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五篇(部编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关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五篇(部编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有关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五篇(部编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劳动是最能培养一个人有良好品格的一种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必需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教育学生初步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小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及劳动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日后建设祖国
2、作准备。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活中又缺乏操作锻炼的机会,所以对于有关泥塑的知识也较缺乏。三、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泥塑材料、工具以及技法2、学会泥塑的技巧3、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4、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5、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教学重点用手感受泥性、感知方法进行造型,生活中常用的泥塑的制作方法。五、教学难点安全使用各种工具五、教学中应注
3、意的问题: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七、方法措施1、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相互
4、结合,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3、家长辅导,教师指导的原则。八、教学安排时间 内容课时第一周大公鸡 1第二周面具 1第三周南瓜针线盒 1第四周葡萄熟了1第五周小拖鞋 1第六周会动的小动物 1第七周有趣的仙人球 1第八周漂亮的花瓶 1第九周可爱的泥娃娃 1第十周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1第十一周 菠萝 1第十二周 农家小院1第十三周 生日蛋糕1第十四周 航母战斗群 1第十五周 评价与展示 1附个人教研9 月:学习新课标,写好个人教学计划。10月:看光盘,学习优秀教师教学经验。11月;继续观看教学光盘,学习选进的教学经验。12月;继续学习新教材教法,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元月: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四年级上
5、册教学计划 篇2本学期我执教四年级的三个班。通过三年级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各个班存在不同的问题,四年级一班纪律性较差,四年级二班积极性不够高,四年级三班作业完成情况不够好。同时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出现纪律松懈,作业拖拉的现象,学习效果差,又缺乏家长的积极配合,学习英语的能力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学期进入到了四年级英语的学习,又是新教材。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
6、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灵通教育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的特点是:1.强调语言运用。2.注重能力培养3.突出兴趣激发4.重视双向交流5.融合学科内容6.重视灵活扩展7.实现整体设计。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习单元。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教学工作预期目标1、能听、说、认读56个单词,能听说28个单词或短语以
7、及34个句子,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以及句子。2、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3、.进一步规范学生课堂上的听课习惯,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4、进一步提高英语课代表及英语小组长和英语课纪律委员的执行能力和检查能力,是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5、利用英语印章,更加细化形成性评价,把课后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课文朗读等评价纳入的评价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6、加强学生作业和家庭作业的书写和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形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并要求高质量完成。7、强化单词记忆、检测,重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习题训练。8、搞好课堂复习巩固环节,增强学生做题
8、能力,丰富学生做题技巧。9、规范学生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工作思路(措施)1、创设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一是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二是老师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尽量多用英语,多举行几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并让学生多听磁带。2、创设各种情景进行教学这学期,我将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3、巧用实物和卡片,在兴奋刺激的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单词。将单词的教学融于会话教学
9、之中。4、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5、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6、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7、用英语印章进行过程中的检测,更加细化形成性评价,把课后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课文朗读等评价纳入的评价之中,定期(期中、期末)进行评价。8、利用英语精品团队、英语节等大型的学校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优辅差主要策略一、学困生转化措施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其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学生,而是要使全体学
10、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他们个人的具体水平情况,尽量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一)保护自尊心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摆正心态,平等的看待、对待学困生,甚至还要“偏爱”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平时多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谈心,多肯定他们的进步,多鼓励他们,不断给他们增加动力,让他们没有松懈的机会。这是我将努力的方向。(二)树立自信心我在平时的测验时,除了表扬优秀的学生之外,我还要表扬进步大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成绩依然不是优秀,甚至有的还是不及格,但是,如果和以前的他相比,进步却是很大的,所以这时老师的表扬
11、会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自己也可以进步,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会充满信心,自然也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学期,从这方面我仍将采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1、在课前预习中多指导2、在课堂上多关注3、课下复习多督促(四)发动周围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1、建立“一对一”帮学对子2、取得家长的配合二、培优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与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拓宽知识面,多做习题。单元测试后各选前五名进行对抗赛,拓宽知识面。2、利用英语精品团队、英语节等大型的学校活动,调动优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基础知识与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3、对个别突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4、在每一次的检测练
12、习中,注重对优生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5、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多辅导(附)教学进度Unit1MyClassroom6课时Unit2MySchoolbag6课时Unit3MyFriends6课时Recycle13课时Unit4MyHome6课时Unit5Dinnersready.6课时Unit6MeetMyFamily6课时Recycle23课时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3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
13、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生情况:四年级共有4个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他们的依赖性很强。他们常常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想方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而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虽然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各种
14、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家庭教育由于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有能很好地在观察、实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方
15、式进行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1、本册主要内容:在学生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2、本册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了对活动过程的表述。加强了活动的严密设计,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经历达到强化 。(2)调整了单元结构。设置了“引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明研究的方向。设置了“资料库”,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6、和欲望。(3) 尝试了新的活动设计方式。(4)加大了教材的信息含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已经成为教学的范例。增加了一些反映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新内容,开发相宜的社会资源作为新教材的信息源。五、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
17、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8、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
18、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有关竞赛,提高学习研究科学的能力。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4一、学情分析:我班本期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1人。大多学生都是今年从村小点并过来的,原在三年级(1)班跟上来的只有18人,仅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基础十分差,特别是从久吉转入的好几个男生,简直是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的那种,就连跟着你读书都不会张口的。因此,本期想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是比登天都难了。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也得搏一搏,尽自己所能去做吧,但愿能有一定的收获。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
19、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能力1、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
20、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四)、全册的重点、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4、知
21、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三、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内容: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时:课时1、用眼观察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的法制教育。2、用手描绘家乡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课时:4课时1、用心体会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2、走进不同的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二十七条。3、请到我的家乡目标: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
22、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2、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3、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 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
23、方向的认识。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8、提高合作的能力。要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内容: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课时:4课时
24、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学校里的变化真大。3、生活中的智慧。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课时:4课时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3、今非昔比的厨房。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时:4课时1、家乡名称的来历。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2、家乡水的故事。 家乡的水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目标: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
25、过去,看待今天。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
26、重要的课外读物。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要点: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27、。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课时安排:11课时教学内容: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课时:3课时1、家乡人的智慧。2、传统与进步。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第一条。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课时:4课时1、乡音乡情。2、乡风乡俗。3、快乐的节目生活。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课时:4课时1、远
28、离陋习。远离陋习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2追求文明。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目标:1、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3、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4、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29、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二十三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1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3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11学会按计划做事。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要点: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
30、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4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8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11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四、教学措施1、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期将采取小老师带领小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方法来提高差生
31、的学习成绩。2、采用边学习课文边做练习的方法来加强巩固所学知识。3、多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识记,多做一些小检测。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5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四年级上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
32、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如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植物和动物的朋友?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是关心。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是理解。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二、教学目标: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
33、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应注意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三、教学措施: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