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动物生理学复习题加答案.pdf
《大学动物生理学复习题加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动物生理学复习题加答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刺激指机体细胞能感受的何种变化?D C A体液 B内环境 C内或外环境 D外环境 2下列为条件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A其形成与非条件反射无关 B出生后经过训练获得的 C可以建立和消退 D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 3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C A、参考信息 B、偏差信息 C、反馈信息 D、控制信息 E、干扰 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分娩 5动物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 D A、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机体细胞的功能 D、正常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机
2、体与环境中间的关系 6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E D A.自身调节 B.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C A.迅速 B.准确 C.持久 D.短暂 9.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A 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E炎热环境下出汗 10.神经调节中的控制部分是C A A感受器 B受体 C神经中枢 D靶组织或靶器官 E效应器 二、填
3、空 1、鱼类生理学的研究层次有四个方面,它们是 整体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细胞水平 和 分子水平 。2、生理学既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极为重要。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 分析法 和 综合法 两类。3、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包括 新陈代谢 、兴奋性 和 适应性 。4、机体对各组织器官的调节有两种基本形式,即 神经调节 和 体液调节 。5、机体机能的协调性、相对稳定性和适应性,主要靠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机制,但体液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生理机能活动的神经性和体液性调节机制具有 自我调节 和 反馈 现象,这对于保证生理机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6、器官、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
4、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是 兴奋 或 抑制 。7、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细胞或结构称为 感受器 。8、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负反馈调节 。三、判断 1、电刺激从机体分离出来的神经、肌肉等组织所产生的反应不是反射。(2 )五、简答题 1、说明兴奋性、刺激、反应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答: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也称为兴奋性。刺激是指能被机体感受而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反应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外表活动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兴奋性是有机体共有的一种基本生理特征,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兴
5、奋由刺激引起,并由反应实现。(1)有机体没有兴奋性,给与任何刺激都不会发生反应;(2)有机体不接受刺激,再高的兴奋性也不会发生反应。(3)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生理机能就不完整。2、反射过程如何进行?答:感受器感受体内某部位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变成为一定的神经信号(电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做出反应,通过传出神经改变效应器(如肌肉、腺体)的活动。3、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各有何特点?答: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急性实验又分急性在体实验和急性离体实验。在体实验是指在完整的动物身上进行的观察或实验,由于所观察的器官活动没有脱
6、离机体,不仅可以掌握器官的功能活动,还可了解器官间的相互作用,且在体实验条件容易控制,观察分析较为客观,实验结果比较明确,但影响因素较多;离体实验是指将器官或细胞从机体分离出来,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由于脱离整体,可以排除体内的众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因素单纯,结果容易分析,但实验结果与在整体时相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定局限性;慢性实验是指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并且尽可能保持外界环境接近自然,以便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和记录动物某些生理功能指标的改变,其特点是实验结果更接近生理状态,但与急性实验相比整体条件严格复杂,干扰因素太多。4、简述动物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答:1)整体和环境
7、水平:强调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配合。研究机体在不同胜利条件下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规律及机体在整体状况下的功能整合机制。2)器官和系统水平:主要阐明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其机制,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影响和调控其功能的因素。3)细胞和分子水平:主要揭示生命活动现象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及其组成(尤其是生物大分子)的理化特性。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选择题 1、兴奋产生与传导的最本质的标志是 C A肌肉收缩 B腺体分泌 C动作电位 DATP 分解释放能量 2Starling 定律(心脏定律)主要与()变化有关?A D A动作电位 B心肌代谢 C外周阻力
8、 D肌节长度 3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的最多次数取决于(C )。A组织的兴奋性 B刺激的频率 C绝对不应期的长短 D锋电位的幅度 4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C ANa+BK+CCa2+DCl-EMg2+5.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D B A.刺激强度 B.刺激频率 C.刺激时间 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6可兴奋细胞包括()。C A神经细胞、肌细胞、红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白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 7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 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
