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
《2023年0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0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0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篇:02老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高校老师职业概述 高校老师职业的专业性p24 高校老师职业的道德性p31 其次章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概念p35 职业道德也被称为行业道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达,是与人们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准则和规范。换句话说,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确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p36 内涵: 基本内容:p37 1.高校老师教书育人的道德p37 2.高校老师学术探讨的道
2、德p38 3.高校老师社会服务的道德p39 4.高校老师人际交往的道德p40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44 1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对高校老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 1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是高校老师步入高等教化职业殿堂的必修课2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是高校老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资源3高校老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熟是高校老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记4高校老师职业道德是照亮高校老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进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科学理念:p48 一、以人为本,留意老师职业道德人格的培育 二、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进展理念三点 三、构建和谐老师文化、促进老师生涯进展 境界:p55 一、职业境界:视老师工作为职业
3、,为谋生的手段;对工作尽职尽责;获得老师职业的稳定感、平安感 二、事业境界:视老师工作为事业,为进展的手段;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获得老师职业的满意感、胜利感 三、志业境界:视老师工作为志业,为人生的目的而非手段;为所欲为而不逾矩;获得老师职业的神圣感、华蜜感 第三章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师德的公益性原则p59 一、师德公益性原则的内涵:p59 二、师德公益性原则确立的根据p61 1.“公益性是高校组织的特殊属性 2.“公益性是高校老师劳动的本质特征p62 3.“公益性是高等教化产品对老师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p63 公正性原则 一、师德公正性原则的内涵p64 首先,其次四 点 二、师德公正性原
4、则的根据p67 1.老师的教化公正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教化进展的客观要求p67。2.老师的教化公正是学校组织核心价值观对老师专业劳动的客观要求p68。3.老师的教化公正是老师威信确立的重要资源p69。4.老师的教化公正是促进学生健康进展的重要教化力气p69 人道主义原则p70 一、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p71 二、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根据p72 1.遵守教化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化本质的内在要求p72。2.奉行教化人道主义原则是坚守高校理念和精神的必要基础p73。3.践履教化人道主义原则是老师合格与否的最基本尺度p75。4.贯彻教化人道主义原则是受教化者成长进展的客观需要p76 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根据p7
5、7 一、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内涵p77 1.关于主体性本质的探讨三点p77。2.关于主体间性的思索p78。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四点p79 二、师德主体性原则的根据p80 1.师德主体性原则确实立是老师群体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p80。2.师德主体性原则确实立是老师个体职业生涯进展的内在需要p82。3.师德主体性原则确实立是坚持教化主体性原则的需要p82 第四章 高校老师教书育人的道德 教书育人是高校老师的根本任务 高校老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p90 一、依法执教、廉洁从教p90 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三点。2.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二、酷爱学生、诲人不倦p94。 1.酷爱学生、诲人
6、不倦的道德意义。2.酷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p97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四、严谨治学、探寻规律p101 1.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意义。2.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要求 高校老师教书育人的德性进展和美德境界p105 德性进展 一、高校老师教书育人德性进展的条件p108 1.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老师教书育人的德性进展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教化环境是老师教书育人的德性进展的必要条件 ;3.老师自身的主管因素是老师教书育人德性进展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老师教书育人德性进展的要求p110 首先 其次 再次 最终 美德境界p111
7、 1.求生之有我境界; 2.执迷之忘我境界 ;3.超越之升华境界 / 7 第五章 高校老师学术探讨的道德 四、高校老师与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p188 高校老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及作用; 第八章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老师学术探讨道德规范的内涵p120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p200 学术探讨的道德规范是指“从事学术型探讨活动的主 1.致知与践履 :致知学习践履实践 体,在进行创建性探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 2.内省与慎独: 内省 慎独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 高校老师职业美德功夫“觉解的阶段p210 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1.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相识;2
