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广州市香江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为果蝇的 X。Y 染色体,其中区为同源区段,控制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雌性果蝇基因型有 3 种,雄性果蝇基因型有 3 种 B.雄性刚毛果蝇后代中的雄果蝇全部为刚毛 C.基因 B、b 在遗传时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D.自然界中雄性截毛个体数量大于雌性截毛个体数量 2.某同学设计“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在 2 个小桶内各装入 20 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 10 个,分别代表配子 D、
2、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 1 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在旁边,没有放入原来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统计结果是 DD:Dd:dd=10:5:5。你认为在他的实验方案中,最需要改进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C.将一桶内的 2 种配子各增加 5 倍,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和精子数目不等 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3.人类基因组 70以上的 DNA 可以转录产生 mRNA,但其中部分 mRNA 存在不翻译现象。下列分析错误
3、的是()A.rRNA 和 tRNA 也是转录产物,但无法检测到它们的翻译产物 B.合成的某些 mRNA 上不存在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导致其无法进行翻译 C.一条 mRNA 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核糖体沿 mRNA 每次移动三个碱基的位置 D.翻译时,反密码子的某个碱基改变可能不影响 tRNA 携带氨基酸的种类 4.科学家在太平洋深海热泉附近新发现两种微生物,现在想研究这两种微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来作为理论依据,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 5.图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中能表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的点是
4、()A.D 点 B.C 点 C.B 点 D.A 点 6.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图。在 A、B、C、D、E 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 D 点显著高于 B 点 B.E 点是生物防治,A、B、C、D 点是药物防治 C.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 7.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干重中 C 的含量最多,C 是最基本元素 B.组成叶绿素的元素有 C、H、O、N、Fe C.细胞干
5、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细胞中各种元素追根溯源来自无机环境 8.掐尖打杈是作物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调整株型,合理地调节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输,对防止作物贪青徒长、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掐尖打杈可以解除顶端优势,加快侧芽生长,从而调整株型 B.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输的改变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 C.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控制的结果 D.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和衰老叶片,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营养消耗 9.下图是 4 个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
6、、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 1/4 10.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人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B.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C.土壤温度和氧气含量会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D.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 11.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 O2 结合,随血液循环将 O2 运输至人体各处的细胞,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下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 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
7、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血液中的 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C.红细胞数量增加,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 D.返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 12.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的()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生物防治,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 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 C.对丹顶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 D.沼气池中的沿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 13.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京某地富营养化水体
8、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的过程中具有优势,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1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中完成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C.在过程
9、中内质网的作用十分突出 D.经过该过程,两个子细胞中的核 DNA 含量相同 15.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单向移动的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州市 香江 中学 生物 学期 期中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