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pdf(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本试卷共 30 页,38 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 A 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
2、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 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 C.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 DNA 和 RNA
3、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 错误;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 正确。【答案】D 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 B.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 C.子代噬菌体的 DNA 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 D.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 【解析
4、】烟草花叶病毒为植物病毒,不会侵染细菌,不能得到同样的结论,A 错误;第一次培养大肠杆菌是给噬菌体作标记,第二次是用含有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以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两次培养的目的不同,B 正确;子代噬菌体的 DNA 部分来自亲代,部分为新合成的,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C 错误;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答案】B 3.下列关于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ATP 与 ADP 的快速转化依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C.ATP 转化成 ADP 的过程需要水 D.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5、的单体,其结构都具有多样性【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 ATP,A 正确;酶的特性之一是高效性,ATP 与 ADP 的快速转化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 正确;ATP 转化成 ADP 的过程是 ATP 的水解过程,需要水的参与,C 正确;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也无单体,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其结构具有多样性,构成淀粉的单体为葡萄糖,其结构不具有多样性,D 错误。【答案】D 4.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下关于注射针剂及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
6、毒素进行治疗,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乙肝疫苗需要注射三次,是为了引起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 C.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产生抗体帮助机体消灭抗原 D.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解析】肉毒杆菌抗毒素属于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A 正确;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B 正确;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直接消灭抗原,若产生抗体对抗原没有作用,且会引起过敏反应,C 错误;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D 正确。【答案】
7、C 5.人类的性别决定为 XY 型,其性染色体模式图如下,在同源区的相同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分别位于、区段 B.存在于同源区段即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没有性别差异 C.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 D.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解析】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区段,外耳道多毛症为伴 Y染色体遗传病,其基因位于区段,A 正确;存在于同源区段即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有性别差异,B 错误;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如位于区段可表示为 XBY,位于区段可表示
8、为 XBYB,C 正确;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D 正确。【答案】B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B.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 C.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A 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而生态系统具有稳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见,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
9、的自我调节实现的,B 正确;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C 正确;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 错误。【答案】D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 PM2.5的污染 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 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黄芽指的是黄铜【解析】A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 PM2.5的污染,A 正确;B 铁的金属性强于铜,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
10、生腐蚀,B 正确;C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C 正确;D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不是黄铜,D 错误;答案选 D。【答案】D 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况下,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5NA B室温下,21.0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 NA C室温下,2 L 0.05 mol/L 的 NH4NO3溶液中所含有的氮原子数目是 0.2NA D22.4L Cl2与足量
11、 NaOH 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NA【解析】A 标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大于 0.5NA,故 A 错误;B室温下,21.0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CH2的物质的量为21g/14gmol-1=1.5mol,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1.5NA,故 B 错误;C 室温下,2 L 0.05 mol/L 的 NH4NO3溶液中所含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含有的氮原子数目是 0.2NA,故 C正确;D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 22.4L Cl2的物质的量,故 D 错误;故选 C。【答案】C 9 依曲替酯用于治疗严重的牛皮癣、红斑性角化症等。它可
12、以由原料 X 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与 Y 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用酸性 KMnO4溶液鉴别 X 和 Y C1 mol Y 能与 6 mol H2或 3 mol NaOH 发生反应 D依曲替酯只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解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原料 X 与中间体 Y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则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 正确;X 和 Y 中苯环上都含有甲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OH,所以二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 B错误;Y 中苯环、羰基、碳碳双键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能与 NaOH
13、 反应,所以 1 mol Y 能与 5 mol H2或 3 mol NaOH 发生反应,故 C 错误;依曲替酯中含有碳碳双键、醚键、苯环、酯基,具有烯烃、醚、苯和酯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A。【答案】A 10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及物质的制备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 C 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步骤。【答案】D 11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能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
1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每有 0.1mol O2反应,则迁移 0.4mol H+C正极反应式为:CH2=CH2-2e-+2OH-CH3CHO+H2O D负极区溶液的 pH 减小【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A 正确;B由电极方程式O2+4H+4e-2H2O 可知,每有 0.1molO2反应,则迁移 H+0.4mol,故 B 正确;C正极发 生 还 原 反 应,电 极 方 程 式 为O2+4H+4e-2H2O,负 极 为CH2=CH2-2e-+H2O=CH3CHO+2H+,故C错 误;D 负 极 反 应 为CH2=CH2-2e-+H2O=CH3C
