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练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专版)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版)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练习.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山东专版 2022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练习 -2-13.古代诗歌阅读(A)限时:20 分钟 总分:18 分 一、(2022 四川成都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 分)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 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注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注 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
2、,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B.第五、六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表达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3-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2.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答:_ 1.答案 B“景象凄凉残败错,从全诗来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之景,并无“凄凉残败之感。2.答案 比照:第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形成比照。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以乐景抒哀情(反衬):第五、六句描写二月新
3、柳、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触动诗人的离情,更显悲哀。用典:第七、八句化用?击壤歌?,表现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恬淡,赞叹其超然世外的隐居生活。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对于手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些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些手法。第三步,简析这些手法在形象塑造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二、(2022 安徽合肥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9 分)常州张卿养素堂 欧阳修 江左衣冠世有名,几人今复振家声?朝廷独立清冰节,闾里归来白首卿。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长松野水谁为伴,顾我堪羞恋宠荣。3.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4、首联运用“家声二字,意在指出家风传承的重要性,语气上颇为沉重。B.“朝廷与“闾里对举,表达了诗人对张卿壮志难酬、白首归隐的同情。C.从言谈慷慨、耳目聪明等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张卿老当益壮的风采。D.对于张卿安于“长松野水的恬淡心境,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钦慕之意。4.这是一首酬赠诗,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答:_ -5-_ 3.答案 B“朝廷代指“为官,“闾里本义是平民、邻居,这里是“退休。“朝廷“闾里分别指张卿退休前后的两种状态,不存在“壮志难酬的情况,诗人也并未对其表达同情。4.答案 磊落刚正,心怀天下。在朝堂之上忠直敢谏,归隐田园后仍然关心国事。清廉
5、自律,淡泊名利。在荣宠面前保持戒慎警醒之心,与长松野水为伴陶冶情操。勇于自省,重视传承。敢于以人为鉴来剖析自我,并指出继承和发扬优良家风的重要性。三、(2022 江西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9 分)鹧鸪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6-注 玉瀣:一种美酒的名称。黄庭:?黄庭经?,道经。5.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上片第一句表现了居住地的环境优美而又纯洁,暗示纷繁的人世无法与之相比。B.下片前三句说明词人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享受这种自在的生
6、活,即使身体“衰残也不放弃。C.最后两句说明词人抱怨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D.全词写闲居生活的感受,但基调苍凉悲壮,直陈不能为国效力的惆怅失意的心情。6.请赏析“家住苍烟落照间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答:_ 5.答案 D “直陈不能为国效力的惆怅失意的心情有误,应是较为婉转地表达。6.答案“家住苍烟落照间写出了词人居住环境的优美纯洁。“苍烟字面已包含着色 -7-彩,“落照中虽没有出现表示颜色的词,但其中暗含色彩,引起人的多种联想。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写自己居处的环境,与龌龊的仕途形成鲜明的比照。四、(2022 河北石家庄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9 分)菩萨蛮 纳兰
7、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7.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边塞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苍凉之感油然而生。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出一片苍茫萧索之景。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表达了词人戍边的豪情。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风格豪迈而幽婉。-8-8.词人在下片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 分)答:_ 7.答案 C“表达了词人戍边的豪情理解有误
8、,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马嘶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8.答案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落下,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来愈浓。解析 解答此题,需结合词句,体会感情,分析所用抒情手法。“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两句借景抒情。当胡笳吹起时,那呜咽的声音充溢着的是悲凉的情调,词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
9、来。而“空 -9-城黑三字,又为词境增加了些许凄凉之意。这两句在肃杀中寓以悲凉,传达出词人已经蓄满的感情。“秋梦不归家直接抒情,道出了悲怆孤独的思乡之情。“残灯落碎花写眼前实景,词人欲“归家而不得,希望于梦中实现心愿,但又无法入睡,只能在“残灯前独坐,落下的灯花又何尝不是词人心碎的隐喻,一个“落字使得境界全出,这是以景结情。五、(2022 福建厦门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 分)石柜阁(节选)注 杜 甫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羁栖负幽意,感慨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注 本诗为杜甫携一家老幼入蜀,途经石
10、柜阁所作。9.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10-A.第一、二句描绘的画面:石柜阁高耸在起伏的波浪之上,高壁的倒影好似在空中回荡。B.第三、四句中,霞光、鸥鸟与远客在暮色中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色彩丰富,又富有动感。C.诗人痛恨自己生性孱懦,加之为饥寒所迫,以致辜负了奇绝的山水景致。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八句抒写情怀,描写和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10.诗篇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答:_ 9.答案 C“痛恨自己生性孱懦错。诗人说自己生性孱懦,又为饥寒所迫,答复了他面对蜀地奇绝的山水,无法轻松享受优游之乐的原因,隐含了一种无奈与
11、悲凉之感,不是痛恨自己的这种性格。10.答案 面对蜀地山水,诗人羡慕陶、谢的随性自适,希望像他们一样,享受优游之乐;个人境况的不如意,使他无法彻底放松,表达了他对自 -11-我和家人的担忧;时局的艰难和平生的志向也使他不可能像陶、谢那样超脱世俗,表达了他心怀天下的伟大胸襟。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最后四句,锁定答题区间。其次翻译最后四句,了解其大意。答题时可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情感(忧国忧民)。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9 分)送董判官 高 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11.
12、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显得悲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12-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与此同时,还流露出羡慕之情。C.诗人屡次出塞,因此诗中对边塞“多雨雪“有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D.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的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有气势,风格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1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 11.答案 B“即受重用夸大或无中生有。12.答案 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
13、风尘之苦,为保卫边关奉献良策,为祖国奋不顾身;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七、(创新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15 分)落 梅 -13-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落 梅 陆 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注 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用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饕:凶猛。13.以下与两首诗相关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梅在“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中均占一席之地,可见其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
14、。B.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本诗中的“骚人指忧愁失意的文人。C.“可堪平砌更堆墙与“雕栏玉砌应犹在中的两个“砌字意思相同,均指的是台阶。D.古人常用方位词来形容四季之风。如东风常指春风,给人温暖祥和之感,刘诗亦是如此。-14-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刘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衰败的落梅图,奠定了全诗凄怆的基调。B.刘诗中“堆墙与后面的“多莫数相照应,写出了落梅之多。C.刘诗前三联重在写景,在景中寓理。尾联展开议论,画龙点睛。D.陆诗第一句写出了梅花在风雪摧残之下,仍旧傲然挺立的姿态。15.“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一联运用了典故,
15、使诗句内涵更加丰富。以下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B.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D.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15-16.同是写落梅,刘诗与陆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答:_ 13.答案 D 这里的“东风并无“温暖祥和之意。14.答案 C“景中寓理有误,应为“景中寓情。15.答案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6.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均赞美了梅花的气节。以花喻人,对如梅花一般坚守气节的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版 202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五古 诗歌 阅读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