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合并同类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掌握了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后,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2)能够正确合并同类项.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类比、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索规律的思想方
2、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合并同类项运算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中体会数学的简洁之美.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准确合并同类项.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这些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他们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在心理特征方面,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形象思维比较成熟,但认知水平、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为什么把同类项进行合并,如何合并
3、,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还有困难.五、教法分析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选择引导、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观察、类比、探究、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有关知识.问题 1:同类项的定义是什么?问题 2:当我们在做同类项的判定时应注意什么?请 学 生 代表发言.让学生再次熟悉同类 项 的 定 义 和 判定.2.概念应用 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若不是,请说出理由.2.略 请 学 生
4、代表发言.让学生再次巩固对同 类 项 概 念 的 理解.3.引出新知 第 32 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一旅行团预订了洛阳国家牡丹园门票,旅行团里有成人 10 人,儿童 5 人,学生 2 人,老人 3 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 t元,儿童,老人,学生票半价,这一旅行团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学 生 尝 试解答 让学生体会美感,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同类项的加减运算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二)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问题 1:运用运算律计算:102+52=(10+5)2=152=30 10(-2)+5(-2)=(10+5)(-2)=15(-2)=-30 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级数 上册 2.2 整式 加减 课时 合并 同类项 教学 设计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