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地铁车站岩溶处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南宁地铁车站岩溶处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地铁车站岩溶处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宁市轨道交通 4 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 02 标 土建 11 工区 清平坡站溶洞处理施工方案 编 制:复 核:审 核:XXXX 工程有限公司 南宁市轨道交通 4 号线 02 标土建 11 工区项目部 年 月 日.目 录 1 编制说明.1 1.1 编制说明.1 1.2 编制依据.1 1.3 编制原则.1 2 工程概况.2 2.1 工程概述.2 2.2 工程数量.2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 2.3.1 工程地质.2 2.3.2 工程水文地质.4 2.3.3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4 2.4 岩溶形态、规模、发育规律.4 2.5 工程特点.7 2.6 重难点及对策.7 3 总体施工
2、部署.7 3.1 管理目标.7 3.1.1 工期目标.7 3.1.2 安全目标.7 3.1.3 质量目标.8 3.1.4 环境目标.8 3.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8 3.3 资源配置计划.8 3.3.1 技术准备.8 3.3.2 现场准备.8 3.3.3 临时设施准备.9 3.4 施工顺序安排.9 3.5 溶洞补勘.9 4 溶洞处理施工方案.10.4.1 溶洞处理目的.10 4.2 溶(土)洞处理原则.10 4.3 溶洞处理范围.10 4.4 溶(土)洞处理措施.10 4.4.1 溶洞充填注浆的方法.10 4.4.2 注浆材料的选择.11 4.4.3 溶(土)洞处理施工顺序.12 4.4.4
3、溶(土)洞处理注浆终孔原则.12 4.4.5 灌浆封口要求.13 4.5 注浆管施工工艺.13 4.5.1 注浆孔布置及范围.13 4.5.2 注浆管施工参数.13 4.5.3 工艺流程.14 4.5.4 施工工序.15 4.5.5 溶洞处理效果检验.19 4.5.6 施工注意事项.20 4.6 岩溶段围护桩施工.20 4.7 灌浆观测设备.21 5 主要机具和劳动力配置.22 6 质量管理.22 6.1 质量管理机构.22 6.2 质量保证措施.23 6.2.1 技术保证措施.23 6.2.2 质量检验措施.23 7 安全管理.24 7.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4 7.2 施工场地安
4、全管理措施.24 7.2.1 制度保证措施.24 7.2.2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25 7.2.3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5.8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6 8.1 环境保护措施.26 8.1.1 预防尘土污染措施.26 8.1.2 污水、弃碴和建筑垃圾处理.26 8.2 文明施工.26 8.2.1 封闭管理.26 8.2.2 现场防火、消防工作.26 8.2.3 粉尘、噪音管理.27 9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8 9.1 事故风险分析.28 9.2 应急组织及职责.29 9.2.1.应急组织体系.29 9.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0 9.3 应急处置 .31 9.3.1 预警.31 9.3.2
5、 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32 9.3.3 报告及联络方式.32 9.3.4 应急响应.33 9.3.5 响应分级.33 9.3.6 响应程序.34 9.4 处置措施.36 9.4.1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36 9.4.2 倾翻及机械事故应急处置预案.38 9.4.3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38 9.5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39 9 附图.39 .清平坡站溶洞处理施工方案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说明 在认真研究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根据清平坡站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施工实力和完成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等方面因素,编写清平坡站工程的溶洞处理施工方案。1.2 编制依据(
6、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 版);(5)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6);(8)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9)南宁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工程清平坡站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0)清平坡站溶洞处理方案图。(11)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现场勘察资料及业主相关
