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有关陆游的学问及相关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含义;赏析诗歌中蕴含哲理的名句;体会诗歌美丽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朗读、合作探究;读说结合,想象画面,体会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育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体会诗歌美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诗句,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各种题材、不同风格的古代诗歌异彩纷呈,芳香四溢,它们如同一座漂亮的大花园,使人
2、沉醉,令人神往。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这朵清爽而又迷人的田园之花吧!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知诗人,解诗题: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闻名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听范读,想画面: 学生活动:仔细听,自由朗读; 分组合作,结合解释,想象画面,能精确、流利地描述各诗句的内容。 明确: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味薄,丰收之年他们招待客人菜肴丰足。山峦重
3、叠水流曲折正担忧无路可走,柳绿花艳突然眼前又消失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旧保存。今后假如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肯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释诗句,明诗意: 1、教师板书,总结诗句含义: 首联:热忱好客 颔联:山村美景 (对偶)颈联:淳朴民风 (对偶)尾联:抒写愿望 2、引导,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风景美,民俗美,人情更美 喜悦、赞颂、喜爱、留恋(情景交融) 入意境,悟哲理: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农村山水围绕、绚丽明媚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蕴含哲理:身处逆境之时,只要
4、你坚决信念,锲而不舍,连续前行,就会迎来一个布满光明和盼望的崭新境地。(景中寓理) 小结: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本诗紧扣“游”字,根据“叙事写景抒情”的挨次,生动描画出一幅颜色明媚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再拓展,作比拟: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n)来就菊花。 解释: 1、过:访问,探访,探望。 2、故人:老朋友。 3、具:预备。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5、合:围绕。 6、郭:指村外。 7、斜:(xi) 8、轩:窗户。 9、场圃:农
5、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10、话桑麻:谈论庄稼。 11、就:赴。这里指观赏的意思。 (比拟阅读,学生分组探讨学习) 明确: 过故人庄以亲切的语言,如话家常,写诗人到农家做客的情景,描绘了舒适秀美的田园风光,歌颂了淳朴真诚的友情,表达出对安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比拟两首田园诗: 1、一样之处:都是律诗;都先写做客缘由,再写路途见闻,最终写重游之愿;都表达了对美丽田园风光的喜爱。 2、不同之处:游山西村中,“拄杖无时夜叩门”,说明诗人重游的时间不确定;而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说明重游时间是确定的。 游山西村侧重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古朴民风的留恋;过故人庄更侧重于表达对深厚友情的赞美
6、。 课堂练习: 1、一般来说,格律诗的联和联需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找出游山西村一诗的韵脚,标记出来。此诗所押的韵是。 2、既写景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3、欣赏农夫朋友热忱好客的诗句是 4、表现村民淳朴风俗的诗句是 5、说明留恋田园风光和古朴民俗的诗句是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游山西村。 2、搜集几首田园诗,摘抄下来,积存学问。 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其一)、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等等。 3、阅读并摘抄陆游的诗,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创作风格。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七言律诗) 首联:热忱好客 颔联:山村美景对偶 颈联:淳朴民风对偶 尾联:抒写愿望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篇2】游山
7、西村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忱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忱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
8、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日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留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索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这次出游究竟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忱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忱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
9、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夫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非常充分。山民款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全部、想尽方法的去款待客人,生怕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忱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洁、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意。)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似乎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
10、这里风光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受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管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决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确定是特别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稳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许多收获,那么经过今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忆本课所提醒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完毕课堂。 作业: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舞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名目,题写前言、后记,包括的生活年月、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本钱
11、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篇3】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存理解诗中的词句,并依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学问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爱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爱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 2、熟读古诗; 3、了解诗句大意; 4、感悟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着苏轼一起巡游了漂亮的庐山,哪位
12、同学给我们来背诵一下? (学生背诵。) 师:背诵的真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二首这节课的另外一首古诗,是宋朝闻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板书:游山西村) 二、初读诗,学习生字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让学生听朗读,并画诞生字。 2、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状况。 3、个别读。 4、教师指导生字。 例:豚 留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5、将学生分组,组内读诗,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生字的。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晰详细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 (教师将各组问题归类,统一解答。) 三、再读诗,感语沟通 1、认真读诗,试着用自己
13、的话或自己喜爱的方式沟通自己的感受。 2、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 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根底上体会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1、实行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2、检查背诵状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3、检查生字识记状况。 五、作业 搜集有关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诗句意思 2、感悟诗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或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
14、到理解。 一、背诵导入 (提名学生背诵游山西村。) 二、探究学习 (学生分组合作,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争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招待客人的热忱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风光描写的范围,表达了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由于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理
15、解,不必求同。 2、师: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表现什么?客人是谁? (提示: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富的饭食。 农家的热忱和朴实。 诗人;或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仆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巡游无关,须读到最终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富。 3、师: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 提示: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觉了美妙的去处。 师: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 提示: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受,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师:这个村子美不美? 提示: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爱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三、延长拓展 1、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熟悉,组内口头沟通自己收集的资料。 例:生卒年月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闻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2、班内沟通提升对诗的熟悉: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力量。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敬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四、作业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预习下一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