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通道施工方案.pdf
《人行通道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通道施工方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行通道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编制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P-P5)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F15-1P-2006)4、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BJ/T15-22-P8)5、省道 S366 线(珠海大道一期)改建工程(南湾立交至珠海大桥段)辅道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6、省道 S366 线改建工程南湾立交至珠海大桥段辅道第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7、公路桥涵地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二节、编制范围 省道 S366 线(珠海大道)改建工程南湾立交至珠海大桥段辅道第二合同段
2、所辖6#人行地道(中心桩号 K16+150.00),7#人行地道(中心桩号 K16+820.00),8#人行地道(中心桩号 K18+330.00)的基坑开挖和支护软基处理。基础、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等。第三节、编制原则 1、安全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保力,施工顺序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重点是保证基坑开挖时的施工安全,工程开工前做到安全保证措施,首先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
3、量目标的实现。3、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按照合理配制资源,组织单行及交叉作业,接好工序衔接,适时进度监控。4、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项目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经验丰富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和专业公水平高的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第二章、工程概况和技术标准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人行通道 3 座,分别为 6 号人行地道(中心桩号 K16+150.00)、7 号人行地道(中心桩号 K16+820.00)、8 号人行通道(中心桩号 K18+330.00),3 座人行通道主体均垂直于道
4、路中心线。第二节、技术标准 1、地道及出入口设计荷载:人群:3.5KN/m3,车辆荷载:公路级。2、覆土厚度:0.8 1.1m 3、地道尺寸:净高 3 米,净宽 6 米。4、出入口:人行步梯+无障碍通道 5、最大纵坡:1.6%6、横坡:0.5%第三章、地质及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质及水文情况 本标段地道范围的地层主要有填筑土层,第四系全新流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淤泥、亚粘土、砂类土等,下伏基岩为燕山旋回第三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花岗岩。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坦,3 座地道位置淤泥层厚度均较深,由 9 米 16 米不等,地道主体及出入口结构主要位于填筑土,淤泥地层内。场地内大气降水多沿地面漫流后汇入城市排水系
5、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的孔隙水及基岩裂缝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和地表经流,地下水埋藏深度约为 0.53 2.25m,相当于标度 0.712.81m。第四章、管理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投入 第一节、管理体系(见管理体系图)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工程技术部 材料设备部 综合办公室 计划财务部 质量安全部 各施工班组 第二节、人员、机械设备投入 本工程投入人员、机械设备如下:1、人员 序号 职务 数量(人)职责 备注 1 工程师 1 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 2 施工员 1 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3 质检员 1 质量检查、验收 4 安全员 1 安全检查、监督 5 生产工人 70
6、木工、铁工、砼工、杂工 6 材料员 1 材料联系、采购进场、分配管理 7 电工 1 电器线路安装、用电检查 合计 76 2、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搅拌桩机 DJ-60KS 台 1 1 所有进场 机械设备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2、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 钻孔灌注桩机 GPS-15 台 1 3 变压器 315KVA 台 1 4 木工圆锯机 200 台 2 5 交流电焊机 BX6-160 台 2 6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1 7 钢筋调直机 GT16-22 台 1 9 钢筋切断机 GQ40-1 台 1 10 插入式振动棒 EN50