7、要求;(12)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1.3 编制原则(1)以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本方案。同时,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管线、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具有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2)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3)以确保质量为目标,选择专业化的施工队伍,配合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4)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定各项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图。.(6)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
8、则,降低施工成本。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清平坡站(原新村站)为四号线自西向东第 18 座站。清平坡站位于五象大道与清平路交叉路口处,沿五象大道东西向布置,车站设置牵引变电所,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起终点里程为 K24+743.933K24+951.533,车站总长 207.6m,顶板覆土约 2.5 米,标准段宽度 19.7 米,底板埋深 15.73 米(有效站台中心处)标准段车站为地下明挖两层结构,共设 4 个出入口,2 级风亭,车站两端接盾构区间,大小里程均设盾构始发井。车站主体和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桩桩径1000mm,桩中心距1300mm,共计 369 根,嵌
9、固深度为 4m。车站段内地质岩溶发育,其中受溶洞影响桩基 100 根。2.2 工程数量 根据地质剖面图分析,溶洞主要存在黏土与石灰岩交界处以及石灰岩层。从现场勘察钻探情况显示,有 7 个钻孔揭露 10 个溶洞,岩溶中等发育,溶洞高度约 0.67.0m,其中 6个溶洞发育在结构范围内,影响主体围护桩 100 根。具体范围如下图:图 2-1 清平坡站岩溶处理平面图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3.1 工程地质 根据勘察报告显示,清平坡站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和坡、残积土层(Qdl+el)及石炭系(C)岩层组成。.(1)填土层(Q4ml)根据填土的性质,分为两个亚层:杂
10、填土1:杂色,松散,稍湿,混有较多的建筑垃圾,为一些砖块、碎石、砂土、黏性土等组成。本车站广泛分布,有 40 个勘探孔揭露该层,层厚一般 1.08.2m,平均层厚 3.73m,层底标高 67.4674.66m。一般分布于既有路面以下及农村建筑垃圾堆积场地,工程性质差异较大。进行标贯试验 11 次,实测击数 819 击,平均 14.1 击,修正击数平均 13.2 击。压缩系数平均值 0.24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素填土2:褐灰色、黄褐色为主,为新近堆填的黏性土、粉土、粉砂、碎石等,土质不均匀,较松散,回填时间短。有 7 个勘探孔揭露该层,层厚一般 3.005.10m,平均层厚 3.91m,
11、层底标高 70.6074.96m。零星分布于车站附属结构处,位于场地浅部。(2)坡、残积土层(Qdl+el)黏土、粉质黏土1-1 层 砖红色、黄褐色、褐红色,局部灰黑色,软塑可塑状,局部呈流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土或粉砂,切面光滑,手可捏断,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压缩系数 0.150.72MPa-1,平均值为 0.33MPa-1,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呈高压缩性。进行标贯试验 84 次,实测击数 418 击,平均 12.3 击,修正击数平均 9.7 击。该层坡、残积土层的液限 24.973.6,平均值为 49.7;自由膨胀率 52.68%55.51%,平均值 54.1%,属 B1亚类
12、膨胀土。相对膨胀率 0.00%0.04%,平均 0.02%,胀缩总率 6.17%6.30%,平均 6.24%,属中等胀缩土。有 42 个勘探孔揭露该层,层厚 0.610.0m(MDZ3-XC-26 孔未钻穿,岩芯呈灰黑色),平均层厚 4.85m,层底标高 57.3965.3m。黏土、粉质黏土1-2 层 砖红色、黄褐色、褐红色,硬塑坚硬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粉土或粉砂,手可捏断,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较光滑。压缩系数 0.120.37MPa-1,平均值为 0.21MPa-1,属中压缩性土。进行标贯试验 89 次,实测击数 1527 击,平均 18.4 击,修正击数平均 15.7 击
13、。该层坡、残积土层的液限 25.784.3,平均值为 54.2;自由膨胀率 28.62%38.68%,平均值 35.57%,属 B1 亚类膨胀土。相对膨胀率 0.00%0.58%,平均 0.25%,胀缩总率 2.45%6.15%,平均 3.89%,属中等胀缩土。有 41 个勘探孔揭露该地层,该层层厚 0.915.3m,平均层厚 5.96m,层底标高 56.7269.37m。(3)石炭系(C)岩层 中风化灰岩H-3 层:呈灰色、灰白色,中厚层构造。原岩部分破坏,裂隙发育,岩芯较完整较破碎,多呈柱状,局部破碎呈碎块状。根据岩石试验结果,其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值为 119MPa。除 MDZ3-XC-2
