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 高小东 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起到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好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
2、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 - 1 - 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
3、、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2023年“5.12”大地震,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
4、“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仅仅付出艰辛努力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苦练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题好一半文。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 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
5、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题材:热爱家乡 文题:A.我的家乡 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 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抒写了一曲赞美煤矿工人的颂歌。但比较文题,B显然更胜一筹。如何拟题,使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2023年云南省
6、高考满分作文不要说你是好心,作者敏锐地发现了题目材料所展示出来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并迅速地确定了自己立意的出发点“好心办坏事”,但文章的高明和深刻之处却在于没有简单地诠释和图解“好心办坏事”的一般表现,而是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三个不同的方面选取事例。对所谓的“好心”深入加以剖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其中对法轮功和拉萨“314”事件进行批判的一段尤为深刻,显示了一个中学生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思想水平。而文章的标题正是选用了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话作为文题。 好的作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
7、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没有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有位中学生在假如我是市长的作文中,把自己想像成本城市的市长,大胆地提出了如何进行城市建设的构想,不但作文得了高分,而且事后还得到了当时市长的高度赞扬,他作文的成功,正是文题运用了联想法,首先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巧妙转换话题,娴熟运笔作文。 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
8、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多趋向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如果不接触社会,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 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
9、 2023灾区高考作文“抗震救灾”,是材料命题作文,不过立意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显豁,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同时也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难度,熟悉不代表着真正关注,能说不代表就能写好,捐款默哀不代表灵魂深处真正受到触动,所以立意是否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结构明晰,语言是否清通而且能够打动人,这些需要一些真功夫。从立意来说,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这个角度切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的社会角色都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我们母亲需要的时候,随时为我们祖*亲奉献力量和爱心。也可以从爱心和担当这个角度写,为灾区人民送一份温暖,为震区重建家园出一份薄力.再小的爱乘以13亿会汇成爱的海洋,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可以分担。总之围绕奉献担当责任这些角度应该都符合题目要求。 总之,教无定法,以上几点体会,是我教学中的一些愚见,望同行们斧正。 (该论文获得2023年甘肃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 作文教学点滴谈 初中作文教学点滴谈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语文教学点滴 作文教学点滴 作文教学点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点滴做法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 初中作文教学点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