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范文三篇.docx
《2023年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范文三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范文三篇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正式文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文旅融合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去年以来,市政府坚持推进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交流六位融合,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872%;旅游总人数达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20236亿元,同比增长1587%,增幅为近年来最高。近年来收到人大关于促进文旅消费等文旅融合方面的建议,已全
2、部采纳吸收。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实现文旅理念、职能融合把理念观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理念,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实现全市文化旅游统筹布局、一体谋划,协同推进。本着能融则融、宜融尽融的原则,推动原市文广新局和原市旅游发展委在机构、人员、管理、职能的全方位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共设23个处室,现有公务员128名,全面梳理调整干部岗位和职责,打造结构科学、梯次鲜明、凝聚合力文化旅游干部队伍。整合资源成立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增加文化服务职能。将市旅游执法大队整建制并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
3、,提高市场监管效率。二、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出台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实施细则,明确文创产业和10余个旅游新业态的奖补措施。培育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业态,出台示范和奖补政策,着力打造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山东首个大型高科技舞台演艺水秀青秀,扶持话剧崂山道士改编创排,初步形成东中西部旅游演艺全方位布局。完善工业旅游产业体系,引导明月海藻、华东葡萄酒等企业增加文化旅游版块投入,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谈、在建、签约项目99个,投资500亿元的恒大水世界项目签约落户并开工,投资50亿元的华强方特
4、熊出没动漫谷项目已经公示。疫情期间创新性开启云招商模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停摆不断档,1-5月份重点项目开工建设3个,签约落地6个。三、以强化供给为抓手,推进文旅市场融合发挥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国际戏剧学院奖等文旅节会带动作用,聚集文旅资源,搭建营销平台。举办电影之都,时尚青岛和冬游青岛暨邮轮旅游嘉年华主题营销活动,推出冬季旅游主题线路50余条、优惠活动100余项。20-年惠民活动首次将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整合,与260家文旅企业商户签约合作,上架产品1万余项,发放惠民补贴2318395万元,直接拉动消费696124万元,间接拉动消费37亿元。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文旅服务融合强化公共文
5、化设施和文艺精品的旅游属性,全市博物馆突破100家;制定社区文化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规范,新建、改建市区两级文化设施10处,建设24小时图书馆8处、青图驿站50个,整顿提升旅游信息咨询中心43处。推进全市22条酒吧街建成开街,吸引社会投资25亿元,营业酒吧达122家,青岛被评为夜间经济十佳城市、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组织非遗月、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参与群众达260余万人次;指导全市100家博物馆举办各类陈列展览405项,受益市民游客达840万人次。谋划建设集产品推荐、导航导览、预约预订、品享攻略、在线交易、社会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打造文旅公共服务青岛模式。五、以城市推介为纽带,狠
6、抓文旅交流融合先后赴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美国、墨西哥等欧美国家和日本、泰国、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先后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版画展、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观摩夏令营、情系齐鲁-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等系列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举办了俄罗斯电影周、法国电影周等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参加第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年会,宣传青岛电影之都城市品牌。青岛交响乐团应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70周年联欢,并首次走进中亚两国、三座城市开展4场交流演出和城市推介活动。青岛故事、青岛声音、青岛形象得到全面展示。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文化旅游融合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7、:一是市场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乏龙头企业。青岛大型文旅企业在规模、资源整合能力和全国影响力方面,与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二是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虽然我市影视产业、滨海度假旅游特色日渐显现,但产业贡献度和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三是创意融合发展程度有待提升。文化旅游等新模式、新业态相对单一,高成长型文旅企业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高。四是层级高、辐射力大的会展平台较少。现有文化旅游节会对产业带动、提升城市文化层次方面作用不明显。五是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软、硬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市民和游客文化和旅游需求。七、下步工作打算下一步
8、,市政府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及各位委员、代表的意见建议,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全方位融合,重点发起五大攻坚战。(一)发起招商引资攻坚战。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形势推出新的扶持政策,扶持本土文化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加快推进恒大水世界、方特二期、西班牙福赛酒店、俄罗斯雅钻、东庆童话、蜈支洲岛等项目尽早落地见效。(二)发起新业态培育攻坚战。做大做强影视产业,利用国家首个5G高新视频园区,打造全产业链国家级科创和文创示范园区。推动婚庆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发展。(三)发起城市综合营销攻坚战。结合疫情后青岛旅游振兴营销工程方案,推出10大系列旅游主题产品、26条