14、6 孔外全部揭示该层,最小层厚 0.20m。溶洞主要发育于石炭系中风化灰岩,多数被黏性土及碎石土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为棕红色、红褐色黏土、粉质黏土,呈流塑软塑状,局部可塑状,揭露 4 个无充填空洞。(4)溶洞 2 石炭系石灰岩局部见有溶洞,部分溶洞碎石土、黏性土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主要为棕红色、褐黄色、灰色黏土、粉质黏土,呈可塑硬塑状,局部软塑,局部可见呈饱和流塑状。2.3.2 工程水文地质 清平坡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裂隙岩溶水。(1)上层滞水:一般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无统一水位。上层滞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自来水、雨水、污水等地下管线的垂直渗漏补给;排泄主要为大气蒸发。不同地段
15、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相差很大,补给方式和补给量悬殊较大,形成上层滞水分布不均匀,水位不连续、高低变化很大的特点。(2)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溶蚀残丘谷地区()。裂隙岩溶水赋存于石炭系的石灰岩中,基岩埋深起伏较大,岩石溶蚀裂隙及溶洞较发育,连通性不均匀。稳定水位埋深 6.610.4m,水位埋深标高为 65.6768.87m。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3.3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本站于石炭系石灰岩层局部见有溶洞,部分溶洞碎石土、黏性土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主要为棕红色、褐黄色、灰色黏土、粉质黏土,呈可塑硬塑状,局部软塑,局部可见呈饱和流塑状。2.4 岩
16、溶形态、规模、发育规律 本场地范围内可溶性岩分布范围广,且地下水活跃,岩溶较发育。灰岩的表层常见有溶孔、溶浊裂隙,部分方解石填充,溶洞大小不一,局部被溶浊成蜂窝状及串珠状发育。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整体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从现场勘察钻探情况显示(详见表 2-1),有 7 个钻孔揭露 10 个溶洞(含初勘钻孔),洞径 0.67m,综合初勘和详勘钻孔揭露的溶洞发育情况,揭露的典型溶洞有 42 处,遇洞隙率 19.01%,线岩溶率 5.39%,判定该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岩溶发育中等。场地覆盖层主要为填土层、黏性土层、含砾黏性土层,总厚度小于 40.0m,碳酸岩类覆盖率 100%,属覆盖型岩溶。岩溶个体形态
17、主要有溶洞、溶沟溶槽、溶浊裂隙、溶孔等,本场地内溶岩形态以溶洞为主。.钻探揭示溶洞及填充物情况及物探推测溶洞发育统计详见下表2-1、2-2。钻探揭示溶洞发育统计表 表 2-1 序号 孔号 顶板高程(m)底板高程(m)洞高(m)洞顶距结构底板厚度(m)结构底板标高(m)充填情况 充填物性状 1 MDZ2-C155 57.19 56.29 0.9 9.43 66.62 半填充 填充有少量石灰岩碎石、砾石,粒径10-30mm 53.89 52.49 1.4 12.73 66.62 半填充 2 MDZ3-XC-04 61.08 54.08 7-1.14 59.94 无填充 掉钻明显,漏浆 53.28
18、51.78 1.5 6.66 无填充 掉钻明显,漏浆 3 MDZ3-XC-06 60.73 59.23 1.5 6.305 67.04 半填充 黄褐色黏土、粉质粘土 4 MDZ3-XC-21 60.33 59.73 0.6-0.39 59.94 无填充 掉钻明显,漏浆 5 MDZ3-XC-25 60.55 59.45 1.1-0.61 59.94 全填充 软塑状黏性土 6 MDZ3-XC-04-1 63.13 58.13 5-3.19 59.94 全填充 黏性土夹砾石 7 MDZ3-XC-24-2 55.56 53.06 2.5 11.06 66.62 无填充 掉钻明显,漏浆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
19、结合溶岩发育情况,分别按底板标高以上,底板处及底板标高下 10m范围内标高垂直分布带进行溶岩发育规律分析。底板标高以上共发现 1 个溶洞,溶洞高度为 0.8m;底板附近共发现 5 个溶洞,溶洞高度为 0.67.0m;结构底板下 10m 范围内共发现 4 个溶洞,溶洞高度为 0.92.5m。从数量上看,结构底板附近岩溶最发育,结构底板下10m 范围内次之,地板标高以上最不发育。从岩溶尺寸上看,结构底板附近岩溶规模最大,底板标高以上岩溶规模最小。清平坡站溶洞发育情况及处理措施一览表 表 2-2.岩溶填充物性质评价 石炭系石灰岩局部见有溶洞,部分溶洞碎石土、黏性土填充或半填充,填充物主要为棕红色、褐
20、黄色、灰色黏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硬塑状,局部软塑,局部可见呈饱和流塑状。.溶洞填充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 表 4-3 性状 天然密度0(g/cm3)孔隙比 e 压缩模量Es1-2(MPa)直接快剪 固结快剪 三轴(UU)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粘聚力Ck(kPa)内摩擦角 k()粘聚力CK (kPa)内摩擦角 k()粘聚力CUU (kPa)内摩擦角 UU()流塑 1.76 1.25 1.5 4 2 5 3 4 2 50 软塑状 1.8 1 3.5 6 3 10 5 5 2 90 可塑状 1.8 0.8 5 8 5 12 6 7 2 130 2.5 工程特点 清平坡站地质岩溶发育,存
