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张先的诗词赏析5篇.docx
《2023年张先的诗词赏析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张先的诗词赏析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张先的诗词赏析5篇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闻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张先的诗词赏析,来观赏一下吧。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词牌名:诉衷情|朝代:宋朝|作者:张先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美妙爱情,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名贵、圣洁,表现出苦难
2、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妙期盼。心灵升华,笔力不凡,波澜起伏,感人至深。词中用“花”、“月”的形象贯穿而成,既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也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还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妙祝福。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词人情感精神所经验的曲折改变也凸现出来。 起首一句缅怀从前两人相恋的华蜜情境。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句中插入一“暂”字,便暗透出一丝悲意。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欢会难再的现实。“苦恨”二字叠下,足见词人苦痛之深重。接下来“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用比兴的手法,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
3、。“酒醒”,有“愁醒”之意。“梦断”,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谢月朦胧”,则见证从前美妙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明月已经黯淡,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何况”二字,强调好事难成,不仅写恋人隔绝,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 过片以千钧之力,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妙的境界。“花不尽,月无穷”两句是对偶,用比兴:花不尽,是期愿青春长;月无穷,是期愿恒久团聚。紧接着,迸出“两心同”,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决非出于心甘情愿,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而且恒久盛开;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恒久团聚。这是漂亮的
4、幻境,也是美妙的期愿,这些要升现词人破裂苦痛的心中,须要的正是“两心同”这种极大的力气。假如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是决不行能产生这种精神力气的。作者千秋岁词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注解“两心同”的深刻意蕴。“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寄予结笔这美丽的比兴之中。 综上,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妙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宋晁补之评张先曰:“子野韵高”,乃深透之语。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张先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
5、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这首浣溪沙为闺怨词。起首一句,写闺妇登高远望。楼高百尺,临江而立,故用一个“倚”字,指示位置。这位思妇正凭栏远眺,尽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还不见丈夫乘船而归。“烟中还未见归桡”之“烟”,指江上的水气。 桡即划船的桨,古诗词中常代指船。江上水气充满,白帆片片,由远而近驶来,她努力分辨,但都不是她所盼的那只归舟。悲观之余,她埋怨起那远行之人来了,觉得他还不如江潮有信。古人谓潮涨潮落是有定期的,故李益乐府诗江南曲说:“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可与此句互证。丈夫没有如约归家,她虽说不出悔不“嫁与弄潮儿”的泼辣言语
6、,但“几时期信似江潮”七个字却表现了她幽怨与期盼的困难心理。 过片两句以景传情,仍旧表现那个妇女的思念之情。依旧是其望中之景,但季节的改变,更强化了她的殷切思念。她和丈夫分手时可能曾约定春日重聚,谁知春天又一次来了,却不见人影。“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是写暮春的对偶句,上句写春归,不用平直之笔,而极写花落之状,形容它们风中飘舞,象蝴蝶相戏似的。“弄”,戏弄,指相戏。下一句的“阴阴”,形容柳荫幽暗的样子,和初春柳芽初吐远望如烟的景色不同。整句说绿柳荫浓,长条拂水,雨后新波与桥面相平。这景象使闺妇发出“日长才过又今宵”这样一声压抑已久的喟然长叹,是说漫长的白昼好简单才挨过去,却又迎来了
7、孤独难耐的夜晚,至此,把女子度日如年的离别之苦写得含蓄而又深厚。此词擅长捕获意象,创建意境,表现“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情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为作者以闺中人思念远人的口吻创作的闺怨词,从词中内容看,故事发生在暮春季节。其详细创作年份未详。 江南柳隋堤远 词牌名:江南柳|朝代:宋朝|作者: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起首一句从别路写起。隋炀帝开通济渠,河渠旁筑御道,栽种柳树,是为“隋堤”。“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两句是说:这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成日里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
8、,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同流合污;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隋堤”是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示意离别,寄有别情。一个“远”字,既刻画出别者长路漫漫的旅愁,又刻画送者依依目送的情态。这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绽开送别图景;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日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正因为别情是如此普遍,也就简单唤起“见人分袂亦愁生”的感受了。末句以“何况”二字造成递进,突出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以上,词人没有详细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观情感。 过片转写别后
9、,别时种种情事都被省略了,这里只是着重写送者城楼望月的情景。“斜照后”三字非虚设,它表明送者城楼伫立的时辰之久,从日落到月出。“重望”又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至重望时应当是不甚分明白。于是送者抬头望新月,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美妙的憧憬:“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此外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类,但“亭亭”二字却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而送者的身份亦不言自明,“千里伴行”的说法更是真挚深婉。 此调即双调的忆江南。词中写的是别情,调名“江南柳”兼关题意。通首作女子口吻。 此为送别词。词中未详细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过古今别情来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张先 诗词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