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优秀党员事迹体会_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心得.docx
《2023年学习优秀党员事迹体会_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习优秀党员事迹体会_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心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学习优秀党员事迹体会_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心得 学习优秀党员事迹体会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心得”。 学习北京大学高松 与西坝河社区叶如陵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展示优秀党员风采,充分发挥“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和影响力,我系于近日开展学习党员先进性事迹的活动,为进一步营造全体党员学习先进、做好先进的良好氛围。 一、高松 高松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30年来不懈钻研、辛劳育才、默默奉献,为中国化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10年来共培养博士生
2、17人,其中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高松同志2023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3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一)勇攀高峰的科学家 高松同志在大学时代就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明确要通过科学研究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并最终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早在本科期间,高松已经在徐光宪院士领导的实验室做论文,读研后跟随徐光宪院士从事科学研究。多年来,他致力于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化学的热爱与执着、对祖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强烈责任心推动高松在科学的
3、道路上披荆斩棘,乐此不疲。近三十年来,高松将自己的心血奉献给了中国化学事业。为了节约科研成本、高效测定分子的磁性质,他曾和同事们扎根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行军床上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正是这种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使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不断进取。他率先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同自旋的单链磁体,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uber教授早在1963年提出的一维Ising链动力学理论模型以分子实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高松和研究小组还根据建立的单离子磁体的概念,选取特殊的配体构筑了世界上最小的磁体,单分子磁体领域的专家、美国Texas AM大学的Kim Dunbar教授在国际著名的化学与工程新闻
4、杂志专门针对这一工作撰写的评论说:“这一单离子磁体采取全碳原子参与配位,为单分子磁体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1998年至2023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累计SCI引用8600余次,h指数51。这组令许多一流科学家都吃惊的数字背后是高松20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日夜奋战。2023年,43岁的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创新人才的导航者 高松同志热爱教书育人事业,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力量为己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多年来,高松始终坚持每学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每次课前他都花大量时间准
5、备,注重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本科生一进校门就能与院士面对面交流。他坚持教学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在教材更新、教学方法探索、阅读文献拓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他不辞劳苦,亲自主编本科生基础课教材“普通化学(生物类)”。2023年起,他承担本科生“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每次课前他都要做足准备,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最新或经典文献,加深对于无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考虑,在教授研究生课程“群论与化学”时,考虑到数学推导多、理解难度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放弃简单方便可以重复使用的PPT形
6、式,而是一直坚持使用板书,对学生进行推引,并充分进行互动,尽量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三)甘于奉献的领军人 高松同志曾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院长等十余年。2023年,在就任院长大会上,他表示,任院长期间的最大心愿就是“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为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他以学院发展为己任,善于对事情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带动班子其他成员为学院发展尽心尽力,积极引进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各学科发展齐头并进,学院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成为一个人才济济的“大”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国家
7、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年底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学院学科综合排名稳居全国高校之首。据ESI统计,过去10年中,在化学类排名前1%的全世界950个化学研究单位中,北京大学发表论文数居第17位;被引论文数居第35位。 高松同志还将管理服务工作拓展到化学界。他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六届全委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化学组成员等职务,对中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倾尽全力,主动担责,深得同行好评。他认为,基础研究
8、只有带动和促进同行一起进步才会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他们将实验室仪器向国内和国际同行开放,经常帮助其他研究组进行样品的磁性测试,并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他和同事们的努力推动了我国分子磁体研究的发展。2023年10月,第12届国际分子基磁体会议(ICMM2023)在北京召开,高松任大会主席,这是学界对中国分子磁体研究的承认,也是对高松在该领域贡献的肯定。 (四)润物无声的教书匠 “谦和、宽容、平实和坦诚”是同行、同事和学生对高松的一致评价。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同行、学院的同事、研究组的合作者提到高松都是交口称赞,大家都认为他合作意识强,主动承担,为人低调,从不抱怨。他热心助人,对于他人的要求
9、从来是能帮就帮,想别人永远比想自己多。他谦和宽容,困难面前总是主动承担、荣誉面前总是主动避让,几十年如一日。 “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教师高松,”这是高松对外自称时用得最多的称谓。虽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院士、年轻有为的化学家,但是,在高松的内心,“教师”才是自己的“第一身份”。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琐碎的行政事务并没有影响他对学生的培养。相反,他把能利用的一切时间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坚持每周三晚上和学生开组会。除了经常推荐一些最新文献给学生,他也会亲自看和亲自讲。他会把相关杂志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大家,遇上与组里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他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发给相关人。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默默影响和深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学习 优秀党员 事迹 体会 心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