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瓢虫》.docx





《2023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瓢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瓢虫》.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瓢虫时间:2023-09-25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瓢虫。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瓢虫”,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瓢虫 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的外行特征,学习用橡皮泥制作瓢虫。 2.发展幼儿的搓,捏,团,压等动作技能,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活动:红,黑,橡皮泥捏成的瓢虫一只,各种瓢虫图案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提问: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
2、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他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都有些谁。他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的那些地方是一样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逐一介绍瓢虫: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XX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4.教师指着图让幼儿集体说一遍瓢虫的种类。 (二)出示橡皮泥范例,吸引幼儿注意 1.今天老师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瓢虫,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2.讨论瓢虫的制作方法,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来进行示范。(可把身体各部分都先做好,再组装上去)。 用红色搓成半球体行当做身体。 用黑色橡皮泥搓成6条圆柱体当脚,连接在身体的两边,再加上触
3、角。 用黑色橡皮泥撮成几个小圆 ,压扁,贴在瓢虫的背部。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向有困难的幼儿提供帮助。 4.陈列作品,幼儿欣赏。 请做好了的幼儿将作品摆在展览区,其他小朋友可以来观赏(双手藏在身背后)最后将做的好的几只点评(这只是谁做的,这叫什么瓢虫,哪里最可爱,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f132.cOm更多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认识叶子。 2.让幼儿感受大自然中树叶的魅力。 活动准备 1.布口袋一个,各种树叶许多。 2.多媒体课件:春夏秋冬的树林。 重、难点 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认识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树叶(春夏秋冬树叶成长变化
4、图片)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进入时空隧道,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播放课件春夏秋冬四季的树的变化。 课件:春天,小树发芽; 夏天,树叶茂盛; 秋天,树叶变黄、红,飘落(常青树与落叶树对比); 冬天,树叶消失(再次对比)。 教师提问:常青树与落叶树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常青树树叶长青、不落叶;落叶树变黄、红,落叶。 (二)观察、认识树叶 1.教师出示装满树叶的布口袋,个别幼儿从布口袋中摸出树叶。 2.幼儿观察比较树叶的形状,树叶象什么。 3.所有幼儿都人手几片树叶,利用各种感官再次观察,用眼看看、手摸摸、鼻闻闻等方法,()与同伴讨论交流树叶的差异,外形、颜色、大小、气味等,请个
5、别幼儿回答。 4.教师总结:枫叶像蝴蝶、银杏叶像小扇子等。 (三)玩树叶 1.让幼儿按树叶的种类分类。 2.让幼儿把树叶按规律排序,加深对树叶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 让家长利用空余时间与幼儿收集各种树叶,拼摆不同的图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风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风 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活动准备: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6、。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2、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1)教师引导幼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2)幼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3)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3、了解风的特性。(1)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什么感觉,扇的慢脸上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2)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
7、一看能不能看到风?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4、玩纸屑。(1)分给幼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2)讨论:玩完后让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幼儿讨论,教师讲解。(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这样的风很可恨。(2)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6、玩风车转转转游
8、戏。幼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幼儿自由玩风车。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麦 【活动目标】1.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2.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3.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动口、动手及语言表达,进一步加强对小麦的认识,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活动准备】小麦生长期图片,实物麦子一小捆、麦粒一盘、面粉一小袋。 【活动过程】1、出示小麦生长期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2、出示实物麦子,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
9、,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3、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麦穗,让幼儿看、摸,了解麦粒是椭圆形的,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4、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5、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教师讲解炎热的夏天,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腰酸悲痛,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爱惜粮食。结束部分:智力游戏看谁说得快教师提问:1.小麦的茎叫什么?(麦秸)麦叶是什么形状的?(狭
10、长)茎的顶端长什么?(麦穗)小麦未成熟是什么颜色?(绿色)初夏成熟时是什么颜色?(金黄色的)面粉可以做什么?(馒头、油条、饼干等等)麦秸可以做什么?(草帽、扇子、凉席子等等)。2.以回答速度快,正确的小朋友为胜。 【活动延伸】1、启发幼儿到有面粉厂的地方看麦粒如何磨成面粉的2、引导幼儿回家观察妈妈加工馒头的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瓢虫 2023 大班 科学 活动 教案 认识 瓢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