正正方方的叫做正方体;跟露露罐、笔筒、接力棒一样直直的,柱子一样的,我们就叫做圆柱;而弹珠、皮球、足球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球。(边说边在黑板上贴上模型,写出名称) (4)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
20、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5)巩固练习。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了。注意观察,把上面一排的物体与下面相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比如说红色的盒子是正方体,我们就把它和正方体连在一块。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 (2)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说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图形。 现在闭上你们的眼睛,老师现在说图形的特征,你们就在自己脑海中想一想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说出来是什么图形。四四方方的, 平平的;两头圆圆的,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长长的、有平平的面;圆鼓鼓的又是什么呢? (3)让学生拿出长
21、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4)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数一数。同学们请看屏幕,这个图形像什么动物啊?(小狗)那它是由哪些形状的图形搭成的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它们分别有几个呢?长方体有几个?(4个,前脚、嘴、身体)正方体有几个?(1个,头)球有几个?(2个,眼睛)圆柱有几个?(4个,脖子、尾巴、后脚) 2、机器人的组成。大家瞧瞧谁来了啊?(出示幻灯片)它是由哪些形状的物体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2023 认识 图形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