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docx
《2023年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 15和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通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拓通往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被称为新航路。西方史学界称为“地理大觉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1 东部的诱惑 1、新航路开拓的缘由 (1)(经济缘由):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缘由: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干脆缘由(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限制传统商路,导致
2、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把东部的商品,如丝绸、茶叶和香料等辗转运销西欧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令其他西欧国家的商人垂涎不已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了地中海东部的宽阔地区商路,西欧同东部的贸易更加困难 都渴望开拓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部的新航路。 (4)宗教缘由:教会激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葡萄牙和西班牙面临海洋 统治者主动支持海外探险活动,盼望获得海外财宝,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教会也激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展 , 更为远航创建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开拓的条件 (1)主观条件: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
3、主义,提倡确定人的作用和价值,激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折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宝并实现个人价值。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盼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宝,以稳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展,为远航创建了必要的条件。 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地理学问:当时,欧洲已经起先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2 新航路的开拓 1、向东航行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
4、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拓的航路,最终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拓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3 走向会合的世界 A、新航路开拓的消极影响 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折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亡。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宝运回欧洲并转
5、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B、新航路开拓的主动影响 1、为葡、西等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宝,引发“地理大觉察。 通过历次的海外航行,大批地区被接连觉察之后,到16世纪末,欧洲人对于世界陆地面积的了解,已经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之多。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觉察。 同时,远航给葡萄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财宝,两国因此进展成为欧洲富国。 2、新航路的开拓对世界影响 (1)新航路的开拓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起先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觉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拓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
6、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确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起先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 3、新航路开拓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转变,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进展。 4:“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拓后,世界上本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进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
7、产品越来越多的出如今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人类眼界扩大,变更了人们对世界的相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快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气对比发生了转变: 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削减,日益衰落; 靠土地收入的农夫和固定工资收入
8、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进展。 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4 新航路的开拓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新航路的开拓,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慢慢结束了各地互相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地区性的贸易起先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慢慢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取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新航路开拓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旺盛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引起商业革命。由于新航路开拓,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9、,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起先形成。 新航路开拓导致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导致贩卖黑奴的兴起,致使非洲失去了至少一亿的精壮人口。也为人口的迁徙供应了便利,促成了新民族的产生。如18世纪,美利坚民族的产生。 高一历史开拓新航路学问点总结 其次篇:开拓新航路 开拓新航路教学设计 洛南中学 段妮娜 教材分析: 开拓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社会经济史中的第五课,属于其次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进展的开篇。在第一个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进展的历程以及经济政策,其中已经驾驭在古代中国明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进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于是,其次个单元将视野
10、转向了整个世界,主要引导学生相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变更。与此同时,和古老的中国形成显明的对比,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观来谛视这段历史。而单就开拓新航路这一历史事务而言,在人类进展长河中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开拓新航路的过程中所折射出航海家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永久追求的价值观。开拓新航路以后带来的巨大转变将世界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开端,所以在学习历史学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学情分析: 开拓新航路是中学一年级其次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中学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确定的历史学问的储备。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剧烈的求知欲
11、,但又缺乏对于历史学问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相识历史进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同时,学生有确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索和推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实力。课标定位: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 1、学问与技能:分析新航路开拓的缘由与条件,知道新航路开拓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育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形成对于历史事务的价值性推断,能够一分为 二、辩证的相
