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1000字4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1000字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1000字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1000字4篇 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1000字4篇。 教师作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通常会需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帮助教师们教学,让教学效果更好。你知道教学设计怎么书写吗?为此,我们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1】 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找规律是在学生对生活中某个物体或图形的排列,一个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根据听课老师的记录,在这节课中我共提出了37个问题,其中
2、记忆性问题21个占57%;推理性问题12个占32%;常规性管理问题1个占3%;创造性问题3个占8%;无评判性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对于一节探究、合作学习的课,记忆性问题占了问题总数的57%,说明我仍偏重于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活动方式,偏重于一问一答的信息反馈。问题的提出不够合理,与这节课的课型要求有所背离。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节课,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形成了有明确责任分
3、工的互助性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由于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不仅仅只是体现一个认知、探究、交流、决策的过程,同时还体现了一个交互与审美的过程。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根据听课老师的记摘,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8次课堂巡视,其中4次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交流。两次分别对三名学困生进行了重点辅导。巡视时关注面较广,目的性明确。但一位听课老师提出一个现象,一位学困生在前半节课中共举了两次手,未被老师关注,之后
4、再没举过手,后来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反正也不会提问到我。学生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已为然,其实蕴含着不满。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忽略个体差异、害怕问题暴露,相反应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几点建议: 1、规律已有些许经验,教材从联欢图找规律入手,而后面的练习又设计了摆一摆,意味着让学生先看图再操作,是否与布鲁纳的表象模式理论(动作-图形-符号)相违背。能否直接给学生一些长方体与圆柱体的学具,让学生摆一摆,从中找到规律,这样更能激发兴趣,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例1时是让学生观察图形选择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此环节与例3中让学生观察图形后涂一涂的内容相类似,具有一定的
5、延续性,将它们安排在衔接的两个环节中是不是更理想呢? 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2】 3月27日有幸参加了高淳县第二届以课改理念看课堂数学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p50页找规律第一课时。 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1提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 结合自己到淳溪小学上课这一实际事件,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把教材中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两道题改编成一个完整的生
6、活情境,即老师出门前做的三件事:早餐的搭配、路线的选择和衣服的搭配。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一种亲切、有趣的感受,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也显得思路清晰、水到渠成。 2为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教学中,我按照选配早餐-用符号表示实物进行有序思考-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规律的顺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先让学生上台展示出自己喜欢的搭配方式(贴图),并把自己喜欢的搭配方式说给同桌听。然后小组合作用实物尝试进行选配。展示汇报时重视让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充分体会有序思
7、考的重要性,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让学生明确:先选饮品,就有2个3种,也就是6种;先选食品,就有3个2种,也就是6种。从而上升到数学思考的高度。再用图形表示饮品和食品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然后通过讨论获得结论。 3、运用所获得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路线的选择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老师从家出发到淳溪中心小学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 (2)老师回家的时候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呢?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2个4种和4个2种这一算理。 在衣服的搭配时,注意了拓展和延伸。 (1)如果再加上两双鞋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2)再加上3条领带呢?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
8、起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最后的补充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为后面倍数和因数的教学做了一点孕伏。 本节课的教学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规律的揭示过早了一点,可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归纳。 2有些细节的处理尚显得不够细致,略显粗糙。 找规律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3】 1、对开放性探索材料运用的思考 由于找规律在前3册教材中都有出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丧失学习的激情,从而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了3册的规律知识后,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找规律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应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规律 中班 数学教案 反思 10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