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雨、污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雨、污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_1.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市政工程雨、污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一、设计概况 本工程雨、污水为单侧设计,分别位于道路两侧机动车道,管道中心线距离道路中心线为 5 米。管道选材与接口:在车行道下的雨水、污水管道采用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在其他地面下的排水管道,当管顶覆土大于 4.0 米时,采用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雨水管道采用水泥砂浆接口;污水管道采用沥青油膏接口。二、施工要求 1管道选材及接口 在车行道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均采用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在其他地面下的排水管道,当管顶覆土大于 4.0 米时,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顶覆土小于 4.0 米时,采用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雨水管为水
2、泥砂浆接口,污水管道采用沥青油膏接口。2管道基础 根据设计图要求,当管顶覆土为 0.73.5 米时,做 120混凝土基础;管顶覆土 4.06.0 米时,做 180混凝土基础;施工中沟槽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土扰动,遇到软弱地基再另作处理。3雨污水预留管 雨污水预留管除注明者外均为d600,污水过路管均为 d300。4雨水口 路口雨水交汇处一般设偏沟式双箅雨水口,线路段设偏沟式单箅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铸铁箅圈,箅子,并应设混凝土边框.雨水口深度为 1 米。雨水连接管单箅、双箅分别采用 DN200,DN300,并均以 i=0.02 坡向雨水检查井。5管道回填 基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不得低于下列数
3、值:胸腔填土重型 90%管顶以上 0.5 米范围内重型 85%(要求用木夯夯实)管顶上部 0.5 米以上至路面回填土部分按道路要求回填。三、施工工艺 施工主要工艺流程为:沟槽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管道安装基坑回填土。四、施工方法 1、管沟开挖 根据现况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人工填土层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分别采用:0.25 和 1:0.33 的放坡系数,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 0.5 米,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土应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交通;场地开阔处,开挖弃土应置于开挖沟槽上边线 1.0 米以外,以减少坑壁荷
4、载,保持基坑壁稳定;沟槽开挖期间应加强标高和中线控制测量,以防超挖。当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 2.0 米且地质情况较差时,需对坑壁进行支撑。当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 0.2 米时,应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2、地基处理 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3、混凝土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用 135和 180混凝土带状基础,钢筋混凝土管枕,基础混凝土标号为10
5、。混凝土基础施工时采用现场立模浇筑。4、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应首先测定管道中线及管底标高,安装时按设计中线和纵向排水坡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保持平顺,无竖向和水平挠曲现象。雨水管为水泥砂浆接口,污水管及 d1000 的雨水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管道安装时,管道接口要密贴,接口与下管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接口振动。管道安装前应先检查管材是否破裂,承插口内外工作面是否光滑。5、回填 回填前应排除积水,并保护接口不受损坏。回填填料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中可与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 安装流水作业,分段填筑,分段填筑的每层应预留 0.3 米以上与下段相互衔接的搭接平台。管道两侧和检查井四周应同时分层、
6、对称回填夯实。管道胸腔,部分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基础较宽)每层 0.15 米厚分层填筑夯实,管顶以上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 0.3 米厚分层填筑夯实,回填密实度严格按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执行。五、排水管道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是在试验段内灌水,井内水位不低于管顶经上 2m(一般以一个井段为一段),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管道的渗水量是否符合标准。试验前,用 1:3 水泥砂浆将试验段两井内的上游管口砌 24cm 厚的砖堵头,并用 1:2.5 砂浆抹面,将管段封闭严密。当堵头砌好后,养护 34d 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灌水试验。灌水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便
7、及时进行修补,以防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漏水时,窨井边应设临时行人便桥,以保证灌水及检查渗水量等工作时的安全。严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上下沟槽必须设置立梯、戴上安全帽,并预先对沟壁的土质、支撑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以保证闭水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六、施工安全措施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管件按施工设计的规定摆放,摆放的位置应便于起吊及运送,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管道安装应采用专用工具起吊,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稳、绑牢、不得相互撞击;管节堆放宜选择使用方便,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时应垫稳,堆放层高应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管节时必须自上而下依次搬运。管道应
8、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管道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槽底为坚硬地基时,管身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其厚度须大于 150mm;与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有松软地基,流沙等,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进行复 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管道安装时,还应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管道暂时停止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雨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缩短开槽长度,及时砌筑检查井,暂时中断安装的管道应临时封堵,已安装
9、的管道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土;做好槽边雨水径流疏导路线的设计,槽内排水及防止漂管事故的应急措施;雨天不得进行接口施工。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必须先检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开挖。给水管道上采用的闸阀,安装前应进行启闭检验,并宜进行解体检验。沿直线安装管道时,宜选用管径公差组合最小的管节组对连接,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 3mm。闸阀安装应牢固、严密、启用灵活、与管道直线垂直。钢筋混凝土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座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管座平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大于 5.0N/mm2
10、,方可进行安管。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时,必须垫稳,两侧设撑杆,不得发生滚动,管节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及时浇筑管座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管安装时,插口进入承口后,应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调整均匀,再用水泥砂浆填满、捣实、表面抹平,接口必须平直,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检查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表面采用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给水管道的井室安装闸阀时,井底距承口或法兰盘的下缘不得小于 100mm,井壁与承口或法兰盘外缘距离不应小于 250mm(DN4
11、00mm)。井室砌筑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的强度前不得踩踏,砌筑检查井时还应同时安装预留支管,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的管口宜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砌筑封口抹平。检查井接入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 300mm 时应砌砖圈加固,圆形检查井砌筑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四面收口,每层收进不应大于30mm,当偏心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 50mm。砌筑检查井、雨水口的内壁应采用水泥砂浆勾缝,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应采用水泥砂浆搓缝挤压密实。检查井及雨水口砌筑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顶板、井圈、盖好井盖。雨期砌筑检查井及雨水口时,应一次砌起,为防止漂管,可在侧墙底部预留进水孔,回填土前应封堵。雨水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歪扭,井圈与井墙吻合,井圈与道路边线相邻边的距离应相等,雨水管的管口应与井墙平齐。管道施工完毕,在回填土前,雨水管道则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可分段进行,管道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时,槽底至管顶以上 50cm 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 50mm 的砖、石等硬块,应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250mm,回填土的密实度必须满足有关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