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汉翻译技巧之新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日汉翻译技巧之新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日汉翻译技巧之新究摘要: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道德观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的谚语显示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谚语翻译则是传达寓意,传播文化的桥梁。而翻译中的“注释”是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翻译实践来看,翻译“注释”策略运用不当,难免导致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了解其文化内涵及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灵活、准确地运用“注释”翻译策略,使“注释”技巧在翻译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日汉 文化 注释 翻译 1 日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
2、活 1.1 表现日本气象及自然环境的谚语 日本的谚语中表现气象方面及自然环境的谚语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气富于变化及日本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关。因此激发了日本人珍爱自然,对大自然讴歌赞美的情怀。在大量的日本谚语中反映了这种情绪。总结出大量生活观念、教训。 关于天气的有: 朝曇大日 雨夜明日雨 蟻高集雨 关于动物的有: 猫三年恩三日忘 浅鯉 猫長者生変 关于植物的有: 六日菖蒲十日菊 蕎麦花一盛 青菜塩 除了反映天气和自然现象的谚语之外,日本的谚语中很多还传递了社会经验、耐人寻味的“社会谚”。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如何开阔眼界。从这些谚语
3、中明显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 己欲所人施 可愛子旅 三人門殊知恵 1.3 反映日本宗教信仰的谚语 日本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又是个信仰无常观的国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淡泊,无常的国民性格。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对待人生,处事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在日本那种独具个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中儒教给予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义,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爱,神道的调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恶,因果报应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日语的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門松冥途旅一里塚
4、恐入谷鬼子母神 苦時神頼 等等。此外,关于佛教的有: 煩悩菩提 見極楽知仏 坊主憎袈裟憎等。 2 日本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对谚语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变革,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固有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环境。日本人思维上的特征是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具体性。因而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同时表达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暧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 2.1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维就是具体而形象的思维。具有具象思维的日本人喜欢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用客观具体的形象或者动
5、作来表达。他们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对抽象意义进行表达,通过直观表象去领悟象征意义。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的民族,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使日本人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联想上的模式化。日语谚语中的比喻大都带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园式的静止图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本谚语种留下了轨迹。例如: 颚背中搔<、風柳、狐狸、月前星,等。 日本人的具象思维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一直延用至今。 2.2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整合性 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的力量,十分强调集体的整合性。他们认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集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必须保持个人与集体的这种和谐
6、。标新立异,脱离集体,以自己为中心等的行为在日本没有市场,会遭到周遭的排斥。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 出杭()打 衆力功 人情 最典型的谚语莫过于和以貴这个谚语了。它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日本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成为安邦治国的最高信条。 2.3 日本人行为方式的暧昧性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他们怕给对方造成伤害,因此不正面冲击对方,说话暧昧,遣词造句含蓄,而更多的是让对方去猜测它的内涵。日本文化也常常被称为“言”文化。在日本谚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了日本人的这种暧昧语言。反映了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比如: 言花 言損言損 言言勝 除此之外,“
7、弦外之音”、“未言之情”、也是日本语言表达的重要特征。 3“注释”翻译技巧的运用 注释是翻译者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添加到翻译文本中的、原作中没有的解释、说明或译者个人的理解。注释的内容主要是补充背景材料、介绍风土民俗、介绍人物或特定时间、介绍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译者认为应当补加的说明等,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实践的现状是:译者在是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或许也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加以限制。虽是这样,但“注释”技巧的运用应掌握如下几项标准: 简洁明了,意思到位。过多过长的注释会干扰读者的正常阅读。 体会原作,当注必注。要有针对
8、性,根据译作设定的读者群决定是否加注。 标记清楚,位置适当。根据原作的篇幅、题材决定注释的形式:句中加注、页后加注、文后加注等。 文化的差异使注释的存在有着必要性。除某些专业文章对语言本身进行注释之外,可以说注释基本上是文化的注释。在谚语及文学翻译作品中使用注释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译作的流畅,给阅读带来不便,但为了使译作能够尽可能地展示原作的文化内涵,如实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注释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谭载喜先生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理解如此重要,同时也正是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完全
9、传递,构成了翻译中的难题。那么,注释的合理运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4 文化视角下日汉谚语“注释”翻译 “归化”与“异化”技巧 在谚语翻译中,对于原作中一些具有文化内涵而难以翻译之处,一般采取两种策略: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日语翻译成汉语的“归化”可以说成汉化,它采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亲切感,其好处在于中国读者容易阅读,弊端是译文常游离于原作太远,使译作失掉了原作的文化意境和内涵,减少了读者阅读日语谚语的新鲜感。“异化”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读者获得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不足之处是阅读可能不够流畅,甚至或许艰涩难懂。 比如在翻译谚语时,把“猿木落”译为“智者千虑,必
