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x





《2023年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美术鉴赏课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太谷中学 郭江瑜 男 电话:15035600456邮编:030800 【引言】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发展很快,随着高考院校美术专业的普及,人们对高中美术教育也开始关注起来了,特别是美术欣赏课的内容也随之扩大到人类发展史的各个领域、各个时代,可谓包罗万象,以发展成为 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94年起,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必修科目,2023年下半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这此后使美术欣赏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美术教育
2、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对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生交流对话是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提出的几个典型问题,对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深层次思考。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美术鉴赏课 思考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改为美术鉴赏课。一字之差,课程所包含的要旨却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欣赏”与“鉴赏”是不同的,一般欣赏是读者在态度上对作品的肯定与赞赏,而鉴赏则需要读者通过对作品进行认真的感受、分析研究鉴别后,才能作出赞赏肯定还是批判否定的评价。所以,高中美术鉴赏课对教
3、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知识素养提出更高更全而的要求。笔者认为,美术鉴赏课教学不能靠教师在高高的讲堂上“传经布道”去完成,而应该通过师生心灵碰撞,通过师生的平等的交流对话,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于是,师生对话成为了笔者任教课堂上的常态。在与90后学生的对话中,有时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问题,往往会触发笔者对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深层次思考,真止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现撷取几条,与同行分享。 一、经典可以“恶搞”吗 教学片断 我正在谈到达芬奇的经典名作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曾经迷倒多少代人,是世界上画妇女形象的经典美术作品。接着我解释概念:经典是指永久不衰的规范。突然有个学生插话(我讲话时学生可插话)
4、:“老师你说蒙娜丽莎是最完美、经典的作品,是永久不衰的规范,为什么牡尚还在她脸上加两撇小胡子,这是小是恶搞”他一问完,全班哈哈大笑。我一时语塞。 “恶搞”这词从f何时时流行,我没考究但我知道自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在刚上热播引致陈凯歌大导演的“一个人小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的愤怒回应,从此“恶搞”一词的应用与“恶搞”行为频频见于媒体,胡戈也成为了“恶搞”的“英雄”。“恶搞”一词查高级汉语大词典,没上词典,估计是新兴的网络语言,若干年后一定能进入“词典”。我想“恶搞”一词的小义与恶作剧差不多令人难堪的戏弄,不然陈大导演也小会因为自己的电影作品被人“恶搞”而发这么大的火。 那么经典可以“恶搞”
5、吗?要回答学生这个问题一定要先弄清楚经典作品的形成与确定。在美术史上我们一般把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作品称为古典(经典)。这些作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认可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的规范。但我们也常看到这情景:如凡高短暂的一生都在孤独与贫穷中度过。他在世时作品无人问津,实际上他被当时美术界冷落,他死后若干年艺术批评家才关注他的作品,现在凡高的作品已经成为后印象派的经典作品。又如印象派,他们的命运比凡高好多啦,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受到人们的鲜花与掌声,他们的作品也受到收藏家的追捧,这些荣誉的到来是这批当年“落选沙龙”的作者作梦也想小到的。在当初被批评家恶评的日出,后来却成为了印象派的经典作品。在美术史上,类似这样开
6、始被恶评后来被捧为经典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经典艺术的形成与确定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指的是人们遵循一定的(传统)审美规律而形成的规范,而偶然性则指某些新奇的东西进入美术批评的标准构成中,因为“人们如果小情愿仅仅满足这种经典的权威价值,就只有追求其他新奇的东西。这种新奇的东西在批评观念中所形成的另一种经典,同样也是真实的,具有权威性的”。上面学生提到的“恶搞”前辈杜尚究竟想干啥?他是这样解释的: “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他的“现成品”代表作就是在蒙娜丽莎印刷品上,给美丽的夫人脸上
7、加两撇小胡子,以表明对传统绘画的蔑视。杜尚以后, “现成品”成了创作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因此,有的评论家把杜尚称为后现代主义的鼻祖。这样看来“恶搞”之作也可以成为“经典”之作。所以另一位大导演张艺谋对“恶搞”行为就显得宽容大度,他认为“恶搞的人都是一些看了很多电影的人,其中包括不少欧美的经典电影,他们的口味比较挑剔,可以理解”。其实我们已经进入到后现代,对经典的解构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行为,“恶搞”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并不鼓励学生“恶搞”经典作品,也要向他们说清楚,经典作品并不是通过“恶搞”出来的。当时一些所谓“大逆不道”的作品,是画家呕心沥血的产物,只
8、不过人们不理解罢了。所以,在经典美术的鉴赏中,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只讲作品的优点,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了解经典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整个美术的发展就是新的规范不断地发现、创造的过程。 二、怎样才能自圆其说 教学片断 上课的预备铃响,学生都规矩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上课,这时有位学生急忙地从教室后面冲到讲堂,上气不接下气的对我说:“老师,我们小组还没准备好,你要求我们能运用美术的鉴赏方法,以自己的观点对作品做综合的优劣判断,并能自圆其说,我们却觉得很难。”我安慰她:“没关系,你先去坐好,我们一会共同研究。”上课了,我接着刚才那位学生的话题说: “美术鉴赏课的课程内容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鉴赏者不同的批评和
9、判断角度,美术作品的开放性与多义性等,正是这些因素给你们留下学习与研究的空间。我所说的自圆其说就是要求你们学会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讲的冠冕堂皇,洋洋自得。这时我听到刚才那位学生在小声嘟囔: “你能自圆其说吗?”是啊!扪心自问,我们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能做到吗?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编写方法,变“教本”为“学本”,“教材内容以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进行设计、编写,以使学生能主动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他们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同时,这样的编排其实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我们知道,在美术鉴赏上没有标准答案,学生怎样在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美术 鉴赏 教学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