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潮教学设计三篇.docx
《2023年观潮教学设计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观潮教学设计三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观潮教学设计三篇教学设计(Teachingdesign)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我分享的观潮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观潮教学设计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2、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3、(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c、观潮人最多d、响声最大e、浪潮最壮观f、人的情绪最高涨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4.指导朗读:(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5.能不
4、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学实际学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
5、中描写精彩的句子。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指导朗读: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沸腾了,刚
6、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
7、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2.品味横卧。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4.镇海古塔、
8、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观潮教学设计二篇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以读为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本课个生字。掌握笼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观潮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