8、.陶冶炙热的职业道德高校老师学术探讨道德规范的内容p122 情感 酷爱学生 钟爱本职工作;3.磨炼坚忍的职业道德 一、追求真理、学术至上: 1.献身学术 2.持之以恒 意志、勇敢、自制力、坚决性、坚持性;4.强化规范 二、严谨求实、学术诚信: 1.严谨治学 2.实事求是 3.的职业道德行为责任感、规范性 诚信第一 三、勇于探究,学术创新:1.勇于创新 2.勇于探究 3.第九章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 留意继承 4.理性怀疑 高等教化市场化、国际化、群众化对高校老师师德提出新 四、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1.互相协作 2.公允竞争 的要求,高校老师在高等教化市场化、国际化、群众化背高校老师
9、学术探讨的德性价值p133 景下角色的嬗变 1.德性升华了人格的境界 2.德性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高等教化市场化、国际化、群众对高校老师师德提出 的新要求?貌似应当答师德规范,不懂第六章 高校老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市场化对老师的新要求?国际化对老师的新要求?大高校老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类型p146 众化对老师的新要求?p238 高校老师在社会服务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p151 高校老师在高等教化市场化、国际化、群众背景下角 一、利益交换中的道德规范p151:1.恳切守信 2.义利 色的嬗变?没有明确答案,只能分别表述兼顾 市场化下的嬗变?我理解为功利化下的嬗变P- 二、义务履行中的道德规范p154:1
10、.遵纪遵守法律 2.担当 222:1.过分追求“学问人的培育,忽视学生人格塑责任 造。2.过分追求个人学术造诣,忽视教学过程反 三、奉献取向中的道德规范p157:1.造福人类 2.追求 思。3.过分追求个人经济价值,不重视社会利益。公益 3.维护正义 国际化下的嬗变? P 230: 1.由学问学习的叮嘱者转 四、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p162:1.以 变为将来生活的设计者。2.由文化学问的传授者变为服务校内为主 2.正确处理利益冲突 学问体系的建构者。3.由学问的权威、“供应商转变高校老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p162 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师益友。 第七章 高校老师人际交往的
11、道德 群众化下的嬗变? P238:从学问的垄断者转变为学高校老师人际交往的内涵、类型p172 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之角色转换,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内涵: 为以敬重学生为中心,从以学问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高校老师人际交往具有教化性、规范性和困难性的特学生进展为中心,突破专制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点。首先,高校是社会 其次,第三 的师生关系。类型: 高校老师在高等教化市场化、国际化、群众背景下应当遵1.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2.老师间的交往以及老师循的师德规范没有明确答案,只能分别表述与领导间的交往;3.老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 高校老师高校老师在高等教化市场化下应当遵循的师德规人际交往的重要性p174 范?
12、 P-223: 1.克服功利化倾向,恪守公益性原则 2.转1.高校老师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职业目的 2.高校老师在变传统角色,树立服务意识 3.树立竞争观念,发扬合人际交往中获得职业华蜜 3.高校老师在人际交往中推作精神 进职业进展 高校老师在高等教化国际化下应当遵循的师德规范? 高校老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p176 P-231:1.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更新传 一、高校老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道德规范p176: 1.尊统教化理念,汲取国际先进文化 3.增加教学反思实力,重信任学生 2.理解接纳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 4.公正对培育自主创新精神 待学生 高校老师在高等教化群众化下应当遵循
13、的师德规范? 二、高校老师与老师交往的道德规范p183:1.融于集P-238:充分敬重学生民主权利,贯彻公正、公允原体,荣在集体 2.敬重互敬,同等互谅 3.取长补短,竞则;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要争共进 重视学生能过的自主进展,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从 三、高校老师与领导交往的道德规范p185:1.听从支而使学生到达对教化教学意义的理解、生成和提升。 持领导 2.理解支持领导 3.协作关心领导 = / 7 简洁题 什么是老师职业良心?其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1老师职业良心就是指老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
14、实力。 2具体要求有:有着剧烈的教化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限制和道德评价。教书育人的含义及其要求: 教书育人既是老师的根本任务,又是党和人民给予老师的神圣职责和荣耀使命。 “教书和“育人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教书育人的过程,就是老师实践老师职业道德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师职业道德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书的内容; 2、把握育人的方向; 3、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如何把握育人的方向:首先必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人师表的含义、意义及
15、其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老师在品德修养、待人处事、教学科研、治学精神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典范和楷模。为人师表是人民老师整个职业道德体系的显著特征。 为人师表的意义: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老师劳动的圆满完成。 1、老师劳动的任务确定了其表率性; 2、老师劳动的职责确定了其示范性; 3、老师劳动中威信的树立确定其必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展。 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 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 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 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利于国家的进展。 1、老师的道德和师表作用影响民族素养的