9、内的 Na+移出膜外 B钠泵可使细胞内的 K+移出膜外 C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外高 Na+D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 K+E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贮备 8.通常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 B A.阈电位 B.阈强度 C.基强度 D.动作电位幅度 9.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 D A.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丝 D.肌小节 10.骨骼肌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是由于()A D 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 B.在收缩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复合 C.在舒张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复合 D.在收缩期发生收缩的复合 11.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是()C D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
10、运 D.出胞 12.安静状态下,神经和肌肉的细胞膜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A B A.Na+B.K+C.Ca2+D.Cl-1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 A.电位变化 B.分泌 C.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 E.收缩反应 1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E A 心肌是机能上的合胞体 B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储存少 C 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D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E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15.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C A阿托品 B胆碱酯酸 C美洲箭毒 D六烃季胺 E四乙基胺 16.肌肉收缩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B D A肌小节长度缩
11、短 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 H 带缩短 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 H 带不变 D相邻的 Z 线相互靠近 E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缩短 17.机体内 O2,CO2 和 NH3 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入胞作用 18阈下刺激时,产生局部兴奋,这是膜轻微()所引起的。A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19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当刺激强度比阈强度增大 1 倍时,动作电位幅度()A A不变 B.增加 1 倍 C.减小 1 倍 D.都不是 20两条神经纤维的直径相同,无髓纤维的传导速度()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B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21心室肌动作电位的
12、最大特征是具有()C A.0 期即去极化过程 B.1 期即快速复极初期 C.2 期即平台期;D.3 期即快速复极末期 E.4 期即静息期 2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特征是()。D A.收缩反应 B.分泌 C.神经冲动 D.电位变化 E.反射活动 23.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最高次数取决于()。A B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刺激频率 24.神经活动的反馈调节,其结构基础是中间神经元的()联系.A D A 辐散式 B 聚合式 C 链锁式 D 环状 25.细胞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A C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跨膜电位 D.局部电位
13、 26.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 A.动作电位 B.局部电位 C.收缩 D.分泌 27.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动作电位幅度()D C A.不受细胞外 Na+浓度影响 B.不受细胞外 K+浓度影响 C.与刺激强度和传播距离无关 D.与静息电位无关 28.阈电位是指()B A A.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C.膜对 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膜对 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2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相当于()C A.K+平衡电位绝对值 B.Na+平衡电位绝对值 C.静息电位绝对值和超射值之和
14、 D.静息电位绝对值和超射值之差 30.关于钠泵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B A.是 Na+、K+依赖式 ATP 酶 B.分解 ATP 时排出 K+摄入 Na+C.转运 Na+、K+的过程是耦联的 D.是一种膜内大分子蛋白质 31.在刺激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 A.基强度 B.阈强度 C.阈下刺激 D.阈上刺激 32.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 B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锋电位 D.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 33.动作电位峰值接近于下述哪一种离子的平衡电位?()C A.Ca2+B.K+C.Na+D.Cl-34.细胞膜内电位负
15、值(绝对值)增大称为()A D A.去极化 B.反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35.减少神经细胞外液中 Na+浓度,动作电位幅度将()A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36.对静息电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 B.膜内较膜外为负 C.接近于 K+平衡电位 D.是细胞的去极化电位 37.阈电位是指()A 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B.引起超极化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D.衡量兴奋性高度的指标 38.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快速复极化是由于膜对()D A.Na+通透性增加 B.Ca2+通透性增加 C.Cl
16、-通透性增加 D.K+通透性增加 39.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与低常期相对应?()B A.负后电位 B.正后电位 C.锋电位升支 D.锋电位降支 40.阈强度(阈值)增大时代表()A B A.兴奋性增高 B.兴奋性降低 C.兴奋性先降低后增高 D.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 41.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 B.是不衰减性传导 C.是双向性的 D.在有髓神经纤维上传导快 二、填空题 1、常用的兴奋性指标有两种:阈强度和时值。阈强度愈低,意味着组织愈容易被兴奋,即兴奋性愈 高 ;反之,阈强度愈高,则兴奋性愈 低 。与阈强度相似,时值小表示兴奋性 高
17、;时值大表示兴奋性 低 。2、哺乳动物的粗神经纤维为例,继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经历 4 个时期,它们依次是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 低常期 。3、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 双 向的,而通过突触传递是 单 向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是 乙酰胆碱 ,终板膜的受体为 N 型受体,其阻断剂是 箭毒 。4、神经元和肌细胞之间的结构和机能联系部位,叫做 神经-肌肉接头 。5、静息电位是 K+的平衡电位。6、总时程 0.14ms,舒张期 0.09ms,则临界融合频率为 20KHz 。7、生理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刺激形式是 电刺激 。8、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反应和兴奋传导的
