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docx
《2023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二、教学重难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
2、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
3、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的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2.营养:合成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3.温度和pH:适宜温度为36.50.5?,适宜pH为7.2-7.4?。4.气体环境?:主要是O2和CO2。(五)动物细胞培养技
4、术的应用?1.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2.健康细胞培养;3.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等。(六)思考讨论1.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答: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2.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答: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胰蛋白酶对取出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答: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4.细胞株和细胞系有什么区别?答:细胞系的遗传物
5、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之处有:A.动物细胞培养液为液体培养基;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而植物组培培养基多数选取蔗糖为营养物质。6.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答: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式探索,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6、,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_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减数_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难点:模拟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_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_多媒体课
7、件,教师总结出有丝_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_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_而非有丝_。(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_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问题:减数_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
8、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_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设疑:减数_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_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提问:减数次_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9、减后期同源体分离。提问:减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学生总结归纳表述。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_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_,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_?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学生
10、预测减数第二次_。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精子寿命很短?精子还能再_吗?总结: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精子寿命短,精子不再_,因此减数_无细胞周期。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_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_过程:提问:减数两次_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减数_全过程,加深对减数_过程的理解。之后提问:什么是减数_?学生分析进行减数_的生物、细胞、时期、过程、结果,从而总结出减数_的概念。(四)小结作
11、业,课外延伸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_(减数_)的过程与特点。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3学习目标:1.遗传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2.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内容5.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6.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7.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材梳理一、遗传、变异与性状1.遗传: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3.性状: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相关
12、概念及符号: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符号P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2)实验过程: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在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2)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F1体细胞内各自独立,互不混杂。(3)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4)F1自交时,不同类型的配子(花粉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5)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6)遗传图解: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
13、拟实验中,1号罐中小球代表2种雌配子,2号罐中小球代表2种雄配子,红球代表基因A,绿球代表基因a。4.分离假设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A和a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成对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细胞进行减数_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3.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
14、实验的程序。四、分离定律的应用1.有助于正确地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2.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3.指导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牛刀小试一、相关概念辨析判断正误1.凡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显性性状,子代不能表现的性状即隐性性状。()2.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3.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4.基因型相同时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时基因型也一定相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_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例如: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
15、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_状是否为相对性状。2.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对下列实例进行分析判断,并说明理由。(1)狗的长毛与兔的短毛。提示:不是。狗与兔不属于同一种生物。(2)玉米的早熟与晚熟。提示:是。早熟与晚熟是玉米成熟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结合教材P27图3-1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思考:(1)在自然状态下,图3-1中的紫花和白花两亲本能实现杂交吗?提示:不能,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2)在杂交过程中,若选紫花作为父本(提供花粉),白花作为母本(接受花粉),请讨论应如何操作。提示:开花前(花蕾期)剪去白花的雄蕊套袋待雌蕊成熟后,授以紫花的花粉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16、(3)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白花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提示: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4)紫花和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紫花和白花,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提示:正确。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相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2)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提示:错误。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
17、全为杂合子。(3)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提示: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各占1/2。2.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F2中还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吗?提示: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1.结合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提示:因为隐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为隐性,它不会影响F1产生的配子中所含遗传因子的表达,所以测交后代决定于F1所产
18、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根据测交后代就可反映出F1产生配子的情况。(2)测交实验除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外,能否测定其他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提示:能。2.结合教材中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的描述,完成下表。目的方法确定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判断显隐性提高纯合度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提示:测交杂交、自交自交测交、自交3.连线4.农户种植的玉米和小麦,能否自行留种用于来年种植?提示:农户种的小麦是纯种,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可以连年留种。而玉米是杂种,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留种。5.某多指患者为防止生出多指患儿,婚前特意做了多指切除手术,他(她)能否达到目的?提示:不能,切除多指并不能改变其基因型,
19、后代仍有患病可能。重难突破一、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及适用范围1.细胞学基础:减数_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所示:2.适用范围:(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二、遗传规律相关概念辨析1.性状类(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显性性状:杂种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3)隐性性状:杂种F1中未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2.基因类(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着相同性状,如图中A和A就叫相同基因。(2)等位基
20、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3.个体类(1)纯合子: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DD、dd、AABBCC、ddeerr。(2)杂合子: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Dd、AaBb、DdEeRr。(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4)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4.交配类(1)杂交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得到新
21、品种显隐性性状的判断(2)自交连续自交可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3)测交验证遗传基本定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特别提醒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基因分离定律常用解题方法归纳1.由亲代推断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生物 必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