9、精品线路、100个时尚打卡地,将城市综合营销与文旅节会、文艺精品创作、对外交流、消费促进活动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城市时尚气质和国际影响力。(四)发起公共文化服务攻坚战。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市博物馆改建工程,加快市图书馆新馆选址,提升市美术馆规模功能,打造城市新地标。指导各区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改善群众文化服务供给策略,推动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市民的参与感、获得感。(五)发起旅游管理提升攻坚战。发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联合执法和整治机制。组织一日游、海上旅游等专项整治行动,组建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建立旅游咨询中心考核退出机制。建立旅游黑名单制度,加大惩处警示力度。为文旅
10、融合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第二篇: 某市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工作汇报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注重植入文化旅游元素,不断提升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远远不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今后工作中需采取以下几方面推进措施。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共有娱乐场所18家,书刊零售6家,音像制品7家,网吧11家,演出团体4家。文化旅游用品销售8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文化、文化旅游
11、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旅游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一)创意设计业我县在川主寺传子沟村设立唐卡画院和旅游业有机的融合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旅游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创意设计推广、交易和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二)演艺、娱乐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了松州艺术团演艺企业创作生产,编创的天地-剧目增强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支持了开发具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健康向上的原创娱乐产品和新兴娱乐方式,促进娱乐业与休闲产业结合。(三)
12、注重文化旅游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在松潘古城A、B标段建设中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中提升城乡居民宜居水平。强化文化旅游传承创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和历史建筑,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规划水平和设计品质,完善图书馆、文化旅游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功能,提高展陈水平,努力使城市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空间。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旅游内涵,创造舒适优美的个性化家居环境。(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建立完成的川主寺民俗风情街道,上磨藏寨等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
13、式等新型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旅游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精品。(五)促进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完成了山巴乡赛马场的建设支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提升体育用品及衍生产品附加值。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各地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举办特色体育活动。(六)突出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多元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在古城里,生活着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
14、舞蹈、工艺、节日、服饰、等文化旅游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文化旅游交相辉映,民间文化旅游艺术源远流长。藏、羌、回、汉各民族艺术多姿多彩,锅庄、舞龙、舞花灯、松潘小调等无不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尤其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羌族多声部,其艺术性、独特性在国内外独一无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羌族多声部从小姓乡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绝大多数村民利用这一文化旅游资源创收,在小姓乡90%以上的青年男女走在各大演绎场所就业,通过这项创收的总和达到全乡GDP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的笛厦、回族花灯
15、舞、春牛舞等精湛的民间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依托悠久的民间艺术,组织成立了古城文艺队,将松潘曲子等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向世人展现当地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更使松潘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也正是这些历史文化旅游积淀,让松潘人酝酿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弘扬松潘历史文化旅游传统、打造松潘国际旅游胜地。 二是藏区新型文化旅游创意基地唐卡画院:创建于20-年11月,公司创建所有资金来自省委组织部帮扶。公司股东为传子沟村民委员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7人,签约画师20人,下设行政部、产品开发部、产品营销部、资产管理与计财部。公司以悠久灿烂的藏族文化旅
16、游为依托,致力于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公司主要从事制作和销售民族传统工艺品:如唐卡、羊绒产品、纯手工制品等,是四川省藏区为数不多的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机构。截止20-年年底,公司共支出284968(其中唐卡绘制费用184000元,各类包装盒制作费用50968元,披肩订购费用20000元,购买金箔、唐多等绘制唐卡物资30000元。共收入450000元(销售各类唐187000元,各类披肩13000元。随着集体经济藏茶院的投入运营,唐卡、披肩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链条日臻完善,全村实现了年年增收,年年分红。三是成立-专业合作社毕业于-师专的大学生陈满江将所学专业与民族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某市 融合 发展 消费 工作汇报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