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重点)2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难点)3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六步教学法”学模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课件、直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运用多媒体 提问:1、地图的三要素 2、掌握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教师总结展示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三要素 温故而知新,重点内容重点巩固。目
2、 标 出示学习目标:生诵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明确目标,引 领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重点)2.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见图例。(重点)3.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难点)师强调重难点 便 于 提 高课堂效率。自主学习 1 任务(一)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2.通过实例估算有关比例尺的图上或实地距离。3.对比图幅相同的地图,得出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本 P28-29,完成助学 P27-18 学习过程:三、比例尺 1-2 题。温馨提示:标注重点 疑难标记 教师巡视:指导自学。仔细阅读
3、课本,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一),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培 养 学 生自主学习、独 立 思 考的能力。合作探究 1 合作探究 2 1、比例尺含义及有关计算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地距离 小组内共同讨论,有质疑的问题。让 学 生 对比 例 尺 的计 算 进 系统学习。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形式 示例 数字式 1:800 000 00(1800 000 00)文字式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800 千米 线段式 通 过 列 表比较分析,检测自学,培 养 学 生总 结 学 习的能力。通 过 练 习题的训练,学 会 比 例尺的计算,提 高 学 生 3、根据
4、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利用练习题,学会比例尺的计算。(1)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3)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1、图上距离7 厘米,实际距离 70 米,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 2、该图的比例尺为 1:1000,图上距离为 7 厘米,实际距离为70 米。3、该图的比例尺为 1:1000,实际距离为 70 米,图上距离为7 厘米。的 做 题 能力。利 用 表 格进 行 比 例尺 不 同 表示 方 法 之间的转化,培 养 学 生的 做 题 能力。4、利用表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 年级 地理 上册 第二 第一节 地图 基本要素 课时 教案 湘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