10、有一失”,把“噂影指”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是典型的采用了归化法的翻译。这基本上是意译,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来日语的韵味,用汉语的形象取代了日语原有的形象。如果把这两个谚语分别翻译成:“猿猴枝虽高,会从树上掉”和“说到此人时,此人身影现”,那么它就保留了日语原来的形象,并且很好地传达了原有的信息,比较俏皮又比较忠实原文,虽然显得比较罗嗦,但相对比较生动。 在日汉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异化的手法更为我国翻译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可,有的认为除了上世纪30年代异化法曾一度占主导地位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翻译者都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无论
11、是运用哪种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是好是坏,最主要的核心是关注是否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4.1 翻译时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当今的文学翻译理论中,文化的翻译占有了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读者能否正确理解译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关键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文化。有些学者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转换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被认为是译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谚语或者文学翻译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否成功,在于读者能否在阅读中了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过阅读体验到未曾亲身体验过的另外一
12、种生活和文化氛围。这应该是翻译谚语或一部作品要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的首要标准。 4.2 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有的译家采用了归化,翻译得很好,有的却采用了异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见,采用哪种方法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要来定。适合归化,就采用归化法翻译,反之就采用异化法翻译。因此在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必须兼顾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也就是让中国读者感受到带有日语的味道,显示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语言。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过度归化,一定会破坏日语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过度的强调异化,即过多地追求日语的原语形式,就有可能会过于繁琐
13、。因此,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4.3 采用异化法时的注释 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对于注释的运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采用归化法就要摒弃注释的策略,采用异化法就必须对难以翻译、难以理解之处进行注释。 归化一般是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异化大多表现在文化传达的层面上。在日语翻译中为了让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充分欣赏到日本文化,不少人会采用异化的策略。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时候日本人的一些习俗,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不为中国人所熟悉,影响了对谚语或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样就必须加以“注释”,来更好地体会原有的文化风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状态。 5 谚语翻译实例分析 谚语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的经
14、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谚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谚语翻译的障碍,甚至有人认为谚语、格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译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在谚语及文学作品中当然也有类似的翻译难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长期相互影响,又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日语的一些谚语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翻译时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奇怪。 原文作:“虫居()悪”/心情不好,不高兴。 引文2、当时忠司的继母又是去拘留所探望又是求校长高抬贵手,用尽了各种办法,但终究还是无济于事。石川达三挫折日语学习与
15、研究2023年第2期(P70)。 原文作:“百方手尽”/千方百计。 引文3、我以为只要让她知道我如此生气,她就会打消念头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3期(P67)。 原文作:“高括()”/小看,轻视。 引文4、我还时常想,所谓旅行就是这样让人不知所措吗?森本哲郎万里旅万巻書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4期(P72)。 原文作:“途方暮”/不知所措。 引文5、妻子厚子在屋里一边叠着晾洗的衣服,一边又是老调重弹。向田邦子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4期(P60)。 原文作:“蒸返”/老调重弹。 引文6、虽然通向仕途的路被封堵,无法在这方面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在民间法律界仍可一展鸿图。日语学习与研究20
16、23年第2期(P73)。 原文作:“驥足伸”/才能,奇才,发挥才能。 引文7、太好了。果然三轮子没有察觉出来。但决不能在这儿就喜笑颜开。向田邦子鮒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2期(P65)。 原文作:“相好崩”/笑逐颜开。 6 结论 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这与原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译者个人的爱好有很大关系。查阅日本谚语的翻译,可以发现日本谚语翻译究竟是归化还是异化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更多的译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现原作语言特色和文化风采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做到易读、易懂,在走一条倾向于异化法的中间道路。因此“注释”始终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重视。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俗有相近之处,在
17、某种场合,不需要所谓的归化,但同时两国的民族又各具特色,为了凸显两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以异化法的手段显出的文化上的距离。目前翻译界对注释的形式、作用等的种种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译为对象的,对日本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涉猎很少。因而日本谚语甚至日本文学翻译的注释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相互间的交流、融合较深,同时又有彼此间较强的文化上的独立性,各成统一的特征。 参考文献 2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5 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悉.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03. 6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年1月. 7 赵冬玲,日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职业时空2023/07. 8 张景一,浅析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从日语翻译中的文化策略谈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3/S1. 9 李锋传,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日语学习与研究.2023/02. 10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第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