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均数案例.docx
《2023年平均数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平均数案例.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平均数案例 第一篇:平均数案例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试验小学 贡艳华 一、设计思想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状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果等等。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
2、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二、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驾驭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学问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相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而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
3、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状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果等等。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学问,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问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
4、究、合作沟通的方式学习,到达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留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供应根据,这就表达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状况。 四、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数学思索:使学生初步学会简洁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解决问题: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5、,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4、情感与看法: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驾驭富有挑战的学问,丰富生活阅历的积累。在活动中增加探究数学规律的爱好,积累主动的数学学习情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同时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是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这部分内容跟生活的联系比较亲热,可以实行跟体育课内容相结合,先让学生动手套圈、分小组进行记录,然后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学生自身产生的数字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学生阅历套圈玩耍的快乐的同时,轻松地从提取的数据中学习相关的
6、数学学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取数据 师:同学们,爱惜环境从我做起。这是三年级两个小组手机矿泉水瓶的状况。 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从这两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 师:是啊,我们可以从统计图中获得很多信息,信任同学们都看清楚小组里每位成员的收集矿泉水瓶了,如今你能比较这两组中哪一组的成果好一些吗?你是怎么比的? 生1:求总数学生会自我否认,得出求总数不公允、不合理 生2:求出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 师: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把平均每个人套中的圈数叫平均数。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关于“平均数的学问。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提问质疑、导入新课 1、以第一组的为例,全班
7、探讨,总结方法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收集矿泉水瓶是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移多补少的方法 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 师: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师:你列算式时是怎么想的? 师:如今请你拿这个平均数“13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个数作个比较,你有什么觉察? 2、求 其次小组的平均个数。 师:求出了第一小组的平均成果,那其次小组的呢?谁知道他们的平均成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最终优化算法:305=6个 师:看了这两个算式,我有个疑问了:为什么算第一组平均数的时候只除以4,而算其次
8、组平均成果的时候却除以3呢?学生视察板书上求两个小组平均数的算式说说 师:如今你们知道是哪一组的成果较好了吗?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看平均数。 师:对呀,这两个平均数反映出了第一小组和其次小组的整体水平,所以看这两个平均数就可以公允、公正地比较出是哪一组的成果好了。板书:整体水平 公允、公正 3、我班的两位同学也参加了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假如你是组长,你选谁?说明理由。猜一猜你选择后本组的平均数。 4、计算参加后小组的平均数。你觉察了什么? 生1平均数不行能比最大的数还要大,比最小的数还要小。生2平均数受数据的大小影响。 三练习稳固、内化提高 师:推断说明理由,深化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5、“平
9、均数在生活中的特殊应用。 四课堂小结、作业 师:用平均数的学问不仅能公正、公允地解决套圈问题和运动会中的排名问题。其实,她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地应用呢!比方平经常常听到的:平均分数、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等,都是“平均数学问的应用。 师:老师布置个课外作业,每位同学去收集12个平均数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下节数学课沟通。 平均数教学反思 贡艳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特殊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老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相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
10、学习习近平均数,留意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视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留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结合实际问题收集矿泉水瓶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绽开沟通、思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相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探讨中,在认知冲突下,相识在人数不同的状况下,比总数明显也不公允;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状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
11、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接受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状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相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平均每组收集多少个,再实际计
