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拾趣压油沟.docx
《2023年拾趣压油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拾趣压油沟.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拾趣压油沟 最初对压油沟的了解来自文友们的文章,大致的印象是以古色古韵为主色调的民舍老村,对于偏衷于古典文学的我来说,风格正中下怀。今年八九月份共访了两次压油沟,各有心得与收获。第一次向导领我们进门左拐,上了岭坡,直奔杏花街。第二次进景区后搭车直入压油沟腹地,杏花街留在最终一站。杏花街左边是山岭,右边依附着燕柳湖。山坡上的杂草与野树生长得繁杂浓郁,草木的香气在微风中悄悄充满着。高岭处挤满了果树,春天的繁花,深秋的硕果想必都是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这清秋时节,寒霜欲落,百草初黄,自另有一番韵味。远望霁色接云,芳草连天,隐隐可见的苍松恍若是这片山水的屏障,轻易地隔断了外界的喧嚣。杏花街
2、红砖白瓦、青石朱壁的店铺鳞次栉比,复古的桌椅凳子点缀其间,到处氤氲着江南古巷回味不尽的意蕴。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了长街,大有北方人过节的喜气。这街,既有江南小镇的含蓄娴静,也有北方城镇的大气沉稳,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却轻易地与自然相融相和,如诗中有画,如画中有诗。雅俗共赏,自成一脉。街上店铺的名子都很特别,最有地域特色的店名非“八大碗莫属,凡是临沂人,不必询问就知道主打菜是什么,还没落座,主客之间早有了某种默契,有了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街两边的店铺南北通透,远山的轮廓尽收于近处的门窗之中,参差无序、高低不一的果树,依岭势排列而下,繁枝茂叶充斥着每一寸空间。街两边各有一道窄窄的水溪,沿着石径潺湲而下,
3、声音轻细地如悦耳的古琴,惹人不禁驻足回眸,侧耳倾听。百年杏树下一位妇人敲着大鼓,高声唱着民间小调,四周散坐着一些游人。恍然时间轮回到几十年前,拥紧的集市里,敲着大鼓的人站在冬日的暖阳下大声地唱着,身边聚着大群听书的人。有的人坐在自带的马扎上,有的人蹲着,笑呵呵地听着那些没有悬念的老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时而感叹,时而大笑。辗转间,我又站在这琴声歌调里,似乎那些日子从未远去,而是在某个角落里,如一卷诗画的沉静,如一首夜曲的柔软,让人心生暖和,这一缕的暖,让我放慢了脚步,想起几十年前拽着爷爷的衣角站在人群里听戏的情景。我怜岁月伤风物,谁挑残灯照旧年。一盏生锈的马灯高高的挂在树头,这种灯我几十年
4、前见过,在生产队里喂牛的一位老堂哥常在夜晚挑着马灯找我爷爷聊天,老堂哥很珍爱他的灯,总是很当心的把灯靠着他的脚边放着,不让我动它,在我眼里那成了个特别希奇的物品。小推车是父辈们赖以生存的家什,早年父亲全靠这种车子,推着家里的稻米去蒙阴一带换些瓜干才能凑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石碾上还在磨着辣椒面儿,青石上正摆放着一盆又一盆香喷喷的酱,院子里的石榴树上挂满了半熟的果实,大大的水缸依窗而置,水里的莲叶略带憔悴,若是雨夜,住在这石屋古驿里,残荷作雨声的诗趣就有了。这民风民居,还原出几十年前生活的面貌。还记得一家人围着八仙桌吃豆腐的场面吗?在老娘豆腐坊前的石桌上,再去体味一下当年当时的味道。还记得小时候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拾趣 压油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