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东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1年广东省东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省东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广东省东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D.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2.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均无关()A.O2通过细胞质膜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 Na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3.下列关于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 ATP 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ATP C
2、.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 D.线粒体是合成 ATP 的唯一场所 4.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呢?基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生理状态相同的蛙的心脏 A 和 B,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已知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率降低。A 保留副交感神经,将 B 的副交感神经剔除,刺激 A 中的该神经,A 的跳动减慢;从 A 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 的营养液中,B 的跳动也减慢。(1)科学家这样设计实验基于的假说是_,预期结果是_。(2)该实验结果证明了_。(3)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信号依赖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在突触小
3、体内能完成的信号转化是_。5.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 K 值 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 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 Nt=N0t,为 1015 6.检测员将 1 mL 水样稀释 10 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
4、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 2516400 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 01 mm3.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 a、b、c、d、e 5 个中格内(每个中格内含 16 个小格)共有蓝藻 n 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多少个mL()A.5n105 B.5n106 C.8n105 D.8n106 7.某研究小组用 5 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滴加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5 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 B.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5、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C.5 种材料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不同,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后复原时间也都不同 D.据图推测,5 种材料中,红花檀木细胞液的浓度最小 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9.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 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小于 2m B.大于 1m,小于 2m C.大于 2m D.无法确定 10
6、.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脂肪、糖类 B.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 C.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肪 D.蛋白质、脂肪、核酸、糖类 11.如图为某一区域 M、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 M、N 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 与 N 也可能存在竞争 B.b 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db 时,M 与 N 之间竞争激烈 D.当 M 呈“S”型增长到达 K 值时,会将 N 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12.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
7、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 1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 2 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 C.第 3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 K 值 D.第 4 阶段种群数量 K 值上下波动 13.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只有 DNA 和蛋白质 B.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和拟核中 C.染色体中 DNA 可以呈环状或链状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 14.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利用丙酮将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铺成如图所示的单分子层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有关 B
8、.肝细胞中全部磷脂分子铺成单分子层后的面积约为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C.在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分子层,并且疏水端都排列在双分子层内侧 D.组成磷脂分子的化学元素种类与 DNA 的相同 15.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 RNA 干扰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可以通过核孔 B.尿嘧啶是 RNA 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是 DNA 特有的碱基 C.RNA 和核糖体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者是 RNA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蓝细菌偶然被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吞并,但并没有被分解消化,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最终演化成叶绿体,下列事实能作为该假说证据的是()A.叶绿体和蓝细菌都具有叶绿素 B.叶绿体中的 DNA 不能与蛋白质结合且是环状的 C.叶绿体中的大多数蛋白质由细胞核中的 DNA 指导合成 D.叶绿体外膜的成分与真核细胞膜的相似,而内膜与蓝细菌的相似 17.图 1 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简图,其中 a、b、c、d 表示细胞器。图 2 是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细胞内相关膜结构面积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10、()A.图 1 中用到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B.3H-亮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分子发生脱水缩合的场所是 a C.c 的作用主要是为其他细胞器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D.图 2 中的 X、Y、Z 分别与图 1 中的 b、d、细胞膜对应 18.下列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的有()A.调控细胞分裂 B.调控细胞伸长 C.调控细胞分化 D.调控细胞死亡 19.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A 对 a、B 对 b 为完全显性,其中 A 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 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 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东省 东莞 中学 生物 学期 期中考试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