16、提升; 2、老师的道德和师表作用干脆影响社会的进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 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拥有健全的人格。 三要身体力行。老师公正的含义及其作用 老师公正即老师的教化公正,是指老师在教化和教学过程中,公允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老师公正是老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记。 老师公正的内容: 1、坚持真理; 2、秉公办事; 3、奖罚分明。 老师公正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有利于学生形成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 3、有利于老师威信的形成;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化教学环境。人生目的含义及其作用: 人生目的含义是指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见,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17、。 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确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即确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影响着人生的根本看法;从根本上确定人生价值。老师职业素养: 是老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老师在教化教学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老师的职业人格、专业学问和育人实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在一般生理条件合格的状况下,主要通过后天学习、训练、系统培育与反复实践中形成。主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化观念、合理的学问结构、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敬业精神: 就是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种出自从业者内心的,从情感上对本职工作深深的爱恋;从行为上愿为本质工作倾尽全力,尽职尽责;
18、在效果上始终追求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所追求的在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和职业结果等三方面的完备统一。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人格的高尚性2.道德目的的明确性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4.道德内容的全面性。5.道德影响的广泛性。高校老师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1.恪守底线2.留意私德。包括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良心、职业道德志向。3.追求境界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1.完善个体人格,培育职业品质。2.发挥评价功能,形成主动向导。3.树立人格典范,增加育人效果。4.引领社会风气,推动文明进步。 高校老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包含专业文化素养与实践实力素
19、养两大方面。专业文化素养:1.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2深厚的专业学问3广博的相关学科学问4必备的教化科学学问;实践实力素养:1.组织教化和教学的实力2.创新实力3.语言表达实力4.组织管理实力5.自我调控实力6.运用现代教化技术的实力 高校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教化公允原则2.教化诚信原则3集体主义原则4.人道主义原则 老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1老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干脆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老师是人类文化的主动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和进展奉献巨大。其次,老师是人类智能的主动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进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老师是一代新人的细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
20、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第四,老师是新学问、新技术的创建者,干脆丰富人类文化宝库。2老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老师的劳动虽然不干脆以生产物质产品的形式投入整个社会生产,但是却以培育生产力当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 / 7 3老师的劳动对个人的成长进展起着主导作用。 一个人的成长进展受到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主导作用。老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确定或者变更他将来的进展方向。道德人格及其构成的五要素。 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
21、质和情操的统一3分。作为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相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的有机结合3分。其中道德相识和和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关键,道德信念是核心,而道德习惯是道德人格的全体和最终完成 酷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或表现。 一要关切疼惜学生。老师要了解和信任学生,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挚友,要疼惜每一个学生;二要同等地对待和敬重、理解学生。老师要敬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要同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敬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三要谆谆教育,诲人不倦;四是严格要求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老师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求恒,严中求细。 论述题 论述老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22、: 老师的劳动,作为一个培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宏大工程,具有显明的特点。 一老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老师是学生获求学问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老师的道德品德和学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干脆典范。首先,学生的“向师性心理确定了老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所谓学生的“向师性,就是说,大凡学生都有敬重、崇敬老师、愿意接受老师教育的自然倾向。都盼望得到老师的留意、重视、关心和激励;都盼望老师能热忱地、认真负责地教化他们。其次,老师职业的本质属性确定了老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老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老师的劳动是培育人、教化人的劳动。老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劳动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02 教师职业 道德修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