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经典压轴题及答案.pdf
《初中化学经典压轴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经典压轴题及答案.pdf(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化学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1、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 1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 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 50g 碎纸样品。分别在 5 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烧杯 烧杯 烧杯 烧杯 烧杯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2、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1)表中 X 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现有 7.5g 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友情提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mCO2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若将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容器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4、某样品为 Cu 和 CuO 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 CuO 的含量,取用 2
3、0g 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第 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16 2 40 12 3 40 8 4 40 8 求:(1)20g 此样品中 Cu 的质量 (2)样品中 CuO 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 5g 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5、把 4g 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质量(g)3 4 6 SO2质量(g)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 S、O2、生成的 S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 SO2多少克?(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
4、成 SO2的质量.6、取 145mL 稀盐酸(密度为 1.1g/cm3),跟 53g 含杂质(该杂质不与盐酸、生成物反应,也不溶于水)的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9.8g 二氧化碳。计算:(1)所用稀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 第 1 份 第 2 份 第 3 份 第 4 份 取样品质量(g)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0.
5、4 0.8 1.0 1.0 试计算:经分析,在第 1 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填物质)完全反应了。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小明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先取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分置于三个等质量(100g)的烧杯中,再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第 1 杯 第 2 杯 第 3 杯 混和物质量 20g 20g 20g 稀硫酸质量 50g 100g 150g 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质量 169.8g 219.6g 269.6g 请计算:(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9、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
6、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根据卫生部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 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 200mg,该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为 12.5%。根据实验测得,酱油中铁只有 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使用 16ml 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 元素是多少毫克?某贫血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铁元素外,还需服用含铁元素的某种药物。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 1.12 铁元素,则服用药物中的铁元素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若硫酸亚铁是由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得,且反应后的溶液经过降温恰好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晶体(Fe
7、SO47H2O)(假设溶质和溶剂均无其他损失),要得到上述的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0、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物污染源之一,每日铝元素摄人量应控制在 4mg以下,过多摄入会损害脑细胞,是造成老年痴呆的原因之一。炸油条时,需加人明矾KAI(SO4)212H2O晶体作膨松剂。计算明矾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在 1000g 调合好的炸油条的面中,含有明矾晶体 2g,若每根油条平均用面 50g,试计算早餐食用 2 根油条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假设烹炸过程中铝不损耗)?11、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
8、学实验。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 CO2的实验只消耗了 0.55 g 10%的盐酸。求:(1)产生 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2)如果 10%的盐酸密度为 1.1g/cm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 10%的盐酸 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12、将 50gCaCl2溶液与 70 克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 115g 溶液。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 CaCO3沉淀的质量为 。(2)参加反应的 Na2CO3的质量。(3)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13、化学小组同学取某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
9、品进行如下实验,他们取该黄铜样品碎屑 50g,把 200g 稀硫酸分 4 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加人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43.5 37.0 33.75 33.75(1)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 g 时,反应恰好完成。(2)计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14、向盛有 12.60g 碳酸氢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 100.5g 硫酸溶液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 200.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10、H2SO4=Na2SO4+2H2O+2CO2 回答下列问题:(1)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的时间约为 。(2)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反应后,所得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15、为了对海水中的氯化钠(假设以 NaCl 计算)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仔细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 丁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g 100 100 100 300 加入 AgNO3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反应后所得的沉淀物的质量/g 1.435 2.87 2.87 5.74(1)两
11、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填甲、乙、丙或丁)的实验。(2)请计算海水中的氯化物(以氯化钠计算)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6、急性腹泻会造成人体脱水,此时可服用补液盐补充水分。某种口服补液盐的成分和用量如下。【成分】每包含葡萄糖 11 g、NaCl 1.755 g、KCl 0.745 g、NaHCO3 1.260 g。【用量】临用时,将一袋补液盐溶于 500 mL 温水中,一般每 日服用 3000 mL。(1)补液盐中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 pH 有重要作用的是 。(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由该补液盐补充的钾元素质量是 g。(3)若在家中按照该补液盐中钾元素和钠元素的质量比,临时配制 1 包
12、补液盐。如果钠元素全部由 NaCl 来提供,则需要用(写计算式即可)g NaCl 来代替原配方中的NaHCO3。17、碳酸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某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一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查阅资料】获得的资料有:(1)补钙剂中常加入糖类、维生素 D 等改善口感或增强药效。这些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高温灼烧时会燃烧或分解。(2)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常见的碳酸钙含量测定方法:将碳酸钙粉碎,加入已知浓度的过量盐酸充分反应,然后测剩余盐酸的量,根据消耗盐酸的量最终求得碳酸钙的含量。(4)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100 g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含0.15