7、 台 2 11 平板振动器 EW98-1 台 1 12 挖掘机 PC-200 台 1 13 压路机 YZ15B 台 1 14 蛙式打夯机 HW60 台 1 以上机械设备均为一座通道所配备。第五章、k16+150.00、K16+820.00、K18+330.00 人行地道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技术要求 1、本合同段人行地道净宽 6M,净高 3.0M,基础采用 30cm 厚碎石垫层、10cm厚砼垫层、3mm 厚 BAC 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2、基础:考虑在原水管位置管桩基础施工困难,所以主体结构采用 D100cm 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余地段主体结构及出入口均采用管桩基础。管桩桩基直径 400mm
8、,壁厚 95mm,AB 型,直径 D=400mm;壁厚 95mm;砼强度等级 C80。第二节、施工顺序 本项目考虑整个地段分三段施工,先施工两侧辅道范围内的出入口及部分主体结构,待施工完成后,施工辅道路面,辅道通车后再开挖中间主线位置,进行第三节段的施工,节段之间设置变形缝。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场地、压实测量放线定桩位组装桩机就位桩管吊装到位稳桩校正压桩接桩(焊接)继续压桩送桩至设计标高 贯入度记录桩机移位。第三节、桩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同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2、管桩施工由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对噪音控制有一定要求,采用静压法进行施工。1)、测量定位:
9、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个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因施工场地较软,桩机的行走会挤走预定短钢筋,故当桩机大体就位之后要重新测定桩机)。2)、管桩就位、对中、调直: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 1m 左右后停止压桩,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桩段垂直度后继续压桩。3)、压桩:压桩应连续一次性完成,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倾斜过大时应设法及时校正,并分析倾斜原因,避免再有类似情况出现。4)、接桩: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桩
10、,接桩时,接驳口应高出地面不少于60cm,上下桩段要顺直,错位偏差不大于 2mm。管桩对接前,上下端表面用铁刷子清刷干净;焊接时,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施焊由两个焊工同时对称进行,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才施焊外层,焊缝应密实,饱满。焊好后的桩自然冷却 10 分钟以后方可施打入土中。5)、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则需要送桩。用另一节长度超过送桩深度的桩放在被送的桩顶上便可送桩,不必用专用的送桩筒。送桩时,所有管桩送桩长度在未征得技术人员的同意下,不能超过 2 米,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
11、截桩,以便压桩机移位。截桩头时用专用割桩设备,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移动桩机等方法强行截桩。6)、终桩:桩尖进入持力层,进行贯入度控制时,要求按单桩技术施工要求进行复压,复压次数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第四节、地道防水 按一级防水标准设计。1、结构自防水:地道主体结构采用 P8 等级抗渗砼,施工前,进行水泥的水化热、水泥和砼的干缩、砼的温升等一系列的项目试验。要求控制适当的配合比以及适量的外加剂,以满足规范抗渗等级要求。2、结构外防水措施,设计中结构外墙面铺设 3mm 厚 BAC 高分子复合自贴防水卷材。侧墙的防水卷材外设置 35mm 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以保证回填中防水卷材不被刮破。结构转角
12、处增设两道土工布,进行加强处理。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满足厂家要求。同时考虑积水井防腐,积水井内墙采用环氧煤沥青漆刷三遍。3、地道排水 地道内排水主要考虑出入口雨水及地道内清洗等水量,排水采用截水沟、地漏和水沟汇流,接入管理房内积水井,再用潜水泵排出,引入道路市政排水系统。4、地道变形缝 地道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变形缝。5、地道装修、出入口栏杆及地道安检 第五节、人行地道内部装修 地面及侧墙采用 2cm 厚花岗岩地砖铺设、主体顶板及出入口第三级坡道顶面采用白色哑光光面油性涂料喷涂,出入口采用不锈钢栏杆。地道内设置安检摄像头。第六节、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1、锚杆施工(1)锚杆材料:锚杆材料采用 20
