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抹灰层空鼓、裂缝(1)原因分析 抹灰前基层不清理、不湿润。混凝土基层未“打毛”。抹灰工序不正确。抹灰厚度不当。抹灰后不养护。抹灰层无界格缝或界格缝间距过大。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砂过细或含泥量超标。各抹灰层强度相差过大。(2)防治措施 抹灰前基层要认真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对部分混凝土面需要抹灰时对其表面进行“糙化”处理。抹灰工序不应颠倒,必须先抹水泥,后抹白灰。抹灰时不能一次抹的太厚,每层厚度不超过 10mm,而且每遍不能跟的太紧,防止灰层坠裂。抹灰后喷水养护要及时。外墙抹灰时应界格,横向以上、下窗口界格为宜,竖向界格以间距不超过3m 为宜,外墙界格缝间距一
2、般为 1m 左右。界格材料及方法根据设计而定。抹灰所用的水泥在施工前应做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砂应采用中砂,使用前应过筛,含泥量不应大于3%。一般底层砂浆强度不宜高于基层墙体,中层砂浆强度不能高于底层砂浆,严禁用素水泥浆挂面。2.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空鼓、裂缝、脱落(1)原因分析 基层处理不好。预埋木砖(件)位置、方法不当或数量不足。门窗洞口与门窗之间的缝隙填嵌不严密。(2)防治措施 抹灰前基层要认真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木砖数量及位置应适当,门窗口上下第 4 或第 5 皮砖放置一块,中间木砖间距不大于 70cm,木砖应做成燕尾式并做防腐,埋设在丁砖层。固定门窗口的钉子长度不得小于
3、 100cm。非普通黏土砖及 120 砖墙砌体,应预先将木砖放置在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中待用(非木门窗应预先埋置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门窗塞缝应作为一道工序有专人负责。木门窗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全部塞实并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抹灰。框和抹灰层之间预留界格缝,用密封材料嵌填。3.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1)原因分析 没有进行找方、贴饼、冲筋。面层抹灰时接槎随意,接槎处重复抹压造成比大面高。压光时间掌握不好,压抹遍数不够。(2)防治措施 抹灰前根据墙面及阴阳角情况,抹灰饼,找规矩。冲筋应在建筑物大角,房间阴阳角及门窗阳角部位充立筋以控制其垂直度。内墙抹灰留槎应甩在阴角处及管道后边,室内墙面如预留洞口为保证其平整,可将整块墙面的抹灰甩下一起施抹。要求抹灰甩槎应留直槎,分层成踏步状留置。罩面灰抹完后,要待其内的水分被底灰吸收后表面没有明水时,再抹压。面层压光工作坚持 23 遍使灰层初凝,达到表面无抹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般 抹灰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