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5篇.docx
《2023年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5篇 菊花姿态美丽。你看!金色绣球花的花瓣被一个一个地包袱着,就像一个金色的毛球。你知道哪些表达菊花的诗词?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爱。 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1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作品赏析 注释(1)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2)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我牵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家乡长安,那菊花也许傍这战场开放了。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
2、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实,实际构思精致,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其次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
3、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牵强地根据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连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揣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缘由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殊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
4、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显明,详细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终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原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显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
5、丛丛菊花依旧孤独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明显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予着诗人饱经斗争忧患的人民的怜悯,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表达菊花的情感古代诗词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品赏析 【注释】 瑞脑:龙脑香。 金兽:兽形铜香炉。 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评解】 这是一首闻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调,使
6、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心情融和交织。用黄花比方人的憔悴;以瘦示意相思之深。上片 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 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 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一再,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
7、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 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 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闻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赛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 ”,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
8、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行相提并论。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 。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非常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立刻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 ”,明显有言外之意,示意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 。“遍插茱萸少一人 ”,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调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心情。紧接着两句:“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
9、又会有什么感受!“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味道。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也许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 ,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有暗香盈袖 ”一句,化用了 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不由自主,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忙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
10、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 ,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 ,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 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调。 以花木之“瘦 ”,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建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 ”,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方,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干脆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表 菊花 情感 古代 诗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