12、识历史问题。设计理念 开拓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其次单元的开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相识开拓新航路的基本史实,也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何开拓新航路,怎样开拓新航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务带来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好玩,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烈的心情从事学习和思索,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异,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才智力气,体会到创建的欢乐。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一种“高潮的激烈的心情并能“感受到才智的力气,从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动身,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并将基本学问和学生间的合作竞争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驾驭新知,以还给学生活
13、跃的课堂为理念设计开拓新航路。教学准备 将学生以6-8人分为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彩笔、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引用歌曲水手的歌词“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引导学生齐唱。这是来自水手内心的呼喊,风雨大浪、困难困苦怕什么,至少心中还有梦。五百多年前,也是一些水手,面对茫茫大海,不顾生命的安危,照旧选择了奋力前行,而正是他们的远行,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只有学生在亲自演唱的过程中,才会体会到歌曲本身的铿锵有力,从而对航海家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初步的感知。 二、为了黄金的远行 指导学生用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本第一目,并思索问题“为何开拓新航路。这样做是为了提
14、升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实力 1、“新航路名称释义 “新路“旧路行不通引导学生明白“旧路的方向、地点、行不通的表现。“航路大海上的路引导学生相识海路的交通工具,以及15世纪航海、造船技术的进展。 “新航路 一条从前没有的海上航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通过对新航路名称的解读,使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务有整体的感知,从而对进一步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习奠定基础。 2、东部的诱惑 根据材料分析“为何确定要去东方?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绚丽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 相识:东部的诱惑来自金灿灿的黄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迪学生
15、思维,“为什么欧洲人眼中的黄金那么重要? 指导学生视察课本插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开展学生活动“角色畅想,围绕图片中的三个人物,在倾听钱币叮当作响的时候他们在想些什么,从而引出欧洲商品经济的进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得出商品经济进展和远行的关系。 相识:因为商品经济的进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们对金银的渴望日益剧烈,所以确定要去东方找黄金;因为需要,所以远行;因为愿望剧烈,所以不畏困难。 在这个问题的讲解上,主要通过问答法让学生明白远行的根源,也即开拓新航路的根本缘由,与此同时,使学生对于远行的动机也有了相识,从而为开拓新航路影响的理解埋下伏笔 3、天主教的召唤 指导学生视察“哥伦布到达美
16、洲的插图,图片左方三个水手正在将一个“十字架屹立在刚刚到达的陆地上,得出远行的精神支撑:天主教。自主探究:归纳整理开拓新航路的缘由。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汲取、消化学问的缓冲,并通过自己的小结、用自己的言语描述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基本学问的驾驭。 二、不畏困难的前行 小组活动:在教具“世界地图如图绘制新航路开拓的过程,时间要求5分钟,并评比效率最高的小组。 让学生动手绘制新航路开拓的过程,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还要合作,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一任务,必需要与他人合作,只有合作才有效率,才能共赢。 根据教材“新航路开拓示意图,四个人物,四条航线的绘制没有什么难度,但要着
17、重指导学生对于微小环节的视察。迪亚士的航线是紧贴着陆地前行的,而哥伦布的航线是横渡大西洋,并且在看不到陆地的茫茫大海中航行了两个多月。再次让学生体会航海家们勇敢、坚持、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 三、变更世界的航行 1、世界的觉察 两幅地图的比较:课本22页15世纪的世界地图&学生手中带有各色箭头的地图,指导学生相识“地理大觉察,彩色的箭头犹如纽带,将地球上各个地区联系起来,这其中,有些是人类从未到过的地域,从未了解到的地方,因此,新航路的开拓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变更了人们对地球的相识,这一过程就是“觉察和“被觉察的过程。 带箭头的地图 经过对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学习,学生手中的地图上绘制了代表航线的各种
18、箭头。箭头如纽带:代表航线的各种箭头犹如纽带般将世界连为一体,从而相识到新航路的开拓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箭头的动身点、归宿点:西欧。学生的地图上,全部的箭头从西欧动身,又回到了西欧,与此同时,指导学生相识这一时期的西欧市场,有亚洲的茶叶、丝绸,有非洲的黄金、象牙,有美洲的玉米、烟草,进而得出结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 2、西欧的变更 指导学生相识西欧社会的重大变革商业革命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转移;再进一步指出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白银贬值,物价上涨进而得出结论“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进展。 3、亚非的生活 通过角色分析:假如你生活在亚洲、美洲,新航路
19、的开拓给你带来了什么?相识新航路开拓给亚非人民的掠夺与灾难。 小组展示:新航路变更了我的生活 以小组为单位,激发学生相识历史问题的动身点,教学实践中,学生会扮演为地理专家、欧洲封建地主、欧洲商人、亚非人民等,并从小人物的生活入手,感知新航路带给整个世界的影响。课堂小结: 引入哥伦布航行装备与郑和下西洋随行船只、人员装备,给学生留下思索问题:不同幻想的远行 根据对新航路开拓的相识,使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得到有效的迁移,并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慢慢提升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课后反思: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要给学生搭建的是一个快乐的、有效的历史课堂,所以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动身
20、,选取学生感爱好的、熟识的学问去引导,留意运用已有学问绽开教学。所以在导课环节想到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励志歌曲水手。在分析新航路开拓的缘由时,音带学生视察课本中的插图,并且从微小环节中感受当时的情景,从而培育他们自主探究的实力。为了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绘制新航路开拓的过程图,这一部分在设计时的顾虑是最多的,因为我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学生,而又不知道学生能否完成,会在多长的时间内完成,后来,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只留了5-8分钟,对于这个时间,直到上课前还是心存忐忑。在分析新航路开拓所带来的影响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拨开层层现象,自己得出结论,所以就从其次个环节中学生自己绘制的
21、地图入手,并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世界的觉察、西欧的转变、亚非的生活三部分入手,尽可能浅显易懂地将学问呈现给学生。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动起来为动身点的教学设计也得到了学生的协作,这说明,学生还是任课快乐的课堂,这点,我特殊的欣慰,从导课时的歌曲水手中,当全班同学齐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至少我们还有梦.我便感觉到一种青春的激情,也感觉到了学生“高潮的激烈的心情,于是,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在课堂中主动思索,主动参与,视察图片,分析缘由,尤其在绘制新航路开拓的过程时更是主动合作完成,在合作与沟通中,全部的小组都在5分钟之内完成了任务,也为之后的点评留下了时间,而之后对于过程图的点评
22、本身就是从学生自己存在的问题入手,更具有干脆性,也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学问点的相识。总之,整节课给了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也主动主动的参与其中,顺当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的缺乏之处,是在教学的深度上应当再挖掘,在快乐热闹的课堂背后,应当带着学生有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思索。 互动: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部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拓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过渡:欧洲人为什么舍近求远要开拓新的航路?板书 一、新航路开拓的缘由 问题2:指导阅读第一目“东部的诱惑与多媒体展示的材料,思索开拓新航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材料一 图片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历史 开辟 航路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