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化实验说明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级生化实验说明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生化实验说明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二实验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一、背景一、背景印迹法(blotting)是指将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而后利用相应的探测反应来检测样品的一种方法。1975 年,Southern 建立了将 DNA 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NC 膜)上,并利用 DNA-RNA 杂交检测特定的 DNA 片段的方法,称为 Southern blotting。之后,James Alwine、David Kemp 和 George Stark 三位教授又发明了 RNA 杂交检测技术,因与 Southern blotting 相似,故命名为 Northern blotti
2、ng。George Stark 这位教授在两年后又开发出类似的蛋白质检测方法。1981 年,在 Neal Burnette 所著的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中,首次将单向电泳后的蛋白质分子的印迹分析称为Western blotting。此后开发的 Eastern blotting 是 Western blotting 的变形,对双向电泳后蛋白质分子的印迹分析称为 Eastern blotting。30 多年来,Western blotting 技术已成为蛋白质研究中最常用的工具,用于鉴定目的蛋白是否存在(定性),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和不同样品之间的表达差异性(定量)。pE
3、T 系统是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克隆表达目的基因、产生重组蛋白的经典表达系统。目的基因被克隆到 pET 质粒载体上,受噬菌体 T7 强转录及翻译信号控制;表达由宿主细胞提供的 T7 RNA 聚合酶诱导。T7 RNA 聚合酶被充分诱导时,几乎所有的细胞资源都用于表达目的蛋白;诱导表达后仅几个小时,目的蛋白通常可以占到细胞总蛋白的 50%以上。目的蛋白可用于进一步的 SDS-PAGE 分析、Western blotting 检测或亲和层析分离纯化。二、实验目的二、实验目的利用 Western Blotting 技术,定性检测苦荞二氢黄酮醇 4-还原酶基因(FtDFR)在
4、E.coli BL(DE3)中的诱导表达。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采用 PCR 技术,在苦荞 FtDFR 基因 ORF 起始密码子前引入 Kpn 酶切位点,终止密码后引入 Sal酶切位点。PCR 产物与 pET-30b(+)质粒进行体外重组,获得重组质粒 pET-30b- FtDFR,设计其表达产物在 N-末端含有 6 His标签。重组质粒经鉴定后转化表达宿主菌 E.coli BL21(DE3)并使用 IPTG 进行诱导表达,分别收集诱导 0 h、2 h、4 h、6 h 和 8 h 的产物,经 SDS-PAGE 后用于考马斯亮蓝 R-250 染色或 Western blotting 分析。We
5、stern blotting 的实验流程如下:蛋白质首先通过 SDS-PAGE 凝胶电泳分离,进一步通过电泳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硝酸纤维素膜、PVDF 膜和尼龙膜) ;将膜上未反应的位点封闭起来,以抑制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固定后含有特定抗原的蛋白质即可与特异性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并通过放射、生色或化学发光的方法进行定位。本实验采用小鼠抗聚组氨酸单克隆抗体(Anti-His tag IgG,一抗)与重组FtDFR 蛋白的 N-末端的 6 His 发生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 IgG(peroxidase-Goat Anti- Mouse IgG,二抗
6、)与一抗发生特异结合,最后使用 DAB 进行显色。DAB 即:二氨基联苯胺(3, 3-diaminobenzidine) ,是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的生色底物。DAB 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失去电子而呈现出颜色变化和积累,形成浅棕色不溶性产物。该方法常用于检测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 blotting 等膜显色中应用广泛。四、操作步骤四、操作步骤1 样品的制备样品的制备原始样品可为细胞、组织、培养上清、免疫沉淀或亲和纯化的蛋白,以下为定性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时细胞样品的处理方法,其余的样品制备方法参阅相关文献。1.1 材料与试剂:材料
7、与试剂:基因工程菌重组 E. coli BL21(DE3)pET-30b(+)-FtDFR;LB 固体培养基(Kan 50g/mL)LB 液体培养基(10mL、50mL)Kan(50 mg/mL)IPTG(24 mg/mL)PBS 缓冲液:137mM NaCl,2.7mM KCl,10mM Na2HPO4,2mM KH2HPO4,pH7.4;5SDS 上样缓冲液(pH8.0):250mM Tris-HCl(pH6.8),10(W/V)SDS,0.5(W/V)溴酚蓝,50(W/V)甘油,5(W/V)-巯基乙醇;1.2 仪器与设备: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消毒酒精(7
8、5%) 、棉球、接种环、台式离心机、Tip(10 L、200 L、1 mL) 、微量加样器(10 L、200 L、1 mL) 、离心管(1.5 mL) 。1.3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将基因工程菌 E. coli BL21(DE3)pET-30b(+)-FtDFR划线于 LB 固体培养基(Kan 抗性) ,37培养 16 h。挑选单菌落,接种至 10 mL LB 培养基(按 0.1%加入 Kan,10 L)于 37 过夜培养,即为种子液。按 2 %的接种量(1 mL)将种子液接种到 50 mL LB Kan 培养基中(按0.1%加入 Kan,50 L) ,于 37 培养 OD600 至 0.5(
9、约 2.5 h) 。加入 IPTG 至终浓度为 1 mmol/L(100 L) ,置于 22-25连续诱导表达 8 h,分别取诱导前 0 h,诱导后 2 h、4 h、6 h 和 8 h 的培养液 1 mL 于 1.5 mL 离心管中,置于 4备用。诱导完毕后,各样品于 12000 rpm 离心 5 min 收集沉淀,用等体积PBS(1 mL)重悬漂洗细胞 2 次,收集菌体。各管分别加入 80 L PBS 重悬细胞,加入 20 L 5 SDS 上样缓冲液,混匀后置于沸水浴中 10 min,12000 rpm 离心 3 min 后,置于 4备用。1.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应进行
10、正确的无菌操作并加入适宜浓度的抗生素,避免可能的污染。制备过程应在低温下进行,以避免细胞破碎释放出的各种酶类的修饰。多次使用时样品应进行分装,保存于-20或-80且避免反复冻融。2 SDS-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1)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蛋白质的电泳方法,多用于分离蛋白质或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破坏蛋白质分子间的非共价键,使白质变性而改变原有的空间构象。在强还原剂(如 -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打开,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可进一步改变。此时,SDS 以其疏水基和蛋白质的疏水区相结合,形成牢
11、固的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 复合物。据计算,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的 SDS 分子数目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比值一般为 1:2。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了大量的SDS,所引入的净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净电荷(约 10 倍),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了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但屏蔽了蛋白质天然电荷差异的负离子复合物,因而各 SDS-蛋白质复合物具有均一的电荷密度,相同的荷质比,其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蛋白质自身的分子质量,而与其所带电荷和形状无关。当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 11700-200000 之间时,电泳迁移率与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直线关系,符合以下方程式:lgMW=-bmR+K式中,MW为蛋白质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级 生化 实验 说明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