12、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育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实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学问。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化,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爱好,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学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探讨中,让学生受到了平安教化。
13、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化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其次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平均数 平 均 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6册42页45页。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相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洁的平均数; 2、培育学生觉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六个组每4人一组的3个,每5人一组的3个,组内编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同学们,今日大家的课桌上既有筷子又有碗,但张老师并不是请同学们来这里吃饭的,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做个筷
14、子夹玻璃球的小玩耍。学生笑容满面、爱好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师:大家先别急。玩耍之前,请听清楚玩耍规则: 1、必需用筷子把玻璃球从篮子里边夹到小碗里,不准用手拿; 2、掉到小碗外边的玻璃球不能算数; 3、玩耍时间:30秒。老师宣布“时间到后,请同学们马上把筷子放进篮子里。 老师宣布玩耍起先,同学们特别投入地夹玻璃球。老师宣布“时间到后,同学们停止夹球,快速坐好。 师:请各小组长把你们小组每位同学的夹球个数记在统计表上。 各小组成员向组长汇报自己的夹球个数,组长做好记录。老师巡回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这是第 3 小组夹球个数的统计表: 学
15、生编号 1 2 3 4 夹球个数 11 6 6 14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向同学们提出哪些问题? 生1:第3小组一共有几位同学? 生2:4位。 生3:几号同学夹的最多?夹了几个? 生4:4号同学夹的最多,夹了14 个。生5:几号同学夹的最少?夹了几个? 生6:2号、3号同学夹的最少,都夹了6 个。生7:夹的最多的同学比夹的最少的多几个? 生8:多8个。 生9:这个小组的四位同学一共夹球多少个? 生10:这个小组一共夹球37 个。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0:11+6+6+14。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求总个数的算式。并把总个数记在统计表上的“合计一栏。师:知道了第3小组4位同学的夹球总数,
16、你如今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位同学的夹球个数。师:说得好!怎么求呢? 生:用总个数除以人数,算式是374=91。师:这说明第3小组平均每人夹球的个数是9个多。老师板书出综合算式:11+6+6+144。师:(指综合算式)我把算式写成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括号里边求出来的还是总个数,意思没有变,道理是一样的。 2、在探讨沟通中明晰概念 老师把“平均每人夹球个数记在统计表上。 师:请同学们视察表中的数据,这个组的平均夹球个数9个多是他们组中中哪位同学的夹球个数? 生:哪一位都不是。师:那平均夹球个数与小组中每位同学的夹球个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生:齐答有。 师:请同学们小
17、组探讨它们之间都有哪些关系? 学生探讨,老师巡察指导。小组探讨完毕,起先全班汇报沟通。生1:平均夹球个数比夹的最多的少,比夹的最少的多。生2:平均夹球个数在夹的最多的和最少的之间。生3:平均夹球个数差不多在这四个数的中间那个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觉察,平均夹球个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个小组内水平最高的那位同学的夹球个数,也不是这个小组内水平最低的那位同学的夹球个数,而是处在最高和最低之间的一个平均水平。我们把它叫做这四位同学夹球个数的平均数。老师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请同学们仿照咱们刚刚做的,把你们小组的统计表填写完好。老师巡回指导,选择、搜集教学信息。 3、在比较中深化概念 师:假如让你
18、比较两个小组的夹球水平,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我最想知道哪个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生2:我也想知道哪个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 师:老师同时展示3小组和第1小组夹球水平的统计表第3小组 学生编号 合计 1 2 3 4平均夹球个数 夹球个数 37 11 6 6 14 91 第1小组 学生编号 合计 1 2 3 4平均夹球个数 夹球个数 32 10 4 8 10 8 你认为哪个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为什么? 生:第3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因为他们的夹球总数多。师:大家有看法吗?学生点头同意。师:老师同时展示第3小组和第5小组夹球水平的统计表第5小组 学生编号 合计 1 2 3 4 5平均夹球个数
19、夹球个数 21 5 1 2 5 8 51 这两个小组中哪个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为什么? 生:第3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因为他们小组人少,夹球的总数却多。 师:我刚刚觉察,咱们班由4个人组成的小组特别厉害,夹的总数比5个人一组的都多。但没关系,来这里上课之前,我在我们学校做过调查,这是第7小组夹球个数的统计表:老师出示第7小组夹球水平的统计表 学生编号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平均夹球个数 夹球个数 50 4 6 3 7 5 5 2 8 4 6 5 你认为哪个小组的夹球水平更高些? 生1:我认为第3小组水平更高些。生2:我也认为第3小组水平更高些。(学生看法特别统一。)师
20、:我不这样想。明明是第7小组夹的多,第3小组夹的少,你怎么认为第3小组的水平更高呢?假如大家能劝服老师,我就接受大家的看法。大家探讨探讨,看怎样才能劝服老师。学生小组探讨,老师巡察,与学生绽开辩论。探讨完毕,全班沟通。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第7小组的人太多了。他们夹的总数多是因为人太多了。生2:第7小组人数这么多,比总数确定是不公允的。 生3:第7小组有10人,总数确实多。但平均数不如第三小组。假如第三小组也是10个人,10个对10个,又会是哪个小组的夹球个数多呢? 生4:单个对单个更公允。第7小组靠着人多才总数多,第3小组因为人少所以总数少,假如第7小组只有4个人,确定不如第三小组
21、总数多。所以,小组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行,比平均数更好。 师:我听明白了。看来,在小组人数不同的状况下,比较两个小组的夹球水平再比总数不公允了,我们应当比他们的 生:齐答平均数。师:我向同学们提一个很难很难的问题:假如让你给咱们班6个小组的夹球水平排出第一名到第六名,比什么更合理? 生1:比合计。 许多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 师:看来有不同看法。谁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2:应当比平均数更合理。因为我们六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多,比总数不公允。师:她考虑了咱们分组的实际状况,特殊好!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老师出示例题这是课本42页上的一道题: 一个小组有4个同学,小红收集了14个矿泉水瓶;小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平均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