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活动教学设计7篇.docx
《2023年古诗活动教学设计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活动教学设计7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古诗活动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对于古诗阅读的指导,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编写出教案。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古诗活动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这首诗从神态、颜色、香味3方面描写了梅花的特点: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树冒着寒冷独自开出了洁白的花朵,远远看过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虽仅有20字,却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洁如雪、清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高洁、坚毅的性格。此诗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大班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本活动引导幼儿通
2、过朗通,感受古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体会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毅的品行。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和梅花的特点,知道“凌寒独自开”的寓意。 2能根据古诗的的律、节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毅的品行。 【活动打算】 自制课件梅花、古等曲(渔舟唱晚)、“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拥抱冬天)。 【活动建议】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的作者。 (1)引导幼儿探讨画面内容。 提问:画面中是什么季节?梅花盛开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2)简洁介绍古诗的名称、作者。 老师:这首古诗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诗人
3、王安石 2请动儿倾听古诗,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1)老师有感情地朗通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和节奏。 (2)组织幼儿沟通、探讨,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提问:寒冷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诗突出了梅花的特点?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结合幼儿的回答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诗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几枝梅花在墙角坚毅地挺立着,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 3激励幼儿尝试按节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的律美。 (1)引导幼儿尝试仿照老师朗诵通的的律、节奏,和老师一起看图朗通古诗。 (2)
4、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朗通,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3)组织幼儿通过个人、小组、集体、配乐等形式进行朗通表演,体会古诗的意境。 (4)组织“小诗人朗通会”,激励幼儿大胆朗通古诗。 4引导幼儿感受梅花高洁、坚毅的品行。 请幼儿围绕“你认为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为什么”进行探讨、沟通,感受梅花高洁、坚毅的品行。 【活动延长】 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14页,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附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小资料 梅的生长很有特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也很有特色,假如你细致地数一数,就会发觉它的花是5解,或者是5的倍数,散发出淡淡
5、的芳香。有的梅果,有的不结果,假如它的花只有一层,那么它有很大可能鲇果,它的果子味道酸;假如它的花有两成两层以上,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欣赏了。梅花有大红、红、白色、黄色等多种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顺色的梅花呢。梅花在百花调本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事受 中班奥尔夫音乐歌颂小黄鸭合唱队优质课视频+课件+教案+音乐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篇2 一、活动目标: 1、观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二、活动打算: 1、材料打算: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阅历打算:幼儿有视察过春天美景的阅历,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
6、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观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视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视察图片,结合生活阅历,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漂亮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柔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阅历,丰富相关词语,如小
7、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很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漂亮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挚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适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老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观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殊喜爱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觉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老师示范朗诵古诗后,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说说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没听懂。 3、老师再次示范朗诵,以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有谁知道春眠
8、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觉:指不知觉;晓:指早晨。) 小结:“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其次句:到处闻啼鸟。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到处:指到处;闻:指听到;啼:鸟叫声。) 小结:到处听到鸟儿“啾啾”啼叫声。 第三、四句:早晨醒来,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他会想到什么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老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老师仿照古人,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诗歌,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
9、觉? 5、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1)在老师的带领下跟读古诗。 (2)配乐学习朗诵古诗。 6、延长活动。 请幼儿把古诗春晓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共享,一起朗诵古诗。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并喜爱朗诵。 2、能否大胆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 请家长在春天的节假日里带着幼儿去春游,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 附: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绽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10、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沟通。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解并描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出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心悦诚服”,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爱喝酒,于是运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愿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
11、。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子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挚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独具匠心的七言绝句, 2、老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老师指导。 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1)依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
12、解的地方登记来。 (2)小组探讨、沟通,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沟通自学状况。 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意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意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忱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生:表现在汪伦每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
13、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忱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全部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假如采纳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烈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呢? 生:
14、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方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方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方“汪伦对我的情意深”。 师:这里运用比方、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意深。 生:表现挚友间的情深意重。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指导朗读、背诵。 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配乐朗读 背诵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赠汪伦。 其次课时
15、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赠汪伦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 2、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家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顺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老师范读,学生思索: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 5、小组内沟通自学状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老师引导、帮助。 7、老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
16、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变更,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作业 熟读古诗并背诵。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打算 学生: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 老师: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老师配说对白。见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闻) 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7、。 1、引入课题:今日,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分乞气) 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沟通、抽说、补充。见124页) 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 2、学“霄”(“霄”夜。上“雨”字头,下“肖”) 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 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四人小组沟通、补充(可用图书),老师参加沟通补充。 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见后 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 5、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
18、事?(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 四、读诗,理解大意。 1、依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沟通,师参与。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 齐读 竞赛朗读(男女生) 同桌互读 齐读 背(提示:依据第12句意) a、自背 b、相互抽背 c、齐背 五、拓展 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资料: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
19、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会面一次。 其次课时 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 1、这节课,我们学习其次首古诗嫦娥。齐读课题。 2、依据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讲故事,体会丰富想象。 四人小组沟通(出示资料)讲故事,师参与。 抽讲,其余补充或老师补充。 出示嫦娥神话故事课件(师配说白,见后。) 每生自己讲讲(再次出示课件) 从这个神话故事,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丰富的想象) 二、学诗及生字 1、读诗留意生字读音 2、自学生字、抽说音形义。 “烛”(翘音,生活中见到的蜡烛,所以“火”字旁,右“虫”。) “晓”(天快亮时,左“日”旁,右“尧”右上没一点) 3、学诗 依据课前预习自学诗意,四人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古诗 活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