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修改 - 副本 (2)--修改完成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论文 修改 - 副本 (2)--修改完成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修改 - 副本 (2)--修改完成稿.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D-SCDMA系统中频偏估计方法研究摘要TD-SCDMA系统作为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自问世以来,起的了广泛的应用。对于TD-SCDMA系统来说,像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一样,也存在由于收发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接收端和发射端的晶体振荡器不匹配等原因所引起的频率偏差。在TD-SCDMA系统中,若产生这种频偏,则该系统会有较为显著的性能损失,以至于接收设备不能有效地接收数据。所以,精确地估计频偏对于提高TD-SCDMA系统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为接收到准确信息而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步骤。本论文首先对TD-SCDMA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频偏的产生原因以及频偏估计原理,还介
2、绍了频偏估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频率平坦的瑞利衰落信道、AWGN信道中的一些经典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算法,相对于其他算法,相位差算法可以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改善频偏估计的性能。关键词:TD-SCDMA系统;频偏估计;相位差OnFrequencyOffset Estimation Method in TD-SCDMA System ABSTRACTTD-SCDMA system asChinaproposedby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tandards,since its incept
3、ion,has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For TD-SCDMA system, like 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but also due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equipment and receiving end and the transmitting end of the crystal oscillator mismatch and other reasons caused by the frequenc
4、y deviation.In the TD-SCDMA system, if the frequency offset, the system will have mor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loss, and that the receiving device can not effectively receive data.So accurately estimate frequency offse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D-SCDMA system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s the s
5、ignal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to receive to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an indispensable step.This paper first of TD-SCDMA system are summarized, the frequency of partial produce reason and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principle, also introduc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requency offset estim
6、ation.Then thefrequencyflat Rayleigh fadingchannel,thefrequencyof some classicalAWG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is analyzed.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kind of based on phase difference of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lgorithm,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phase difference algorithm in th
7、e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Key Words: TD-SCDMA system;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phase differenceII目 录摘要IABSTRACTI第一章 绪论11.1引言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论文结构3第二章 TD-SCDMA系统42.1 引言42.2 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及其帧结构42.2.1 物理信道42.2.2 帧结构52.2.3 时隙结构62.3 本章小结7第三
8、章 频偏估计及其评价指标83.1 频偏的概念83.2 频偏估计的原理93.3 频偏估计的评价指标103.3.1 均方误差103.3.2 克拉美罗界113.4 本章小结11第四章 TD-SCDMA系统中的频偏估计算法研究134.1 AWGN信道下的信号模型134.2 AWGN信道下的频偏估计算法144.2.1 Fitz算法144.2.2 L&R算法164.3 衰落信道模型174.4 衰落信道下的频偏估计算法184.4.1 最大似然频偏估计算法184.4.2 KF与MKF算法194.5 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算法214.5.1 算法的提出214.5.2 仿真分析224.6 本章小结25第五章 结束语
9、265.1 总结265.2 展望26参考文献27天津理工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引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它经历了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变迁,从根本语音识别到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发展过程。随着通信技术的变迁,移动通信也从以模拟通信为主的第一代系统发展到以高速数据传输为主的第四代通信系统,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更高水平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移动通信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人终端用户不论在全球范围内的何时何地,都能以任意的方式完成与任何人的移动通信与传输。移动通信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了在
10、几个短波频段,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传播性测试实验。它的工作方式是单工或半双工。发展到60年代后期,出现了具备半双工功能的移动通信系统,但这些还是停留在了专用系统的程度上。这种系统受到噪声的限制,采用的方式与无线广播和广播电视相同。虽然实现的过程较为容易,但是存在许多限制条件,如同频系统必须要有足够远的距离,目的是使接收机的接收门限远远高于同频干扰电平;整个系统没有频率复用;同时工作的用户量一定等。因而,系统受到容量、系统功能、频谱利用率等的局限性。直至20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验证了蜂窝系统的可行性,解决了系统容量及频谱利用率等问题。此后,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开始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1、,移动通信系统进入了的发展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以语音通信为主要业务。该系统存在大量的不足之处,如相互不能兼容,无法实现全球漫游;无法与固网数字化相适应,数字承载业务很难展开;频率利用率低,不能适应大容量的需求;安全性低,易于被窃听等1。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存在大量的缺陷,而不能再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与通信领域也面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因而以数字通信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了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TDMA)、窄带码分多址(N-CDMA)为主体的移动电话系统。第二代移动电话系统除提供语音通信服务外,还可提供低速
