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平远县田家炳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平远县田家炳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平远县田家炳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平远县田家炳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到最终认定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其中的探索过程非常耐人寻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格里菲斯的实验建立在艾弗里实验基础之上,证实了转化因子的存在 B.艾弗里的实验创造性的引入了 DNA 酶,说明开阔的思路与严谨的思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C.赫尔希和蔡斯根据病毒的组成及独特的增殖方式完成了实验证明,充分体现了实验选材的重要性 D.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
2、A,是对遗传物质内涵的补充,体现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出该组织细胞的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B.同一载体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说明某些载体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C.该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但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动力不直接来自于 ATP D.钠钾泵可以水解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持续运输过程中不会导致 ADP 的大量积累 3.下列有关物质鉴定、染色、分离和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再变为砖红色沉淀 B.观察 DNA 和 RNA 分
3、布时,需要先加入甲基绿,再加入吡罗红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色剂 D.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发现用了假说演绎法 4.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的种类由 R 基决定,非必需氨基酸需从外界环境中获取 B.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脱去水分子中的氢仅来自氨基 C.由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都相同的肽链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如催化、运输、储存遗传信息、传递信息等功能 5.下面有关实验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大肠杆菌具有细胞壁、拟核、核糖体等结构 B
4、.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用苏丹染色后需滴加蒸馏水洗去浮色 C.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的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也应现配现用 D.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用 15%的盐酸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水解 6.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DY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dy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 F1 植株及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A.高茎 黄子叶占 B.矮茎 绿子叶占 C.高茎 黄子叶占 D.矮茎 绿子叶占 7.取某一红色花冠的 2 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A.第 2 分钟前甲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 B.第 4 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第 6 分钟时甲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 8.如图表示溶酶体的产生和“消化”衰老线粒体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囊泡融合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a、b、c、d 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C.d 是衰老的线粒体,不能为生命活动供能 D.e 起源于高尔基体,b 来自内质网 9.下列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 B.肝细胞生活过程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C.细胞体积与物质运
6、输效率的关系 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 10.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11.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血糖、体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 pH 的稳定与、等离子有关 B.三项生理指标的调控不都与下丘脑直接相关 C.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会有所增加 D.三项生理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恒定不变 1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 B
7、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13.克里斯琴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群压力会导致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 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D.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升高,死亡率下降,从而改变种群数量 14.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B.
8、与细胞遗传有重要关系 C.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有密切关系 D.与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和免疫等有关系 15.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指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仅有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没有片段的增减。这种易位造成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内部搬家”。就一个细胞而言,染色体的总数未变,所含基因也未增减,所以平衡易位携带者通常不会出现异常表型,外貌、智力和发育等通常都是正常的,常被称为平衡易位携带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易位包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B.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子代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50 C.平衡易位携带者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测发现 D.平衡易位不会引发染色体 D
9、NA 碱基序列的改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 a、b、c、d、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设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蔗糖浓度为 0405molL-1 B.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大于 b 组 C.实验后,a 组细胞液的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平远县 田家 中学 生物 试卷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