18、标志是 动作电位 ,它在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上是以 局部电位 的形式传导的。9、在静息状态下,膜对 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 Na+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 K+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10、欲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在 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三个方面达到最小值。11、静息状态下,膜两侧 Na+、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与 钠泵 活动有关,静息电位主要是 K+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12、门控通道根据其开放和关闭的原理不同可将他们分为: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 和 机械门控通道 。13、可兴奋细胞包括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和 腺体细胞 。三、判断题 1、直接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
19、肉收缩是一种反射。1 2 2、局部兴奋无不应期,可发生总和,达到一定程度爆发动作电位。1 3、对骨骼肌的刺激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肌肉的收缩和动作电位便可融合,出现强直收缩。1 2 4、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 5、敌敌畏和敌百虫能抑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其原理是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1 6、在静息状态下,K 与 N 都容易通过细胞膜。2 7、肌肉收缩的启动因素是 C 与肌钙蛋白的结合。1 8、当刺激骨骼肌的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即可见骨骼肌的机械收缩和动作电位都完全融合起来,出现完全强直收缩。1 2 9、“望梅止渴”属于反馈调节。1 2 10、一
20、般说,终膜的离子通道可因化学性信号而开放,又可因电信号而开放。1 11、分别用几种性质不同的刺激,当它们的强度都达到阈值时,在同一细胞所产生动作电位的波型都相同。2 1 五、简答题 1、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答:静息电位产生机制:RP 产生机制的膜学说:K+i 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K+i膜内电位(负电场)K+o膜外电位(正电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是即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K+向膜内扩散的结果,所以 RP=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当细胞收到刺激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
21、量开放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开始变为正电位(AP 上升支)Na 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 K+通道激活而开放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排斥K+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 RP 水平(AP下降支);因为Na+0、K+i激活 Na+-K+泵,Na+泵出、K+泵回,所以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2、阈刺激与阈电位的关系如何?答:阈电位是从细胞膜本身膜电位的数值来考虑,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数值,出现膜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阈刺激或刺激阈值是能使细胞膜静息电位降到阈电位水平的最小刺激或刺激强度。3、局部兴奋有何意义?答
22、:阈下刺激引起局部去极化,也就是静息电位距阈电位的差值减小,这时膜如果再受到适宜的刺激,就比较容易达到阈电位而产生兴奋。因此局部反应可使膜的兴奋性提高。4、比较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如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的不同特点。答:(1)局部电位不是全或无的。随刺激增加而增大;而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2)局部电位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可以以电紧张性扩布的形式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衰减的;动作电位可以沿细胞膜作无衰减传导。(3)局部电位可以总和。总和到使静息电位减少到阈电位时也可产生动作电位。包括空间性总和时间性总和。动作电位不能总和。(4)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而动作电位则有不应期。5、简述细
23、胞兴奋时的兴奋性变化。答: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经历 4 个时期:紧接兴奋之后,出现一个非常短暂的绝对不应期,兴奋性由原有水平降低到零,此时无论刺激强度多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继之出现的是相对不应期,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原水平,需要比正常阈值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接着为超长期,兴奋性高于原水平,利用低于正常阈值的刺激即可引起第二次兴奋。然后出现一个持续时间相对长的低常期,此期内,组织的兴奋性又低于正常值。最后,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三章 血液 一、选择题 1、ABO 血型的分类依据是()。B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上
24、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2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B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凝固 D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3血浆 pH 值主要决定于血浆中哪种缓冲对()。B AKHCO3/H2CO3 BNaHCO3/H2CO3 CNa2HPO4/NaH2PO4 D蛋白质Na/蛋白质 4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C B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C.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5血浆 pH 值主要决定于血浆中哪种缓冲对()B AKHCO3/H2CO3 BNaHCO3/H2CO3 CNa2HPO
25、4/NaH2PO4 D蛋白质Na/蛋白质 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C A缓冲温度 B运输激素 C运输 O2 D使血液呈红色 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B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凝固 D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8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B E A纤维蛋白原 B1-球蛋白 C2-球蛋白 D-球蛋白 E白蛋白 9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C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E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动物 生理学 复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