12、数据服务和短消息服务,并且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数字蜂窝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 GSM 系统和基于码分多址技术的IS-95标准。GSM是由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推出的泛欧数字蜂窝网通信标准,在900 MHz频段上运行,处理欧洲各国因为采用多种不同模拟蜂窝系统而出现的互不兼容,不能提供漫游服务等问题。GSM 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数字蜂窝系统,支持全速率和半速率运行,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的同步和异步数据业务。GSM 系统也能够运行在更高的频段上,如由 GSM 派生出来的
13、DCS1800 系统。IS-95标准是由美国高通公司提出的,美国电信工业协会接受并形成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虽然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上有了改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传输速率低的问题,因此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成为各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和制造商急切的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是 CDMA 技术,该系统中用户能够实现全球漫游,还能被提供数据、语音等业务。其主要发展目标是:提供更高的质量业务,包括话音、低速和高速数据;支持面向电路和分组业务;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等。按照其设计理念,它是可以解决前两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更为先进的移动
14、通信系统。目前世界主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有中国提出的TD-SCDMA、欧洲、日本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三大标准3。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移动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需求,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带来优质服务的同时,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频谱利用率、储存容量和传输质量等优势。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技术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和抗多信道干扰的能力,能够提供更好的无线数据技术质量服务,并且具有更好的性价比。TD-SCDMA系统作为由中国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
15、准之,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TD-SCDMA系统来说,同样存在着由于收发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接收端和发射端的晶体振荡器不匹配等原因所引起的频率偏差(Frequency Offset,简称FO)。在TD-SCDMA系统中,当产生频偏时,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性能损失,以至于接收机不能有效地接收数据。所以,准确的进行频偏估计对提高TD-SCDMA系统性能、降低收发设备间的晶体振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TD-SCDMA系统中,因为收发设备间受到频偏和多普勒频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接收到的的信号发生一定的频偏,从而降低了信号接收的准确性。所以,快速正确地估计频偏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步骤4。
16、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频偏估计问题,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也已经有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可以在实际中施行的算法。在频偏估计算法的研究过程中,在假设信号的传输信道是复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条件下,1974年Rife 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时间的单音参数估计方法。这种估计方法给出了基于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频率偏移估计值均方误差的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w Bound,简称 CRLB)公式,为后续学者研究频偏估计算法的估计范围和估计性能打下了的基础。目前,已经有很多文献提出了基于AWGN信道条件下的很多可行性的频偏估计算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在频域中,有1
17、989年由S.Kay提出的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来计算频偏的算法以及其改进算法等,此类算法计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被实现。而在时域中,最大似然频偏估计算法和最大似然意义下的近似算法则是最常见的,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方便,但是当高信噪比较高时性能较差,同时还要在导频序列已知的情况下产生参考信号。1991年,MichaelP.Fitz等人通过对文献5中提到的最大似然估计式进行简化得到近似最大似然的估计算法,可以直接估算出频偏,即论文中提到的Fitz算法。此外,2008年,任修坤等人在对TD-SCDMA系统频偏估计算法的研究中6,通过对差分相关算法和以上所提出的算法进行性能仿真以及抗干扰能力的分析得出,
18、差分相关算法7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频偏估计。在文献8-12中,提到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频偏估计算法。而在实际环境中,在频率平坦的瑞利衰落信道下,接收端信号会受到乘性干扰的影响。为了解决频率平坦瑞利衰落带来的影响,文献13,14提出了相应的频率估计算法,但是需要在多普勒带宽已知的条件下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献15提出了一种频率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频偏估计的改进算法。1.3 论文结构本论文主要对TD-SCDMA系统中频偏估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详细的章节安排情况如下:第一章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二章首先对TD-SCDMA系统进行了概述,对其物理信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9、,包括帧结构及时隙结构。然后对TD-SCDMA系统的同步码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频偏的概念,论述了频偏估计的原理及其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对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衰落信道下的几种经典的频偏估计算法。为了提高频偏估计的性能,本文又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算法,然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经典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所有研究内容以及在完成过程中的体会,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第二章 TD-SCDMA系统2.1 引言TD-SCDMA系统是我国的移动通信标准,它是由我国的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提出的,而且通过了ITU的考核,WCDMA系统是这个系统主要运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修改 副本 2-修改完成稿 完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