13、 锰硅钢筋或注浆锚杆,钢筋直径 25、28、32 毫米,按设计要求规定的材质、规格备料,并进行调直、除锈、除油,以保证砂浆锚杆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水泥;普通水泥砂浆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自稳时间短的围岩条件下,宜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砂:宜采用清洁、坚硬的中细砂,粒径直不宜大于 3 毫米,使用前应过筛。配合比:普通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水泥:砂宜为 1:1-1:1.5(重量比),水灰比宜为 0.45-0.50;砂浆备制: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主要为了保证砂浆本身的质量及砂浆与锚杆杆体、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强度,也就是为了保证锚杆的锚固力和锚固
14、效果。(2)、钻孔 孔位布置:孔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布孔并标记,偏差不得大于 20 厘米;锚杆孔径:砂浆锚杆的锚杆孔径应大于锚杆体直径 15 毫米;钻孔方向:锚杆孔宜沿周边径向钻孔,但钻孔不宜平行岩面;钻孔深度:砂浆锚杆孔深误差不大于10 厘米;锚杆孔应保持直线;灌浆前清孔:钻孔内若残存有积水、岩粉或其它杂物,必须采用人工或高压风、水清除孔内积水和岩粉等杂物。(3)、锚杆安装 锚杆头就位后,将堵塞孔口水泥纸掀开,随即迅速将杆体安装到位。若孔口无水泥砂浆溢出,说明注入砂浆不足,应将杆体拔出重新灌注后再安装锚杆;锚杆深度不宜小于设计规定。锚杆安设时,不得随意敲击,三天内不得悬挂重物。(4)、
15、挂钢筋网 第一次喷射砼和锚杆施工完成后挂钢筋网,钢筋网使用 6,固结在锚杆端头上,当有格栅拱时,应与格栅拱联接牢固,钢筋网随喷射砼面的起伏进行铺设。钢筋网表面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2 厘米,不允许将锚杆、钢筋头外露。(5)、喷射砼施工 喷射砼可分为干喷、潮喷、湿喷三种方式。本工程采用湿喷法。喷射砼作业需要的机具设备:砼喷射机、空气压缩机、搅拌机、上料机具、供水设施。第七节、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措施 1、选用 GPS-15 型旋转钻机成孔,钻孔直径 600mm,钻至设计深度后及时清孔,施工中控制孔斜偏差1%。2、下管前再次探测孔深,下管时逐根按顺序下放,先仔细检查滤网包扎质量,然后轻提慢放,并使井管居中
16、,当上部孔壁缩径或孔底淤塞时,向孔内注水,缓慢放入,禁止上下提拉或强行冲击。3、在井壁间隙回填粗砂至地面以下 11.5m,孔口部分用粘土填实,回填时利用井管上设的对中线确保井壁四周填层厚度。4、洗井在下管填砂后及时进行,用空压机洗井至清水为止。5、洗井控制标准:洗井前后两次抽水,涌水量相差 15%;洗井后,井内沉渣不上升。6、洗井达到要求后,下泵进行单井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和降深,以此对降水设计进行必要调整,之后正式抽水,水井在主体结构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关闭。各井排水、电缆等统一铺设,在基坑边设排水沟排水,井口搭设检测及维修台。降水采用真空泵抽水。7、在结构底板施工前,将井管在底板
17、位置处拆开,并用水管将井管内的抽水管汇至总管内,从出入口内引排至指定的排污管道内。8、结构底板施工完,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关闭并拆除降水管井,修补由于井管降水造成结构上的孔洞,按要求做好防水处理。第八节.基坑开挖 严格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和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进行施工。因地道周边场地限制和减少开挖对施工期交通组织的影响,人行地道结构基坑开挖主要采用搅拌桩加土钉的支护方案,在源水管位置无法施打搅拌桩的,待开挖至水管下后采用多条横向支撑档土。1、土方开挖宜分层分段逐步进行,每挖一层应及时施工土钉,严禁超挖,并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2
18、、土方开挖及运输必须安排合理路线,禁止对支护结构造成损害。第九节.基坑支护 结合各个地道基坑位置现状、基坑开挖深度及基坑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基坑支护方案,根据现场调查及测量资料显示,本标段3 个人行地道基坑位置均离建筑物较远,6#人行地道南侧出入口附近现状为低洼池,地面标高较低,且基坑底部均未到淤泥层,采用放坡开挖。坡率 1:1,坡面采用 2m 水泥浆护坡。其余位置挖深 2.5m以下且基坑底末见淤泥层的采用坡率法施工,挖深大于 2.5m的采用搅拌桩加土钉支护,基坑顶按坡率法卸载 1.5m土重。1、支护工程在雨季施工或坡面喷射混凝土未完成前,应进行坡面人工防护,防止坡面被雨水冲刷。2、水泥搅拌桩
19、施工前应做工艺性试桩,以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包括:灰浆的水灰比、外掺剂、搅拌机的转速和提升速度、灰浆泵的压力、料罐和送灰管的风压、输浆量等。3、搅拌桩施工采用四搅四喷工艺,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 0.5-0.6,施工时宜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注浆泵出口压力应保持在 0.05-0.06MPa,输浆速度应保持常量。4、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应保证机底盘的水平和立柱导向架的垂直,成桩前应使桩机正确就位,并校验桩机立柱导向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250。5、水泥土搅拌桩搅拌下沉速度与搅拌提升速度应控制在 0.3-2m/min范围内,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浆液泵送流量应与搅拌机的喷浆搅拌下沉速度或提升速度
