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示范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回声》示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声》示范教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2 回声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回声,感受音乐情绪体会到与大自然对话的欢乐。2.通过欣赏回声,了解无伴奏合唱的形式。3.了解拉索及其主要作品。教学重难点 1.欣赏回声,感受音乐情绪体会到与大自然对话的欢乐。2.通过欣赏回声,了解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声是一首无伴奏合唱,那么无伴奏合唱是什么呢?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也包括为此写作的声乐曲。无伴奏合唱源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唱诗班(圣乐团)。自文艺复兴后期起,才渐渐成为世俗音乐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
2、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在长期的发展中,无伴奏合唱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它至今仍在欧美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二、新课 1.拉索 奥兰多迪拉索,法国佛兰德乐派第三代作曲家,1532 年生于蒙斯,1594 卒于慕尼黑,童年为蒙斯圣尼古拉教堂唱诗班歌童,由于嗓音优美,曾被附近的合唱团诱拐过 3 次。拉索是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推崇古希腊罗马和当代诗人的著作,并采用其诗词进行创作。拉索是位音乐神童,热情幽默,富于才智,很早便出版经文歌、牧歌及尚松专辑。他的作品有 2000 首以上,大多采用民间曲调,富于
3、戏剧性,色彩华丽浓郁。同时写有经文歌 1200 2/2 余首,又创作为数甚多的世俗音乐如牧歌、村歌、法国歌谣曲、德国歌曲,极富民族色彩,鲜明地表现出世态风俗的场景。他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音调,运用音量层次和音色的变化,形成一定的造型效果(如最受听众欢迎的回声)。【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曲家童年趣事、音乐成就等生平,使学生了解音乐知识,调动其学习兴趣。2.欣赏乐曲(1)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表现手段营造出回声的音响效果的?(2)其演奏形式是怎样的。双重四部合唱形式(3)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聆听歌曲,感受多声部合唱的艺术魅力。【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合唱版本,使学生通过直观鲜明的对比感受到合唱的魅力。4.合唱练习、表演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教师指导、分声部练习。合唱方式表演歌曲回声【设计意图】通过置身其中,对歌曲有更深刻把握;同时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协作意识。三、小结 这是一首创作于 16 世纪的合唱名作。作曲家别具匠心地将和声手法与复调模仿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令人称奇的合唱音响。回声的无伴奏合唱。那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动人音响,使我们有如置身在群山幽谷之中,领受到了与大自然对话的欢乐。【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声 示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