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34讲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讲义浙科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34讲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讲义浙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34讲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讲义浙科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34 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 考试标准 知识内容 加试要求 一、微生物的利用 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标准中的:二、(二)3.实验与探究能力 二、酶的应用 3.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4.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考点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培养基与无菌技术(1)培养基的成分和分类 微生物的营养: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培养基的类型:a按物理性质分: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b按目的用途分: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2)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项目 条件 结果 常用的方法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
2、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细菌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项目 划线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工具 接种环 玻璃刮刀 原理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 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即菌落 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
3、分散成单个细菌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特点 方法简单,但不适宜计数 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些 目的 使培养基上形成单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3.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1)大肠杆菌 特性: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细菌的繁殖:以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2)细菌的扩大培养 扩大培养用 LB 液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用 LB 固体平面培养基。(3)分离 培养基灭菌 倒平板 接种 划线分离 培养观察 50mLLB 液体培养基和 50mLLB 固体培养基及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 将培养基分别倒入 4 个灭菌后的培养皿中,水平放置,使之形成平面 在装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
4、瓶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 12h 用接种环在接种有大肠杆菌的三角瓶中蘸菌液一次,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连续划线,盖好培养皿 培养皿倒置(盖在下面),放在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224h 后,可看到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2)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时,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3)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4)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5)下图中甲为划线分离法中最重要的环节,乙为操作
5、的结果:每一次划线后都要将接种环灼烧()除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都是第一次划线的末端()(6)用涂布分离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只要稀释度足够高,就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思考:(1)获得图 A 效果和 B 效果的接种方法分别是什么?提示 获得效果 A 的接种方法为涂布分离法,获得效果 B 的接种方法为划线分离法。(2)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了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提示 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或划线时在划下一区域前未将接种环灼烧灭菌;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稀释倍数或
6、每次划新区域前先将接种环灼烧灭菌。题组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1)要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常采用_法,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_,然后将上述的水样用玻璃刮刀分别涂布到_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_(填“是”或“否”)需要对照组。原因:_。(2)下面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是_。(3)大肠杆菌的培养条件是无菌,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氯化钠,以维持_。配制培养基时先_(填“调节pH”或“灭菌”)后_(填“调节pH”或“灭菌”)。答案(1)涂布分离 稀释 LB
7、 固体培养基 是 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使用之前是否被杂菌 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2)D(3)渗透压 调节 pH 灭菌 2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菌的培养与分离问题。(1)环卫部门要检测某地饮用水的大肠杆菌超标问题,通常采用_法。用此法分离时,需要将待测水样稀释若干倍,再取_mL 稀释度不同的待测样品加在固体培养基上,用_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盖好培养皿并将培养皿倒置,在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224h,可以得到相互分开的菌落。计数时为了减小误差,每个浓度的待测样品_。(2)如图 4 支试管分别代表 4 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 3.5gL)中的生长状态,最可能是大肠杆菌生长状态的是_。(3
8、)从土壤中分离出有脲酶的细菌时,在配制好尿素固体培养基后,加入尿素溶液往往要通过_过滤,使之无菌。由于脲酶能水解尿素,会使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为_,从而在其菌落周围出现_。答案(1)涂布分离 0.1 玻璃刮刀 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取其平均值(2)D(3)G6 玻璃砂漏斗 红色 着色的环带 培养基的配制及划线分离操作的注意事项(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 60左右,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2)划线分离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9、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考点二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菌种特点 含有脲酶,可以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2培养基 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以 LB 全营养培养基为对照。3实验原理(1)筛选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可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选择。(2)细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 NH3,致使 pH 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4实验步骤 5反应的鉴定 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指示剂酚红,培养时细菌将尿素分解产生碱性的氨,使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着色的环带。
10、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选择培养基可以鉴定某种微生物的种类()(2)从物理性状的角度看,选择培养基多属于固体培养基()(3)对细菌进行计数只能采用涂布分离法,而不能用划线分离法()(4)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所利用的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5)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酸碱度降低()22013 年 11 月 22 日凌晨 3 点,青岛黄岛区发生石油泄漏事件,一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分解石油,如何配制选择培养基将这类微生物选择出来?提示 配制的选择培养基中,石油作为唯一的碳源,然后用这种培养基培养多种微生物,凡是能在该种培养基上生存的就是能分解石
11、油的微生物。3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必要的两种对照培养基及其作用 对照组 作用 现象 结论 未接种培养基 有无杂菌污染的判断 未接种的培养皿中无菌落生长 未被杂菌污染 接种的牛肉膏蛋白选择培养基筛选作用的确认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胨培养基 基上的数目 题组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A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B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鉴定 C作细菌的营养成分 D如指示剂变蓝就能准确地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答案 B 解析 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用选择培养基即可,不需要加指示剂。加入指示剂的培养基,目的都是对要
12、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2现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土样 土壤浸出液 稀释 接种 培养、观察 请回答:(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土壤用_ 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_个平板,通常以每个培养皿中有_个以内的单菌落的那一组稀释倍数为最合适。(2)接种后的培养皿_于 37的恒温箱中培养。若培养基中存在含脲酶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_,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氨气,遇培养基中的_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能以尿素为氮源。(3)分 离 能 利 用 尿 素 的 细 菌 时 所 用 的 培 养 基 成 分 上 最 主 要 的 特 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十 单元 生物技术 实践 34 微生物 利用 应用 讲义 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