21、在多处溶洞,岩溶发育对围护桩施工以及后续土方开挖影响较大。2.6 重难点及对策 清平坡站岩溶发育,存在多处溶洞,在打围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补勘及溶洞灌浆处理,具体对策如下:(1)在已勘察出溶洞范围探明边界,在相应位置插上标识牌。(2)进行测量定位、复核,先对已探知的溶洞进行钻孔灌注处理。(3)采用注浆管加 PVC 管配合保证基坑范围内无浆液。溶洞处理保证灌注密实,不留隐患。(4)车站围护桩外扩 5 米范围内采用双液浆形成止水帷幕,保证内部注浆效果。(5)对于地勘揭露的大溶洞采用加密探孔的方法,确保大溶洞注浆效果。(6)在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发现新增溶洞,立即停止钻进,待溶洞处理后再进行相应影响范围
22、内的围护桩施工。3 总体施工部署 3.1 管理目标 3.1.1 工期目标 拟定采用 8 台地质钻机施工,3 台注浆机,清平坡站溶洞处理计划开始施工时间为 2016年 8 月 10 日,完成时间为 2016 年 9 月 30 日。共计 50 天。3.1.2 安全目标(1)无人身伤亡事故;(2)无行车险情以上事故;无交通责任事故;.(3)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无火灾事故,(4)杜绝因施工造成地表沉陷而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漏水、漏气等设备、管线重大事故;(5)杜绝 10 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6)重伤率控制在0.1 人/亿元以下,轻伤率控制在1%以内;(7)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员工培训上岗
23、率100%,争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3.1.3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和地铁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实现围护桩工程质量零缺陷;各验收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 100%。3.1.4 环境目标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音和扬尘释放;施工污水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及时修整、恢复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3.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图 3-1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 3.3 资源配置计划 3.3.1 技术准备(1)编制施工方案,报请上级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2)建筑物场地的水准控制点和建筑物位置控制坐标等资料 (3)材料供应计划,标明所用材料的规格、技术要求和数量。(4)与甲方、监理、设计等
24、单位联系,办理开工手续。(5)项目部人员会同甲方、监理、设计等各方有关人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6)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7)制定出各种施工机具计划,主要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3.3.2 现场准备(1)在溶洞处理施工前,现场做好“三通一平”,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复核,增设相应的施工控制测量点位,并进行现场测量交底,确保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长清楚交底.内容。(2)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包括测量放样资料、机具设备、材料物资、应急抢险材料等,并经检查确认。3.3.3 临时设施准备(1)临时配电箱必须严格接地、接零,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开关盒及配电必须设有防雨盒盖或雨棚,
25、电器安装后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2)场地内施工用水从邕宁区政务中心接水解决。3.4 施工顺序安排 围蔽完成后,由东向西进行地质补勘,发现溶洞及时处理,并对前期勘测出溶洞范围进行加密补勘,在后续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未勘测到的溶洞,应立即停止施工,撤离危险区域,通知设计方、业主代表等,制定岩溶安全处理措施,方可继续进行施工。3.5 溶洞补勘(1)根据已探明的溶洞发育情况,以此勘察孔为基点,依次向外布置 2.02.0m 的补勘孔直到确认该钻孔揭露不漏浆为止,补勘孔成孔直径 110mm,此孔即做为补充钻探孔,又可做为后期溶洞处理灌填砂浆的注浆孔。前期勘查中,围护结构范围未探明溶洞的地段,在已有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宁 地铁 车站 岩溶 处理 安全 专项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