13、g Ca(OH)2。【方案设计和实施】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两种方案进行测定。方案 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实验。澄清石灰水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长颈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3)加入药品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4)记录数据如下:钙片质量 空洗气瓶质量 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反应后洗气瓶及瓶内物质总质量 25 g 100 g 200 g 300.4 g 方案 2:将钙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放出气体的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空烧杯质量为 100 g,加入钙片质量为 25 g):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100 g 200 g 3
14、00 g 400 g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杯内物质总质量 222.8 g 320.6 g 418.4 g 518.4 g【分析和评价】(1)方案 1 和方案 2 中合理的是 ,原因是 。(2)该小组同学没有使用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的方法(实验室可以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3)要使用【查阅资料】(3)中介绍的方法,还需要学习的是 。【结论】经过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18、已知 M、N 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 中不断滴加 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 pH,如图所示。(1)M 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 a、b、c 三处反应后
15、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结论:是 a 处溶液。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 b 处或 c 处溶液。为进一步确定该处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为 c 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剩余一种为 b 处溶液。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19、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
16、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 pH,记录数据如下表:反应时间(秒)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 pH 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
17、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 l.0 克毫升;化学方程式为:NaOH+HCI=NaCl+H2O)20、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将 13.9g 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 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 t/s t0 t1 t2 t3 t4 t5 t6 气体质量 m/g 0 0.88 1.76 2.64 3.52 4.4 4.4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21、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 1
18、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 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2、小奇同学在实验室开放日做了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标签残缺(如左下图所示)的 NaOH 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决定利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取 100g 滤液,慢慢滴加此 NaOH 溶液,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1)计算 100g 滤液中 CuSO4的质量;
19、(2)计算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3、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试剂变质的程度,他们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知识回顾: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Na2CO3和 H2O;CaCO3不溶于水。第一步:取该瓶中的试剂 20g 加水配制成溶液;第二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第三步:过滤、干燥、称量,生成沉淀为 5g。(1)若该瓶试剂中的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2)计算该 20g 试剂中含有杂质 Na
20、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24、某校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化学方法探究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将 11.4 g钢样品和 20.0 g 稀盐酸(足量)放入质量为 120.0 g 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 151.4 151.3 151.0 151.0(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2)钢的类型分为:低碳钢 中碳钢 高碳钢 含碳量 0.03%0.3%含碳量0.3%0.6%含碳量 0.6%2%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单质,试通过计算判断这种钢
21、属于哪种类型的钢?(3)某钢厂欲冶炼 1000 t 这种钢材,需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多少吨?2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组成分析。其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步骤 相关数据 1.称取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 16g 2.加入足量 15%的盐酸 200.0g 3.称取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215.5g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3)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26、为了除去 NaCl 中的杂质 RCl2,需要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如下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置氢氧化钠溶液时有下列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
22、2)在除去 NaCl 固体中混有的 RCl2时。取 20 克该混合物加入 100 克水中,完全溶解,再加入 80 克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后过滤,得 98 克滤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x)的比例式 _ R 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 1738 克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 27、已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可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且均生成红色固体。高温 (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铜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CuO=2Cu+CO2;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Cu2O)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2
23、)现有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 3.12 g,在高温时充分反应。若反应后碳和氧化铜均无剩余且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 0.44 g。反应前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 g。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8、李杨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李杨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他们取 1625g 固体样品,全部溶于 1436rnL 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水的密度为 1gcm3)。试计算:(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24、 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_g;(2)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9、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 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上述实验中所
25、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 8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30、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200 g 中,滴入 40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 g,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g。(2)将容器中的溶液在 t 时恒温蒸发 27 克水后,恰好达到饱和,计算 t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1、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经典 压轴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