20、相匹配。6、因故搁置超过 2h 以上的搅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搅拌机提升或下沉 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桩与桩的搭接时间间隔不宜大于 24h。若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或搭接不良,采取在搭接处补做搅拌桩或旋喷桩等技术措施。7、型钢的插入宜在搅拌桩施工结束后 30min内进行,插入前必须检查其直线度、接头焊缝质量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型钢插入宜依靠自重插入,严禁采用多次重复起吊型钢并松钩下落的插入方法。8、水泥土达到设计强度或满足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9、土钉采用25 钢筋制作,钢筋等级为 HRB335,采用机械成孔,成孔直径不小于 110mm,注浆材料均为 M
21、30水泥浆,水灰比 0.45-0.55。10、钢筋网上下段搭接长度不小于 300mm,钢筋与坡面的间隙应为 50mm,钢筋网应用钢筋固定在坡面,喷射砼时钢筋网不得晃动。11、喷射砼采用 C20砼,水泥:碎石:砂重量比宜为 1:2:2.5,喷射砼作业分片分段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12、基坑周边 5m 范围内严禁行驶重车、堆载土方或堆放超重物品。第十节、砼结构施工 一、底板施工技术措施 1、底板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符合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一般要求。2、底板厚度较大,混凝土浇筑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施工。3、底板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主要采用 N50 插入式捣固器振捣,N35
22、插入式捣固器辅助。每施工区段混凝土分区分层浇捣,每个浇捣点浇筑后,其上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 2 小时。4、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采用预先浇湿骨料甚至加冰水拌合的方法控制入模温度不大 于 30。5、每块板均选取两组点分别测定混凝土内部温度及表面温度,根据观测结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6、底板养护采用蓄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 天。二、侧墙施工技术措施 1、侧墙钢筋混凝土施工须满足钢筋混凝土施工一般要求。2、侧墙满堂红支架密度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还须满足变形要求,施工前通过计算制定搭设方案,并经验收后方可使用。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模板不变形不移位。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经监理
23、工程师验收。4、侧墙模板考虑沉降后净空仍能满足要求,模板面标高较设计标高提高 5mm 作为预留沉降量。5、侧墙混凝土的养护采用铺设麻袋并洒水的方法,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三、顶板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顶板钢筋混凝土施工采用满堂红支架支撑,保证整体稳定性。2、顶板采用湿润法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3、钢筋施工 1)、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加工前,对基坑尺寸实际测量,根据施工各段结构实际情况提出加工方案,加工材料表。2)、钢筋表面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等必须清除干净。3)、钢筋用机械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等。4)、钢筋切断时,根据钢筋下料表中编
24、号、直径、数量、尺寸进行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接头,节约钢材。5)、钢筋的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采用弯筋机弯曲(小直径钢筋可采用人工弯曲),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钩、直弯钩和斜弯钩。4、钢筋连接 针对主体结构钢筋种类繁多、位置复杂,结合施工顺序,钢筋接头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根据本地道的情况,焊接形式分别采用电渣压力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主体结构竖向筋(侧墙、顶板)首先考虑使用电渣压力焊,但在电压不稳、雨天慎用。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控制焊接参数(电流、电压、焊接时间)。2)、钢筋焊接端头烽求挺直,以免产生轴心偏移和接头弯折。3)、正确安装钢筋,并在焊接时始终扶正
25、钢筋。4)、避免产生结合不良、焊包不匀、气孔、灰渣等质量缺陷。5、绑扎接头 当受力钢筋直径小于 22mm 时,为了施工方便,可采用绑扎接头,绑扎接头两根钢筋搭接长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从任意绑扎接头中心到 1.3 倍搭接长度的区段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超过 25%,受压区不超过 50%。6、钢筋安装 钢筋由现场加工场加工完毕后,用平板车运到吊车附近(少量用人工运),再用吊车吊到待安装地点。7、底板钢筋的施工 底板通长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其位置为板的底筋在跨中,面筋在端部支点(板面筋在支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道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