15、HO+2H+,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 pH 减小,故 D 正确;故选 C。【答案】C 12W、X、Y、Z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 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1.5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Z 一定高于 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强于 Y CW、X、Y、Z 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D仅由 W、Y、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盐类【解析】W、X、Y、Z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
16、元素,则 W 是 H。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所以 X 是 C。Y 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则 Y 是 N。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1.5 倍,即最外层电子数是 6,所以 Z 是 O 或 S。A 项,若 Z 为 S,则硫化氮的沸点低于氨气的沸点,错误;B 项,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氮,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CO3弱于 HNO3,错误;C 项,W、X、Y、Z 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 物,例如 HCl、CCl4、NCl3、ClO2、SCl2,正确;D 项,仅由 W、Y、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属于盐类,例如
17、硝酸铵是盐类,错误。【答案】C 13 室温下,将 0.10 molL1盐酸滴入 20.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溶液中 pH 和 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OHlg 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所示溶液中 c(NH4)c(NH3H2O)c(Cl)BN 点所示溶液中 c(NH4)c(Cl)CQ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 DM 点和 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解析】A 中所示的式子必须在加入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与氨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才满足,M 点显然不成立;B 中,N 点,盐酸已经明显过量了,c(Cl)c(NH4);C 中,Q 点处溶液为中性,
18、但是此时消耗盐酸的体积比氨水的体积小;D 中,M 点与 N 点对应的 pH与 pOH 相同,所以对水的电离程度抑制作用相同,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D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利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 图象,对相应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前 2 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 0 B若该图象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
19、的图象,则可能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 C若该图象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动势 D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解析】若为速度时间图象,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以下表示位移为负,前 2 秒内位移为 0,平均速度为 0,但是对应的路程不等于 0,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率不等于 0,选项 A 错误;若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图象的斜率xE,由于斜率不变,所以可能为匀强电场,不可能是点电荷的电场线,选项 B 错误;若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
20、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斜率Bt是定值,根据感应电动势EnBtS,可判断感应电动势恒定,选项 C正确;若为位移时间图象,则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质点运动过程速度方向不变,选项 D 错误。【答案】C 15“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使我国天基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显著提升。关于“高分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分四号”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很高,采取措施使它距地球更近一些,效果会好一些 B“高分四号”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7.9 km/s C“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
21、度小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力与其他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的大小相等【解析】所有同步卫星都具有相同的周期、相同的离地高度和相同的速率,所以不能采取措施使“高分四号”卫星距地球更近,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v2r,有v GMr,因为第一宇宙速度对应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的半径,“高分四号”卫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所以其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7.9 km/s,B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a42rT2,“高分四号”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周期,所以“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C 错误;由于“高分四号
22、”卫星与其他同步卫星的质量有可能不同,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充当向心力)大小也可能不同,向心力大小不能判断,D 错误。【答案】B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绳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在此过程中 A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减小 B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减小 C水平推力F减小 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变【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平移另两个力构成一首尾相连的闭合的三角形,斜面体左移会引起FT的方向及大小的变化,而FN的方向不变,且合力为 0,则三力
23、始终为闭合三角形,则FT与FN相互垂直时FT最小,此时细绳恰好和斜面平行,闭合三角形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则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时,FT逐渐变小,FN逐渐变大。故 A 正确,B 错误;对斜面体分析,受推力 F、支持力、重力和压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大小与FN始终相等,根据平衡条件,有:FFNsin,FNMgFNcos,由于FN增加,故支持力FN和推力 F 均增加,故 C、D 错误。【答案】A 17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O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q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杆上a、b两点与Q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是ab的中点。使小环从O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环通过a
24、点的速率为v。若已知abOal,静电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在a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kQql2 B在c点,小环的动能最大 C在c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 D在b点,小环的速率为 v22gl【解析】在a点,小环所受的库仑力沿aQ方向,大小为kQql2,水平方向小球受力平衡,所以小球受到向右的弹力大小等于库仑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kQql2sin 603kQq2l2,A错误;从c点到b点,小环所受重力做正功,库仑力做负功,由于重力和库仑力大小关系未知,在c点,小环的动能不一定最大,B 错误;c点距离正点电荷Q最近,对应电势最高,带负电荷的小环在c点电势能最小,C 错误;从a点到b点,由点电荷电场
25、分布特点及几何关系知,a、b两点电势相等,则电场力不做功,应用动能定理:mgl12mv2212mv2,v2v22gl,D 正确。【答案】D 18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此时 AB的质量满足m2gsin kd BA的加速度为Fkdm1 C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 D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m1gdsin 12m1v2【解析】开始A、B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仿真 理科 综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