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5篇) 第一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城关镇九一小学 周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如梦令。 2、进一步了解有关词的学问以及词的学习方法。 3、通过预习学习,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奇妙生活的酷爱。 教学重点 品读字词,通过预习想象词中的意境,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凭借字词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感知画面的美丽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教学准备 老师:有关词的小学问、李清照的图片、生平以及有关的作品,配音朗读。学生:预习这首词,读通、读顺、留意停顿,借助词典理解词语意思、收集有
2、关词人的资料。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爱好。 1、回忆夏日绝句,指名诵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2、师生共同介绍李清照。谁来说说自己课前预习搜集的关于词人李清 照的一些背景资料。 学生甲: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生于书香门第。 学生乙:父亲是进士出身,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也知书能文,很有文学修养。学生丙:由于家庭影响她从小便文采出众。 老师补充: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忱,她对诗、词、散文、音乐、绘画,无晓不通,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着名词章如梦令。 3、出示词如梦令。让学生回忆词的特
3、点并说说这首词有何不同。学生甲:词又叫做长短句,可以配乐歌颂。词有词名和词牌名。学生乙:老师,我在网上查到的,“如梦令是词牌名,没有题目的,为了区分,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学生丙:令,又称小令,或令曲,是最早定型下的词调,一般比较短小。 4、看来同学们预习的不错 二、初读词,领悟大意。 过渡:如今,让我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欣赏、想象李清照的如梦令。 1、分小组检查学生预习后的朗读状况。1兴:在这里读四声,表示兴致、爱好。2留意停顿,能读出词的味道来。 2、结合各自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了解词意。 1借助课前预习查阅的资料以及注释自己学习词,理解词的意
4、思。2小组内沟通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3分组汇报自学状况。 4老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指导。 3、分别指名让学生说词意。 4、听配乐词朗诵。 三、想象意境,品悟情感。 1、苏东坡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通过学习这首词,理解了词意 你们从词意中想象到了哪些画面? 2、探讨、沟通。按游玩依次,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画面一:溪亭日暮 1由此想象到一副怎样的画面?画面里都有什么? 学生甲:画面里有溪水、亭台、夕阳、云彩、飞鸟,还有沉醉的女词在 夕阳下匆忙上船。 学生乙: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边的亭子里曾实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溢了欢乐气
5、氛。 学生丙:美丽的景色、快乐奇妙的心情让女词人沉醉。 2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3指名朗读出浓浓的醉意。画面二:藕花深处 1同学们,谁来说说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学生甲:词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季节,荷叶茂密,荷花绽放。学生乙:李清照因为喝了酒有些醉意,又加上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 不知不觉中划着小船来到了藕花的深处。 学生丙:词人已经由“酒不醉人人自醉到“景不醉人人自醉了。 2练习朗读。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们都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 了什么? 学生甲: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桨的声音。学生乙:听到了词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学生丙:看到了一群鸥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
6、,冲破夜幕飞上了天空。2“一滩鸥鹭带给了词人一个惊喜,使词人沉醉在这意外的大自然 的壮丽中,再一次沉醉在郊游快乐的心情之中。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四、小结。 1、同学们,李清照和她的挚友们,因为观赏“溪亭日暮沉醉了,才 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使整首词组成了一幅活动的画,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沉醉了的、无忧无虑的、活泼甚至贪玩的李清照。我们和她一起共享了大自然带来的那份快乐奇妙的心情。 2、这次郊游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她“常记。 3、齐读如梦令这首词。 板书设计 如梦令词牌名 读 溪亭日暮 品 藕花深处 吟 一滩鸥鹭 教学反思 古人云,“
7、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诗贵悟,读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是可以做到的。在教学前我先布置好学生认真做好课前的预习,在课上学习这首词时对突破重难点就显得比较轻松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词的意境,进而才能领悟词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到词的秀丽。学生在课堂上驾驭了重难点,课后做起作业也轻松,大大减轻了学生课后的作业量,也实实在在的为学生减了负。 其次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2.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词的学问,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8、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 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 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与丈夫为躲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词人展转于杭州,越州(今绍兴),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始终关切国家大事,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李清照擅长写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酷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
9、味深长,形象显明.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苦痛,所以词风也充溢凄凉消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厚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肃穆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词文赏析: 1“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疏字应解为“疏狂,侧重于“狂字。 2结合杜甫三绝句诗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说说女主子公昨夜饮酒过量睡醒了还有残酒,到底是为
10、什么? 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3尽管饮酒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切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院中的海棠经过一夜的狂风骤雨,如今怎么样了。 4女主子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女主子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凄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困难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5原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确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却道有
11、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一个“却字,既说明侍女对女主子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转变麻木不仁,也说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怀疑不解。 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困难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说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想与推断,暗含着“必定是和“不得不是之意。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7“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 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足够而茂密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有,是两种状态
12、的对比。原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调显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说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8词人为什么这么惜花? 惜花事实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三板书设计: 雨疏风骤借酒消愁怕见落花绿肥红瘦。 第三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驾驭如梦令的有关学问。 2、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3、通过如梦令的学习,培育学生主动、乐观的生活看法。 教具准备 李清照的图片
13、及人物介绍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1、同学们,谁能说说这节课要学的“词的是什么? 2、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长,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了解驾驭如梦令的有关学问 如梦令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关于词的学问,我们来看一下资料。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下,留意勾画学问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是怎样分类的? 三、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1、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看我们今日要学的
14、第一首词如梦令。 2、我们将实行一种竞赛的形式,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3、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的竞赛,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终的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留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学问初步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留意,除了回答下列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抢答。 题目: 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梦令 2023 教学 设计 推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